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思品课中的有效运用
2014-09-09张振强
张振强
摘 要: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资源、直观的呈现方式而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本文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角度,浅谈其在初中思品课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01
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资源、直观的呈现方式而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在思品课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思品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1 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情感
初中思品课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体可以对学生产生有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们在动情的音乐、感人的视频资料中激发自身的情感,从而得到思想的启迪并从中受到教育。例如,教学《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观看失聪小作家张悉妮的成长之路。张悉妮虽3岁因药物致聋却在16岁之前创作了200多篇文章并将其发表,她的《假如我是海伦》曾一度十分畅销。在初中3年中,她拥有了自己的3家网站,并完成了2项科技发明。并从视频中受到震撼,张悉妮以一个残疾人之身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而自己身为一个健全的人却碌碌无为,在这时教师提问学生:“这个短片中张悉妮遇到了什么挫折?回想一下你们自己在生活学习又遇到了哪些挫折?”通过对比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感悟到自己遇到的困难与张悉妮相比实在不值一提。然后,教师再播放现实中的一些通过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的实例,让学生真正明白遇到挫折不算什么,只要正视挫折、战胜挫折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最后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曲,让学生一起在歌唱中得到心灵的洗礼,帮助学生树立一种信念:在生活中,我能行!
2 运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资源丰富多彩,它将学生从单一获取课本知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搜索相关知识,以视频、图片、声音等各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相关内容,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例如,在教学《腾飞的东方巨龙》时,教师可以通过PPT的形式给学生播放一些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风貌变化的图片,让学生联系实际,初步感受中国的变化。同时,播放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变化,在城市建设、人们生活水平上,根据时间的变化依次出示图片,展示中国的变化。让学生在前后的对比中,感受到中国的崛起。
3 运用多媒体,培养思维能力
思品课程中的内容都是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阐述看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在社会中承担责任》时,教师可以利用Flash先播放关于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不负责任的小事视频资料,如随手扔垃圾、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做错了事互相推诿等,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然后讨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学生在集体中应该承担哪些责任?让学生通过判断、分析、思索,最后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再播放一组社会中已经发生的一些触目惊心的不负责任的事件,如毒奶粉、速生鸡、不赡养老人、婴儿遗弃等。让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现实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思考不负责任所带来的危害,从而明确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应该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课末,教师再用DVD软件播放一首歌曲《众人拾柴火焰高》,让学生在歌曲的感召下引发更深的思索,同时反思自己的行为。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