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2014-09-10肖利荣崔友龙湖北省洪湖市万全镇卫生院湖北洪湖433207
李 祥,肖利荣,崔友龙 (湖北省洪湖市万全镇卫生院,湖北 洪湖 433207)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而多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人体脂代谢异常导致的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水平升高,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或三酰甘油(TG)水平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我院自200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取得显著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20例均来自我院门诊高脂血症患者,诊断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标准,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周内连续2次检测 TC≥5.72 mmol/L或 TG≥1.70 mmol/L,或HDL-C均≤0.91 mmol/L;同时符合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妊娠、哺乳期妇女及有酗酒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32~73岁,平均47.20岁;合并冠心病5例,高血压病3例,糖尿病2例。对照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34~71岁,平均46.60岁;合并冠心病4例,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各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低脂低糖的平衡饮食,有氧运动及处理好并发症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片20 mg,每天晚间顿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心可舒颗粒(湖南恒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20060134,规格5 g/袋)温开水冲服1袋,3次/d,两组均连用16周。
1.3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1]:显效:TC下降≥20%或TG下降≥40%;有效:TC下降10% ~20%或TG下降20%~40%;无效:未到达有效标准。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脂水平,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脂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和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分别详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s)
组别 例数 时间 TC(mmol/L) TG(mmol/L)治疗组 60 治疗前7.10±0.92 3.83±0.79 60 治疗后 5.05±0.53 2.14±0.26对照组 60 治疗前 6.98±0.85 2.95±0.78 60 治疗后5.69±0.70 2.30±0.33
2.2 不良反应:对照组服药后2例上腹隐痛,1例皮疹,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并坚持完成疗程。治疗组1例上腹不适,自行缓解。
3 讨论
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的调脂药物可使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是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途径。辛伐他汀片已成为治疗高脂血症常用的药物,他能有效降低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中度降低TG和增高HDL-C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2]。因治疗周期较长,单纯的辛伐他汀片调脂疗效还不十分满意,且在观察疗程内有轻微的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故笔者加用心可舒颗粒以增强其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
祖国医学认为此病属血瘀、痰浊等范畴。多因过食肥甘厚味、过逸少劳致脾运失职、津液不化、蕴生痰浊、痰瘀同源,痰浊阻于血脉,久则成血瘀;情志不遂,致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气滞血瘀,故肝脾失调为本,痰瘀阻滞为标。血瘀既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又是机体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因此活血化瘀,疏肝健脾是治疗高脂血症的基本原则。
心可舒颗粒是纯中药制剂,方中丹参、葛根、三七活血化瘀,木香、山楂行气活血、疏肝健脾,全方重在活血化瘀,佐以疏肝健脾。临床药理研究证明,丹参、山楂显著降低TC、TG和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三七降血脂、降血压、清除氧自由基;葛根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3];木香增加肠蠕动,促进肠内脂质排泄。诸药与辛伐他汀片合用既可促进脂肪降解,阻止脂质过多生成,达到治本的目的,又可以消除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疏通脉道,标本兼治,收到良好的调脂作用。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
[2] 党连生,郭 莉,陈 宁,等.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50例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4,20(4):326.
[3] 宋立人.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