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聊天”中“唤醒”

2014-09-10唐惠忠

关键词:洋节聊天议论文

唐惠忠

当前,高中生较为普遍的写作状态是:不想写,没东西写;相比较而言,想写、有东西写但不会写的只占少数。具体到议论文写作,大多数学生面对热点题型“新材料作文”,往往提不起兴趣,一味满足于“解说”材料,他们一般会确立一个四平八稳的观点,然后用大同小异的多个事例来“例证”供料的某一“含意”。如此这般,其笔下作文往往呈现味同嚼蜡的可憎面目。由此看来,议论文写作教学必须在“唤醒”学生的感觉、激活学生的思维方面多花点工夫,必须在深入写作者精神世界、努力扭转他们被动的写作心理方面多费点琢磨。对于这个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多年以前早有论及。比如在钱理群教授看来,“愿意写与有内容可写,这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是基础,我们要抓好作文教学,就应该溯本求源,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并在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解决怎样写的问题”[1]。

笔者以为,写议论文看起来是方法问题,实际上是写作目的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发议论?事实上有很简单的理由:人是有讲道理的冲动的。为了表达自己的见解,为了说服别人,我们才有了议论的动机;对一件事究竟怎么看、怎么想,是一个人内在的逻辑需求,将这种内在的逻辑性清楚地、完整地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议论文。同时,议论文必得想清楚再下笔,思想、思路重于表达。我们不求学生每篇作文都一气呵成,完全可以想想、聊聊、写写,再聊聊、改改;换言之,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启发、激发、生发,在课堂上“聊”出一篇篇好文章来。为此,笔者近两年来尝试了在“聊天”中“唤醒”习作者议论文写作的做法,以此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写作意识并掌握恰当的写作策略。

一、“聊作文”重在激活思维,鼓励真诚地表达

“聊作文”这种生动鲜活的新课型,旨在改变教师“主宰式”“一言堂”的固有模式,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以“聊”为载体,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

课堂“聊作文”时,教师提供有意思的“触发点”。仅就议论文写作而言,可以是围绕一件时事、一种现象等展开针对性强的评说,聊一聊自己的“独特见解”或“真实想法”;让学生在谈论、思辨中倾吐心声、活跃思路,从而情动而辞发,写作欲望得以唤醒,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逐步提高。“聊作文”还能照亮一些教师不知道的教学盲区,如学生究竟是如何思考的,他有没有想到去探究原因,他会不会推测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他能否预判事件可能的影响,他能不能想到对同一事件人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视角和评价……实践证明,“聊作文”可能颇费工夫,但在探讨、启发中能让学生渐渐培养起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深入本质的洞察力。这与让学生花四五十分钟拼凑一篇“蒙人”的作文相比,要有意义、有实效得多。

笔者曾布置学生就“洋节来袭”(圣诞节、情人节等在中国大行其道)这一现象完成一篇议论文。收阅作文后发现,较多学生言不由衷地对“过洋节”乱扣帽子,无根据地宣称“洋节大举‘入侵,彻底冲淡了传统节日的影响”“过洋节让我们失去了文化情感”,还有的绵软无力地呼吁要“抵制洋节”。诸如此类的“见解”,可算典型的假思考。课外询问了几个学生,他们普遍猜测教师的命题意图就是要让自己对“洋节来袭”表达忧思,故而写作时也就“顺水推舟”,“为赋新词强说愁”起来。课堂评讲时,为唤醒学生真诚地表达真实的认识和想法,教师不谈习作“写得怎么样”,而是着重导向可以“写什么”。

笔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洋节盛行,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学生略加思考后,纷纷列举现象,有的说起不久前的万圣节,看到多个年轻人穿着奇装异服,向路人挤眉弄眼,行走在商业街上;还有的谈到母亲节、父亲节花店里的簇拥景象;谈到年轻人情人节里牵手大街小巷、影院歌厅……

教师继续发问:过洋节之风劲吹,在你们看来原因有哪些?学生各抒己见,或以为“最大的推手是商家”,或觉得“国人追风图乐也是重要原因”,或指出“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过法单调,‘洋节自然‘乘虚而入”。

教师进一步把话题引向深入:实话实说,你们喜欢过洋节吗?喜欢或不喜欢,理由分别有哪些?学生基本表示喜欢过洋节,因为过洋节可以聚会、聚餐、购物,他们或肯定洋节热闹、浪漫而让人开心,或认为感恩节等让我们懂得感恩,记得父母的生日,而心怀家庭正是中华文化所倡导的,还有的理性地提出对于大多数国人尤其热衷过洋节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未必真正体会到节日内涵……

深入聊开来之后,不少学生开始不满意自己的“初稿”,开始重新考虑文章的立论与论证。其修改稿的观点包括:(1)外国节日作为对本国传统节日有益的补充,受到国人欢迎是正常的文化现象。当然,在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髓的同时,不能忘记传承中华传统民族文化。(2)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能一味摒弃外来文化。(3)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都应注入更多先进的精神内涵。(4)“国节”“洋节”可以并行,两者互相间还可参照、启迪、汲取。这样,我们的节日文化就会更加多姿多彩。其中有的观点虽未必成熟,但这些习作至少是不摆装腔作势的花架子,也不铺排一本正经的“漂亮话”了。

以上教例启示我们:(1)议论文写作指导中,与其给出一个个抽象的命题(或一则则玄虚的材料)而令学生不知所云,不如让他们直接针对某种社会现象自由地聊谈。这样的学习活动,类似微型演讲或辩论。当然,让学生评判世事,主要不是为了判定是非,更不是为了在“辩论场”上一较高下,而是要经由众口评议的过程,启发他们依据一定的信息开掘思维,获得打开思路的触点和扶手。(2)师生紧扣富于思考价值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敞开心扉“聊一聊”,有助于让学生强烈地意识到写作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助于他们从随大流式的“假思考”逐步走向细致而真实的“真思考”;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再“改一改”,就能切实优化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这样的作文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3)“聊天”式作文课可以整堂课都是“聊天”,不必为了所谓落实写而非要在课堂上动笔。作文指导最后归结到“写”自然是对的,但具体的一堂课,却不一定从指导到动笔一气完成,不如把时间放在尽情地“聊”上面,还学生应有的“话语权”,并着力激活其思想、思维。

二、“聊作文”理应定“点”聚焦

语文课上的“聊作文”作为一种教学的呈现形式、一条素质的提升途径,必然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它绝不类同于日常生活中的闲聊、随意聊;整个学习活动中,决不能“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更不可信马由缰、“自由不羁”。最近,笔者依据张丽钧的《“小港渡者”的忠告》和周国平的《精神栖息在茅屋》,设计、实施了一堂有关“学分析、练阐发”的“聊天”课,其学习目标,就相当明确地定位为“在‘聊一聊‘比一比中锻炼学生分析材料、阐发事理的能力”。

该堂课教学流程为:首先,教师明确何谓“分析”与“阐发”。其次,师生一起聊聊高中课本中的范文是如何以透彻的分析、精辟的阐发,让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和灵魂的震颤的。然后教师展示《小港渡者》及“苏格拉底闲逛雅典市场”的故事,要求学生加以分析,说说其含意何在,谈谈自己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如《小港渡者》内容如下:

顺治七年冬,周容要从一个叫小港的地方进入镇海县城,他吩咐小书童捆扎了一大摞书跟随着。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他问一个摆渡人:“待我们赶到县城,南门还开着吗?”渡者仔细打量了小书童一番,回答说:“若是慢慢走,城门还会开着;若是惶急赶路,城门怕就关上了。”周容觉得渡者是在戏弄人,这一主一仆便快步前行。南门在望了,急着赶路的小书童却摔了一跤,捆扎书的绳子断了,书散落一地。等他们把书理齐捆好,城门已关了。直到这时,周容才明白渡者那番话的深意。

学生聊材料解读时,大都注意到“渡者仔细打量了小书童一番”中的“仔细打量”(意味着渡者不是在“戏弄人”);他们获得的启发,包括“惶急从事,很可能适得其反”“不能一味求快”“越是胜利在望越要小心谨慎”等(以上分析入情入理)。但也有少量学生未能整体把握故事内涵,得出了“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人与人之间应增进信任”之类错误的结论。师生逐一辩证,廓清偏误;教师进而提出:如果要求根据这则故事写篇议论性随笔,借以针砭世相,你打算如何阐发?学生静心思索并分组交流,踊跃地聊开了自己的联想与构思,例如想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宣传语,想到了“快餐文化”流行等;但也有部分学生认识肤浅,只想到自己也有过忙中出错的经历。接下来就进入“比一比”(与相关时文相比照)环节,即细读《“小港渡者”的忠告》主体部分,充分领会作家的阐发之妙。比较通常是最具说服力的。一经比照,学生一个个体会到了原文“阐发”之精当与出彩:一是紧密联系当今现实,围绕“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迷恋上了一个叫‘速度的情人”,由面到点地摆现象、析事理。“点”上谈农民聪明反被聪明误、教授脸皮厚而不知耻时,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二是不少文句蕴含讽刺意味,从而启发读者认识到:比一味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尊重客观规律与恪守道德准则。末段的“焦躁的心,嗅不到从容娴雅的花香;冒进的人,步步都可能踩响自布的地雷”,更是自铸妙语,饶有韵味。三是以“你可悟透了‘小港渡者话语中的深意”作结,合理呼应“周容才明白渡者那番话的深意”,结构严谨、布局精巧。这样结合时文,在“聊天”中培养分析材料、阐发事理的能力,学生心有所悟,收获颇丰。整堂课先想后聊,聊过再想,师生协作,互动启发;又有机引入“比一比”的学习环节,使学生真正实现了由浅到不浅(不需要人人都深刻)、由堆砌事实论据到努力地“理”出“理”来的提升。

三、“聊作文”需要教师懂写作

就所聊“话题”而言,教师必有预设;但就具体内容来说,很多谈话是生成的、不可预见的,诚如哲学家加达默尔所言,“谁都不可能事先知道在谈话中会‘产生出什么结果”。[2]此时,需要教师善于倾听、巧于点拨,平等交流、循循善诱,顺势点燃学生思想的星火。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聊天”课中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既表现为课堂伊始就创设情境,抛出一个明确的话题,为接下来的聊作文定“点”、定“向”,更表现为在师生交流时有效发挥调控作用。“聊作文”必然意味着每个人畅所欲言,但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应恰当点拨,对于偏离学习目标的“聊天”要及时回拨。实际上,学生每天接触社会现象,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反应。教师应当关注的是:如何指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生活,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事件,坦率而不失深度地发表个性化的观点;如何引领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养成冷静观察、理性判断的习惯;如何发挥示范作用,跟学生聊聊自己的所思所想,影响他们建立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

四、务必遵循的“聊天”原则

开设聊天课时,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是一个启发心智、绽放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务必遵循两条“聊天”原则。其一是主体性原则。“聊作文”时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与独立人格,才能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出现人人“争聊”的热烈场面。其二是尊重差异原则。面对同一问题(题目),由于个人生活经历、知识积累、理解角度等不同,认识必然是存在差异的。有差异,才有思维的碰撞,也才有对话的深化。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不能进行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更不能根据偏私喜好评判学生。正确的态度是,尊重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与看法,并不失分寸地进行赞扬、激励。自然,激励并不是无原则的“吹捧”,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仍应一一指出。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1.

[2] 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

猜你喜欢

洋节聊天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偶感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洋节“中国热”
跟踪导练(五)(4)
我就是不想跟你聊天了
敞开门聊天
反思洋节热加快大连城市节日文化建设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