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2014-09-09唐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4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任务驱动

唐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新课改的直接参与者,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如果沿袭过去的教学模式,走老路,势必跟不上时代。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一线教师的亲身体验来谈在新教育观念的指引下,如何以新课标为参照,以新的教育方法为手段,加强自我学习,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关键词:应试教育 任务驱动 评价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0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从应试教育逐步过渡到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消除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有了一定的成效。而新课改,本身就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手段、一个工具,新课改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改变着眼于分数和选拔,以考取高分获得升学资格为目的的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能实现提高国民素质、追求教育长远利益的目标。

(2)能使教育由面向少数高分学生或升学有望的学生转为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改变了教育的任务。以前,是以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为任务,根据考试和升学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训练,确保学生能顺利升学。而新课改后的教育任务是提供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

(4)新课改的最大变化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将以前那种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考什么就教什么的片面化教学转变为教给学生适合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教材内容上更为丰富了,知识上更为灵活了。

(5)改变过去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教育方法死板单调,死记硬背强化练习的局面,转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重视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优势。

(6)改变学生一切为了考取高分的不合理目标,将分数作为衡量尺度的错误评价标准转为取消分数制,以等级制来代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总之,新课改以来,基础教育从根本上发生了变革,但仍然有很多以前的有价值的内容保留并传承了下来。特别是考试,作为检测素质状况和改进教育教学的手段,并没有被取消,而是被逐步完善;升学率依然存在,关键是不“片面”追求。作为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成为教学新主体的学生,都需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更高的标准来促进自己的进步。

2 新课改下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应采取的措施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新课改能顺利实施的核心内容,而教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提高,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教学工作始终都是教师的主要职责,笔者认为,如果要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可以这样来操作。

2.1 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安排课时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下的教材,明确了教学的具体范围。但是我们不可能将教材内容全部搬上课堂,因为这需要增加大量的教学课时,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地分析,目的是根据各种客观因素合理取舍。例如,高二的选修教材,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又要考虑到学校的硬件设施情况,在确定了选修教材后,再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将不适合于本校学生的知识内容进行剔除。

另外,课时安排会对整个教学进程起到很大的影响。就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来讲,一个班每周最少要保证开设两节课,并且最好能两节课连上,这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或开展合作探究课都有很好的帮助。

2.2 优化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体,要以让学生去学为主,以教师教为辅。任务驱动法则是一种比较灵活,能够达到该目的的方法,在使用任务驱动法去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点。

2.2.1 任务要有趣味性

教师设计的任务要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将趣味性融入到教学任务中去,学生的主体性才会被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任务中的趣味性是学生进入课堂自主学习的一个切入点,就像鱼饵一样,鱼闻到了鱼饵散发的味道才会来咬钩。那么,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千万别把枯燥的、毫无乐趣可言的任务带入课堂。

2.2.2 任务要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要求学生勤动手,在课堂中,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并且给予其充分的时间。但是,自由度要把握住,千万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要做适当引导提示。

2.2.3 任务要有合作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合作性能给学生带来的帮助,而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也是现在及未来的一个主要方向。

2.3 设计协作型学习环境

在设计协作学习环境时,要将下列内容考虑进去:

①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③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④教师要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和认识,整个协作学习过程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也可以作为讨论的内容。

2.4 完善教学评价设计

传统教学评价过分强调了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作用。在新课改的教学评价中,我们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原则,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去创新实践。评价的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评价的形式上,我们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去实施。

(1)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以使被评价者主动去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寻找问题,这对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2)小组对个人的评价

让小组的其他成员来评价一个学生,好处就是如果评价标准比较明确的话,可以得出相对客观的结果,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

(3)教师的总结性评价

可以根据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后的反馈来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分析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学生能从教师的评价中得到明确的指引,是教师与学生开展互动的一个好途径。

3 结语

素质教育要彻底消除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新课改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新课改如果要及时准确地取得预期效果,就需要所有的教育研究者和广大教师全力参与进来。

新课改给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所带来的冲击也是很大的。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深入教研教改,彻底理解新课标内涵,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合理改变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将新课改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崔相录.素质教育指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27.

[2]陈时见.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5.

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任务驱动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