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2014-09-09丛笑
丛笑
摘 要:多媒体目前已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在教育领域,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打破了“粉笔+黑板”的单调教学手段,对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试论述多媒体是如何运用于英语教学活动中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 多媒体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2
多媒体教学是根据信息传播理论和教学过程的规律而设计、实施、评价教育过程的系统方法。它通过形声媒体、软件的运用和调控,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众所周知,外语是交际工具,它的出现和运用是在情境中发展的,而多媒体则能提供各种所需的情境,在教学时,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教师可灵活机动地选用不同的媒体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电视、网络等多种教学组合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无声书面语言、有声口头语言与形象直观画面三者有机结合,使语言教学真正成为了音、形、意、景的统一体。
1 运用多媒体收集背景资料,做好预习工作
作为多媒体形式之一的计算机网络,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语言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文本特点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作好预习工作。以《Oliver Wants More》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英文网站、搜索工具收集所需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What I know Setting(Time、Place、Characters):
What I want to know Writer:
His other works:
What I learned How long did the boys suffer terrible hunger?
What happened at the end of the episode?
What did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How can I learn more
2 充分运用多媒体做好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并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今多媒体走进课堂,改变过去“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单调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情境。
2.1 影像导入法
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物有所感觉。”通过多媒体以音乐影像导入新课,对营造气氛、激发情感等大有裨益。例如,高一《Arturo Toscanini》一课,讲述了指挥家Toscanini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和被迫害也不为纳粹指挥的高尚品格。教师运用电视播放Toscanini指挥的经典歌剧<<阿依达>>片段作为此课导入。又如课文《An Interview with a Pop Pianist》以记者采访钢琴家James Newman的形式展开,教师利用投影播放了主人公演奏的钢琴名曲,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优美、直观的教学情境中,以声、情、景并茂的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2.2 图片导入法
运用图片导入新课,把文字所描绘的抽象景象转化为形象、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高二《Advertising》中,教师通过投影呈现了系列知名品牌的logo请学生辨识。又如在《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一课,教师利用投影呈现各国传统食品如中国的饺子、墨西哥的玉米薄饼、印度的咖喱食物、意大利的空心面等引入主题。其次展示美国餐桌上的牛肉、鸡肉、土豆、汉堡等食物,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多样化的美国饮食。总之,一堂课的导入犹如一部发动机,直接影响着整台“机器”的有效运作。它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教师须按照教学目标不断创新导入艺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才能持久地拨动学生求知的乐弦。
3 运用多媒体的直观像,突破重点难点理解
传统教学中,重难点的教授完全由教师通过个人的口头及书面表达完成,因方式简单化的制约,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程度无法得到保证,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解决此问题。其利用二维、三维动画技术和视频技术使抽象、深奥的知识信息简单化、直观化,缩短了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分解了知识信息的复杂度,也缩短了知识信息在学生头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过程,充分地传达了教学意图,突出了教学重点,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The Sydney Harbor Bridge》一文,对于攀登海港大桥,为何需要专业准备和三小时艰难的攀爬过程,以及作者的登桥情感,仅通过文字描述,对于不具有攀登经验的学生是不能产生共鸣的,更不能领略桥顶俯瞰悉尼全景的那份震撼美。为了解决教学难点,教师采用了悉尼海港大桥官方360度视频展示,演示了三条路线登桥的全过程,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观看着,由此书中原本的枯燥文字变成了生动的image。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化静为动,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新颖有趣,全新的视听感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语言点的教学中词汇、复杂句是难点,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变色闪烁某个字母或词组,拉长或缩短某个句子,由声光同步的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认识的对象,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如课文《Miracle in the Rice Field》中“Of great importance is his pioneering work, which has established Chinas position of world leadership in this area”,此句既包含完全倒装句,又包含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易造成学生理解困难。教师先用彩色字体突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部分,再用动画功能将句子还原为非倒装的正常语序,由此突破难点。小说题材的文章,分析人物形象是重点,利用多媒体挖掘人物特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分析《Oliver Wants More》和《Is She Guilty》时,教师讲解后辅以播放改编的经典电影,通过演员专业逼真的表演使枯燥的文字具体化,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细胞。他们随着故事情节时而紧张严肃,时而拍手大笑,当他们的喜怒哀乐得到尽情宣泄时,就会真切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人生哲理。
总之,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形象、将知识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全身心地去发现、探索、思考,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
4 运用多媒体布置完成形式多样化的作业
在课后,教师充分运用网络,引导学生多样化完成作业。
在校园网的框架下,教师可以运用学生喜欢的网络聊天的形式,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论坛。如《Shopping in the States》向读者介绍了在超市和大型商场不同的购物经历。在学完课文内容后,教师在论坛上布置话题Have you tried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way of shopping? 并组织学生讨论网络购物的体会。如此运用论坛来完成作业,能够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使作业形式多样化,也给平日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
教师还经常要求学生定期进入指定的英语聊天室,和世界各地的朋友用英文聊天,并复制自己参与聊天的几个版面的内容,提交到教师的电子信箱.作为一项口语作业。
5 运用多媒体建立解惑答疑的平台
在课堂外,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建立解惑答疑的平台,方便师生间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例如,开通公共电子邮箱dt-Seniorone3@163.com, 分享重难点知识、学期教案、考试样卷……方便学生参考;学生碰到的难点和问题也通过邮箱和教师交流,形成“提问—解答”模式答疑解惑。同时,笔者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中开辟在线答疑专栏,收集学生常见的问题,归纳给出建议。
总之,多媒体的应用是英语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运用多媒体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创设最佳情境,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实现和优化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资源的合理整合。
参考文献:
[1]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Jeremy,Harmer.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 Pearson Education.
[3]林立,杨传纬.英语学科教育学[J].首都师范大学, 2001.
endprint
摘 要:多媒体目前已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在教育领域,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打破了“粉笔+黑板”的单调教学手段,对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试论述多媒体是如何运用于英语教学活动中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 多媒体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2
多媒体教学是根据信息传播理论和教学过程的规律而设计、实施、评价教育过程的系统方法。它通过形声媒体、软件的运用和调控,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众所周知,外语是交际工具,它的出现和运用是在情境中发展的,而多媒体则能提供各种所需的情境,在教学时,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教师可灵活机动地选用不同的媒体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电视、网络等多种教学组合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无声书面语言、有声口头语言与形象直观画面三者有机结合,使语言教学真正成为了音、形、意、景的统一体。
1 运用多媒体收集背景资料,做好预习工作
作为多媒体形式之一的计算机网络,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语言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文本特点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作好预习工作。以《Oliver Wants More》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英文网站、搜索工具收集所需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What I know Setting(Time、Place、Characters):
What I want to know Writer:
His other works:
What I learned How long did the boys suffer terrible hunger?
What happened at the end of the episode?
What did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How can I learn more
2 充分运用多媒体做好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并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今多媒体走进课堂,改变过去“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单调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情境。
2.1 影像导入法
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物有所感觉。”通过多媒体以音乐影像导入新课,对营造气氛、激发情感等大有裨益。例如,高一《Arturo Toscanini》一课,讲述了指挥家Toscanini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和被迫害也不为纳粹指挥的高尚品格。教师运用电视播放Toscanini指挥的经典歌剧<<阿依达>>片段作为此课导入。又如课文《An Interview with a Pop Pianist》以记者采访钢琴家James Newman的形式展开,教师利用投影播放了主人公演奏的钢琴名曲,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优美、直观的教学情境中,以声、情、景并茂的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2.2 图片导入法
运用图片导入新课,把文字所描绘的抽象景象转化为形象、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高二《Advertising》中,教师通过投影呈现了系列知名品牌的logo请学生辨识。又如在《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一课,教师利用投影呈现各国传统食品如中国的饺子、墨西哥的玉米薄饼、印度的咖喱食物、意大利的空心面等引入主题。其次展示美国餐桌上的牛肉、鸡肉、土豆、汉堡等食物,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多样化的美国饮食。总之,一堂课的导入犹如一部发动机,直接影响着整台“机器”的有效运作。它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教师须按照教学目标不断创新导入艺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才能持久地拨动学生求知的乐弦。
3 运用多媒体的直观像,突破重点难点理解
传统教学中,重难点的教授完全由教师通过个人的口头及书面表达完成,因方式简单化的制约,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程度无法得到保证,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解决此问题。其利用二维、三维动画技术和视频技术使抽象、深奥的知识信息简单化、直观化,缩短了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分解了知识信息的复杂度,也缩短了知识信息在学生头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过程,充分地传达了教学意图,突出了教学重点,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The Sydney Harbor Bridge》一文,对于攀登海港大桥,为何需要专业准备和三小时艰难的攀爬过程,以及作者的登桥情感,仅通过文字描述,对于不具有攀登经验的学生是不能产生共鸣的,更不能领略桥顶俯瞰悉尼全景的那份震撼美。为了解决教学难点,教师采用了悉尼海港大桥官方360度视频展示,演示了三条路线登桥的全过程,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观看着,由此书中原本的枯燥文字变成了生动的image。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化静为动,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新颖有趣,全新的视听感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语言点的教学中词汇、复杂句是难点,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变色闪烁某个字母或词组,拉长或缩短某个句子,由声光同步的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认识的对象,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如课文《Miracle in the Rice Field》中“Of great importance is his pioneering work, which has established Chinas position of world leadership in this area”,此句既包含完全倒装句,又包含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易造成学生理解困难。教师先用彩色字体突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部分,再用动画功能将句子还原为非倒装的正常语序,由此突破难点。小说题材的文章,分析人物形象是重点,利用多媒体挖掘人物特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分析《Oliver Wants More》和《Is She Guilty》时,教师讲解后辅以播放改编的经典电影,通过演员专业逼真的表演使枯燥的文字具体化,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细胞。他们随着故事情节时而紧张严肃,时而拍手大笑,当他们的喜怒哀乐得到尽情宣泄时,就会真切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人生哲理。
总之,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形象、将知识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全身心地去发现、探索、思考,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
4 运用多媒体布置完成形式多样化的作业
在课后,教师充分运用网络,引导学生多样化完成作业。
在校园网的框架下,教师可以运用学生喜欢的网络聊天的形式,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论坛。如《Shopping in the States》向读者介绍了在超市和大型商场不同的购物经历。在学完课文内容后,教师在论坛上布置话题Have you tried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way of shopping? 并组织学生讨论网络购物的体会。如此运用论坛来完成作业,能够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使作业形式多样化,也给平日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
教师还经常要求学生定期进入指定的英语聊天室,和世界各地的朋友用英文聊天,并复制自己参与聊天的几个版面的内容,提交到教师的电子信箱.作为一项口语作业。
5 运用多媒体建立解惑答疑的平台
在课堂外,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建立解惑答疑的平台,方便师生间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例如,开通公共电子邮箱dt-Seniorone3@163.com, 分享重难点知识、学期教案、考试样卷……方便学生参考;学生碰到的难点和问题也通过邮箱和教师交流,形成“提问—解答”模式答疑解惑。同时,笔者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中开辟在线答疑专栏,收集学生常见的问题,归纳给出建议。
总之,多媒体的应用是英语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运用多媒体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创设最佳情境,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实现和优化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资源的合理整合。
参考文献:
[1]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Jeremy,Harmer.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 Pearson Education.
[3]林立,杨传纬.英语学科教育学[J].首都师范大学, 2001.
endprint
摘 要:多媒体目前已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在教育领域,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打破了“粉笔+黑板”的单调教学手段,对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试论述多媒体是如何运用于英语教学活动中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 多媒体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2
多媒体教学是根据信息传播理论和教学过程的规律而设计、实施、评价教育过程的系统方法。它通过形声媒体、软件的运用和调控,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众所周知,外语是交际工具,它的出现和运用是在情境中发展的,而多媒体则能提供各种所需的情境,在教学时,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教师可灵活机动地选用不同的媒体手段、录音、录像、投影、电视、网络等多种教学组合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无声书面语言、有声口头语言与形象直观画面三者有机结合,使语言教学真正成为了音、形、意、景的统一体。
1 运用多媒体收集背景资料,做好预习工作
作为多媒体形式之一的计算机网络,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语言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文本特点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作好预习工作。以《Oliver Wants More》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英文网站、搜索工具收集所需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What I know Setting(Time、Place、Characters):
What I want to know Writer:
His other works:
What I learned How long did the boys suffer terrible hunger?
What happened at the end of the episode?
What did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How can I learn more
2 充分运用多媒体做好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并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今多媒体走进课堂,改变过去“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单调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创设了互动、和谐的教学情境。
2.1 影像导入法
托尔斯泰说:“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物有所感觉。”通过多媒体以音乐影像导入新课,对营造气氛、激发情感等大有裨益。例如,高一《Arturo Toscanini》一课,讲述了指挥家Toscanini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和被迫害也不为纳粹指挥的高尚品格。教师运用电视播放Toscanini指挥的经典歌剧<<阿依达>>片段作为此课导入。又如课文《An Interview with a Pop Pianist》以记者采访钢琴家James Newman的形式展开,教师利用投影播放了主人公演奏的钢琴名曲,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优美、直观的教学情境中,以声、情、景并茂的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2.2 图片导入法
运用图片导入新课,把文字所描绘的抽象景象转化为形象、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高二《Advertising》中,教师通过投影呈现了系列知名品牌的logo请学生辨识。又如在《Food in the United States》一课,教师利用投影呈现各国传统食品如中国的饺子、墨西哥的玉米薄饼、印度的咖喱食物、意大利的空心面等引入主题。其次展示美国餐桌上的牛肉、鸡肉、土豆、汉堡等食物,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多样化的美国饮食。总之,一堂课的导入犹如一部发动机,直接影响着整台“机器”的有效运作。它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造,教师须按照教学目标不断创新导入艺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才能持久地拨动学生求知的乐弦。
3 运用多媒体的直观像,突破重点难点理解
传统教学中,重难点的教授完全由教师通过个人的口头及书面表达完成,因方式简单化的制约,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程度无法得到保证,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解决此问题。其利用二维、三维动画技术和视频技术使抽象、深奥的知识信息简单化、直观化,缩短了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分解了知识信息的复杂度,也缩短了知识信息在学生头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过程,充分地传达了教学意图,突出了教学重点,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The Sydney Harbor Bridge》一文,对于攀登海港大桥,为何需要专业准备和三小时艰难的攀爬过程,以及作者的登桥情感,仅通过文字描述,对于不具有攀登经验的学生是不能产生共鸣的,更不能领略桥顶俯瞰悉尼全景的那份震撼美。为了解决教学难点,教师采用了悉尼海港大桥官方360度视频展示,演示了三条路线登桥的全过程,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观看着,由此书中原本的枯燥文字变成了生动的image。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化静为动,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新颖有趣,全新的视听感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语言点的教学中词汇、复杂句是难点,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变色闪烁某个字母或词组,拉长或缩短某个句子,由声光同步的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认识的对象,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如课文《Miracle in the Rice Field》中“Of great importance is his pioneering work, which has established Chinas position of world leadership in this area”,此句既包含完全倒装句,又包含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易造成学生理解困难。教师先用彩色字体突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部分,再用动画功能将句子还原为非倒装的正常语序,由此突破难点。小说题材的文章,分析人物形象是重点,利用多媒体挖掘人物特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分析《Oliver Wants More》和《Is She Guilty》时,教师讲解后辅以播放改编的经典电影,通过演员专业逼真的表演使枯燥的文字具体化,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细胞。他们随着故事情节时而紧张严肃,时而拍手大笑,当他们的喜怒哀乐得到尽情宣泄时,就会真切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人生哲理。
总之,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形象、将知识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全身心地去发现、探索、思考,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
4 运用多媒体布置完成形式多样化的作业
在课后,教师充分运用网络,引导学生多样化完成作业。
在校园网的框架下,教师可以运用学生喜欢的网络聊天的形式,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论坛。如《Shopping in the States》向读者介绍了在超市和大型商场不同的购物经历。在学完课文内容后,教师在论坛上布置话题Have you tried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way of shopping? 并组织学生讨论网络购物的体会。如此运用论坛来完成作业,能够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使作业形式多样化,也给平日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
教师还经常要求学生定期进入指定的英语聊天室,和世界各地的朋友用英文聊天,并复制自己参与聊天的几个版面的内容,提交到教师的电子信箱.作为一项口语作业。
5 运用多媒体建立解惑答疑的平台
在课堂外,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建立解惑答疑的平台,方便师生间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例如,开通公共电子邮箱dt-Seniorone3@163.com, 分享重难点知识、学期教案、考试样卷……方便学生参考;学生碰到的难点和问题也通过邮箱和教师交流,形成“提问—解答”模式答疑解惑。同时,笔者在自己的新浪博客中开辟在线答疑专栏,收集学生常见的问题,归纳给出建议。
总之,多媒体的应用是英语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运用多媒体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创设最佳情境,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实现和优化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资源的合理整合。
参考文献:
[1]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Jeremy,Harmer.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 Pearson Education.
[3]林立,杨传纬.英语学科教育学[J].首都师范大学, 200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