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职语文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4-09-09杨翠枫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4期
关键词:特性中职语文

杨翠枫

摘 要:本文以中职语文网络课程资源为对象,围绕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展开研究。首先,从空间性、共享性、交互性三个方面对中职语文网络课程资源的主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次,提出了开发中职语文网络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最后,在阅读和写作两方面介绍了对中职语文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

关键词:中职 语文 网络课程资源 特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02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教育正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当中的课程资源逐渐成为课程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中职语文教学来说,对语文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是保障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是缩短学生与课程教学内容距离的有效策略,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本文从语文网络课程资源的特性出发,就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展开研究。

1 语文网络课程资源的特性

1.1 传输的时空性和及时性

基于网络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人们对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发布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师生在从网络中获取语文教学资源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提升,并且无论何时师生从网络中所获取的语文课程资源几乎都是最新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如今各大网站几乎都配有专门为其服务的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狐、腾讯、谷歌等,这就大大提升了语文网络课程资源获取的速度,使语文网络课程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得简单、容易掌握,几乎是只要会打字就能搜索到想要的内容。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网络数字信息能够快速传播,并且由于网络信息进行传播的网络终端系统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就有效地解除了空间和时间对网络信息传播的阻碍作用,使得师生只需对鼠标和键盘进行简单的敲击,就能够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获得大量、有效、及时的语文课程资源。

1.2 内容的共享性

人们对网络进行开发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直到网络技术发展至今,这一目的仍然没有被改变。在内容方面,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具体表现为:由于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具有数字化的特点,因此网络信息在被共享后依然完整的存在于网络中,不会有任何改变。同时,除限制性和机密性资源外网络资源的获取不会受到次数、权限等条件的限制,无论是任何用户只要打开网络就可以重复地获取其所需要的网络资源。从网络资源共享性的这一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网络中的语文课程资源来说,师生拥有同等的共享权利,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网络中获取同一语文课程资源。同时,由于网络具有多媒体以及超文本链接等功能,能够集动画、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等多种形式为一体,这就大大提升了语文网络课程资源的呈现形式,再加上网络资源库容量的巨大性,这就使得能够供师生所共享的语文网络课程资源不仅形式具有多样化,且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范围较广,使得中职语文教学在教材所规定的范围内彻底脱离了教材的限制。

1.3 传播的智能性和交互性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当中,其传播方向基本都以单向为主,而受众则只能被动地去接收这些信息,对所接收的信息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即便是能够交流其范围也是有限的。网络信息传播的其中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信息传播的交互性。我们对中职语文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趋势也很好地体现出了网络信息资源传播的这一特性。在网络资源发展之初,语文网络课程资源主要以资料文献、教案等传统语文教学资源的上传为主。在网络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语文网络课程资源的智能性、交互性等新的特性逐渐表现出来。师生利用网络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交流的形式也逐渐增多,如BBS论坛、网络会议以及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人们在从网络中获取资源的同时,也在为网络不断地提供着新的信息资源,进而在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共享的过程中,人们也在为网络资源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由于网络信息交流的智能化状态,即人和人以计算机为媒介进行交流,使得人们所交流的信息能够在自动的状态下进行处理,这就在获取方式不同、角度不同的情况下,为师生对语文网络课程资源的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 中职语文网络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2.1 构建中职语文专题网站

中职语文专题网站构建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通过专题网站为师生提供各种与语文学习相关的教学资源,使网络能够成为辅助师生进行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以便于在日常教学中以中职语文为中心的各种研究型专题学习的开展。中职语文网站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语文资源“真实”情境的构建,以此来为学生、教师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里学生能够在结合自身语文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站所提供语文资料的利用,来完成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探讨和分析,以此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构建中职语文专题网站,还能够在学生探究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要求的满足、阅读量的提升、视野的拓展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对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边城》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前在课下从各个角度对小说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出相关问题,在对文章进行简单的讲解后,便可以让学生在围绕自己所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取相关话题从专题网站上进行资料的查阅,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成果、体会。构建中职语文专题网站的具体要求:首先,网站内容要注重对中职语文知识的拓展和整合,将与中职语文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语言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都整合在一起,以便于在专题语文学习中对相关资源组织和利用,为学生搭建起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平台。其次,要努力拓宽网站资源收集的渠道,以为学生提供最为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使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求知欲得到满足,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力。最后,要注重网站交流平台的构建,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解惑,同时也有助于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沟通。网站专题无论是以语文教学内容为主还是以听说读写能力为主,其建设的目的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语文学习资源。

2.2 建设网络语文课程资源库

网络语文课程资源与一般语文辅助教学资源不同,它指的是通过网络来实施语文教学活动、表现语文教学内容的一种综合性的网络教学资源。它主要由资源管理系统、资源库、教学主页等部分构成。我们需要在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来基于网络语文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并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等技术的运用来对页面进行设计,以建立起完整的网络语文课程资源库,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功能性的辅助学习模块,设置专门的检索和导航系统,以促进语文网络教学平台资源管理、交互教学等功能的实现。在建设网络语文课程资源库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是由于语文课程资源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因此在建设时,我们要对其服务的具体对象进行考虑。第二是要注重资源库利用的智能化,以使其利用效率得到提升。第三是要注重资源库实效性的提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对资源库内容进行更新。

3 中职语文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

3.1 利用语文网络课程阅读资源

基于网络的交互性、共享性,对语文网络阅读资源的利用可以打破传统语文阅读资源的束缚,在多个阅读个体之间实现同一篇阅读资料的共享。同时,师生之间还可以通过网上在线交流平台,针对阅读资料的内容以及阅读体会进行及时的在线交流和评析,这就大大促进了学生语文阅读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例如,学生在阅读网络文学作品时,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阅读体会以及对文章写作的见解,同时还能够与作者进行随时的交流,以此来影响小说情节的发展。网络中富含丰富的阅读信息,能够为学生提供与阅读相关的包括电子文本、视频资料、名家赏析评论等形式的资料,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选择,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阅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帮助。

3.2 利用语文网络课程写作资源

受传统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的束缚,中职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低,这与落后的语文课程资源观念有关。语文写作资源在大多情况下是被架空的,学生缺乏有效的写作资源作为其开展语文写作活动的支撑,由此导致语文写作教学难以见到成效。由于网络中具有丰富且形式多样的语文写作资源,能够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因此我们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可以借助于对语文网络课程写作资源的利用来改善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将日常学生难以接触到的信息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在丰富语文课程写作教学资源的同时,拉近生活与课堂教学的距离,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情境和条件去对生活进行观察、发现和感悟,进而达到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任为民.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深层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18).

[2]杨华.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当下意义[J].东疆学刊,2004(01).

[3]张洪霞.关于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1).

[4]姜传国.高校网络辅助教学的探索与应用[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5]刘泽文.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5).

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性中职语文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