“预警机之父”王小谟
2014-09-10张子扬
张子扬
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较好的预警机,即使战机数量只有对手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
接受采访时,王小谟一再“强调”请不要把自己吹捧到天上:“我都76岁了,只想安安静静发挥一点余热。那些光彩的事,就留给年轻人吧。”
面对摄像机,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些“怕了”。
作为中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委员会副主任的王小谟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并在2013年1月18日,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职业生涯达到顶峰。
据老人透露,在获得这份殊荣后,他兴奋过一段时间,然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记者登门拜访,自己的名气越来越大,以至于走在大街上都会被人认出来,于是,他给自己定下规矩,“少抛头露面,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实验室”。
“您担心什么?”
听到记者的问题后,王小谟笑了。他说:“我从来没怕过什么,我们都是做实事的人,没有负担!”
“但对于一名科技工作者来说,你的价值要体现在研发的成果上,至于是否成为名人,我不曾想过。”老人打趣说道,“哪有名人穿40块(人民币)的衬衫啊?”
如果从着装观察,王小谟身上的格子衬衫质地确显普通,然而与他身上承载的历史使命和为一个国家做出的贡献相比,他的低调与谦和,却记录着中国预警机从“幻想”到“诞生”所经历的坎坷岁月。
有人说,预警机就像空军的眼睛,是集情报探测、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信息传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电子信息装备,是国土防空中增强低空、超低空预警探测和空中指挥引导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关键环节,亦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标志性装备。
曾有军事专家称,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较好的预警机,即使战机数量只有对手的一半,也一样可以赢得战争。
上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的爆发,让中国看到了装备预警机的紧迫性,预警机的研制进而提上了日程。
王小谟主动请缨,与十几位老专家联名上书,要求自主研制预警机。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想法一经提出,迎来的不是技术上的挑战,而是受到了一些质疑。
“我们当然可以从国外买,省时省力,但是一旦战争真的爆发,国外只要卡住几个配件,我们买回来的预警机就用不了!”王小谟据理力争。
这句话后,王小谟不再发声,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干活儿”去了。
“然而研发预警机的过程远比坐下来做梦艰难得多,”老人说,“当时下定决心做这项大工程,心里一直在打鼓,如果决策错了,没有办法向国家交代。”
回忆往事,王小谟仍显激动:“当年我向时任国防部部长立了军令状,‘如果不成功,我会提着脑袋来见你。’”
他告诉记者,他说这番话,不是开玩笑。
从1999年立项到2004年首飞成功,王小谟和他的团队实行的是“7×11”工作制,一周要上7天班,每天工作超过11个小时。
整整5年,他没有过过一个春节。与之相伴的,还有试验中飞机上90多分贝的噪音和不可预料的飞行风险。有一次飞机失速,从高空一直掉到3000米才稳住,当时机上有的试验人员耳膜就被急速变化的压力给击穿了。
据他透露,这些年,研制团队突破了预警雷达研制最关键的“两高一低”技术,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测试暗室和亚洲最大的热压罐。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了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中国的预警机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
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曾发表评论: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一代。
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作为领航机型,引领机群,分秒不差飞过天安门广场。
站在观礼台上的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了下来。
有朋友曾问王小谟:你这么辛苦的过了大半辈子,是个人兴趣,还是想升官发财?
“我有时也会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自己一次次坚持了下来,”王小谟说,“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信念根深蒂固,就是怎么报效国家。”
“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饭碗,我可能会去选择唱京剧、拉胡琴,甚至会成为摩托车运动员。”老人说,大学时代班里的同学现在有的成了艺术团团长,有的成了著名戏曲表演家,但他最终选择继续待在实验室,他认为人的生命总要活出一些价值。
“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后负责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把设计变为现实。”他说,他常常觉得自己这一生就是为了雷达才来到人世上的。
对于未来,王小谟坦陈: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会再多带几个博士生,如果不想被其他国家超越,我们的技术只能不断更新,倘若自己跑不动了,就让下一代接着完成。
他说:“还是那句老话,只想为国家争口气。”
相关链接
什么是预警机
预警机即空中指挥预警飞机(Air Early Warning,AEW),是为了克服雷达受到地球曲度限制的低高度目标搜索距离,同时减轻地形的干扰,将整套远程警戒雷达系统放置在飞机上,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并可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预警机借由飞行高度,提供较佳的预警与搜索效果,延长容许反应的时间与弹性。
大多数预警机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机背上背有一个大“蘑菇”,那是预警雷达的天线罩。
预警机常常由客机或运输机改装而来,因为这类飞机的内部可使用空间大,能够安装大量电子与维持运作的电力与冷却设备,同时也有空间容纳数位雷达操作人员。也有国家以直升机作为载具,不过这一类预警机的效果不如以中大型机体改装而来的机种。
世界上预警机的主要机型
世界上拥有预警机的主要国家和机型:中国装备了空警-2000、空警-200;美国装备了E-2A、B、C、2000型“鷹眼”预警机和E-3“望楼”预警机、E-8“联合星”远距离雷达监视机;俄罗斯装备了A-50“中坚”预警机、图-126预警机;英国装备了“猎迷”-MK3预警机;日本装备了E-767预警机和E-2C“鹰眼”预警机;以色列装备了先进的“费尔康”预警机;新加坡更新了已服役20多年的4架E-2C预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