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研究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
2014-09-09陈笃彬邓雪
陈笃彬 邓雪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116)
福建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研究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
陈笃彬 邓雪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116)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通过运用三螺旋理论,对三螺旋视角下高校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作用进行探索;并以Excel软件为分析工具,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统计年鉴等有关数据,建立指标体系;再运用熵权法从科技人力支撑、科技财力支撑和科技成果支撑三方面,将福建与沿海其他省份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科技人力支撑、科技财力支撑、科技成果支撑的综合得分及其排名。在此基础上,得出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的综合得分及排名,为提升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能力提供依据。
区域创新体系;熵权法;福建高校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为决定该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高等学校己经从社会边缘走向了社会中心,成为区域创新的主体,发挥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引领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统筹规划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1]
福建省正处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时期,面临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国际竞争,福建省必须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利用并发挥自身优势,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持续创新的动力机制,实现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
一、高校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作用分析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密切相关的、推动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2]“三螺旋”是一种创新模式,它是指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由于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三条螺旋线都获得比以往更强的能力,从而能够支持其他螺旋线,产生源源不断的创新流,最终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3]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更是“三螺旋”视角下大学的主要职能。从历史发展来看,大学不再仅仅是关心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服务社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学对社会的贡献除了通过输送人才间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外,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需要通过新知识应用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可以说,服务社会是大学直接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为社会“三螺旋”中的主轴心的标志。[4]“三螺旋”视角下的高校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技人力支撑
人才资源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第一资源。它是区域发展的活力之源、强大之基,“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正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关键所在。
1.拥有大批创新人才。高校是人才最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创新人才集聚的地方。例如:两院院士、外籍院士等顶尖人才大部分都集中在高校,同时,高校每年都会引进“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优秀科技人才和特聘教授等领军人才。因此,高校是人才密集、创新思想活跃的场所,也是从事创新科学研究的最佳场所。
2.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是培养各种创新型、高层次、专门性人才的集中地,是各行各业顶尖人才成长的摇篮,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才强省、人力资源强省”战略的实现。
3.形成人力资本。“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大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具有高流动率学生的人力资本,这使得它成为特别合适的创新场所。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会带来更多的利润;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物力投资资本增长速度;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5]所以,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高校是承担教育的载体,“三螺旋”视角下的高校有助于增强系统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
(二)科技财力支撑
高等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发展以及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主要途径。由于教育具有传承、积聚、发展和再生产创新技术的功能;教育具有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中介环节的功能;教育又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技术最有效的形式。[6]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这一功能将变得越来越凸显。
“三螺旋”视角下的大学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作用。未来的经济增长是社会福利的基础,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没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人才为基础,将难以实现经济的增长。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拥有人才等于拥有了财富。“三螺旋”视角下的大学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我们既要培养一批满足高新技术的开发要求的人才,还要培养一批以适应内涵式的科技企业发展,满足企业技术更新、产业升级换代的需要的人才。各级各类人才都为社会和谐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大学对促进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
“三螺旋”视角下的大学具有知识资本化的特征。知识资本化是因知识生产机构本身的内在动力产生的,知识资本化意味着知识被转化为资本,也意味着实现这个转化采取的方法与途径。同时“三螺旋”视角下的大学具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这是我国高校解决经费问题的有效途径,利用多样化且实用性极强的筹资渠道,有利于化解高校的财政危机、解决高校的发展经费问题,也为我国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间接地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财力支撑。
(三)科技成果支撑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R&D成果最重要的密集源之一。高校是知识生产的源头,是R&D基础研究的场所,它不但能为社会培养出卓越的创新型人才,又能为社会广泛而深远发展提供创新性成果。“三螺旋”视角下的高校在知识创新中发挥了源头的作用,是基础研究的主要执行机构。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大学是创新活动中传承知识的桥梁,担负着将知识生产与应用相联系,并将其迅速的转入应用的重任。
“三螺旋”视角下的高校是知识创新中知识产出的核心。具体表现在几方面:第一,高校是传承人类文明和生产知识的场所。从古至今,人类的重大科技成果80%以上都来源于高校,高校既拥有各领域的顶尖人才,又拥有大型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同时不同学科领域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智慧的火花经过相互碰撞,又将促进新思想新知识的产生,这些为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创新源,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第二,高校承担促进区域发展的重大课题。高校通过承担自己所在区域的重大课题项目和研究计划项目,通过完成课题展开调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获取新知识,形成新观点、新思想,探索新规律,形成新理论,新思维和新方法。[7]
二、福建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评价体系
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但是各个指标存在权重不一样的问题,熵权法则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它避免了主观评价的随意性,评价结果较为客观。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福建与沿海省份进行对比。根据高校对区域创新体系的三大作用,设立三大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见表1),从而得到高校科技人力支撑、科技财力支撑以及科技成果支撑的评价值,再对这3个二级指标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综合得分,再对将这些评价值进行排序,以此来作为分析的依据。
三、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证研究
(一)科技人力支撑
对科技人力支撑情况的分析,首先是得出高校占区域的比重(见表2),再将它们标准化,用熵权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见表3),得出综合评价值,从而得出科技人力的排名。
表2 沿海七省高校科技人力占区域科技人力的比重
表3 科技人力各指标权重单位:%
从表2可以看出,在科技人力的各项指标中,辽宁省和河北省在科技人力的各项指标中,高校对区域的贡献度排名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A1 (高校R&D人员占区域R&D人员的比重)、A2 (高校R&D全时人员占区域R&D全时人员的比重)、A3(高校R&D全时人员中博士毕业占区域R&D全时人员博士毕业的比重)、A4(高校R&D全时人员当量占区域R&D全时人员当量的比重)和A8(高校R&D课题投入人员全时当量占区域R&D课题投入人员全时当量)这几大指标中表现尤为突出。但是,浙江省在指标A5(高校R&D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占区域R&D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的比重)和A6(高校R&D应用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占区域R&D应用研究人员全时当量的比重)中排名第一,广东省各项指标都比较靠后,福建省处于中间位置,但是指标A5(高校R&D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占区域R&D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的比重)和A4(高校R&D全时人员当量占区域R&D全时人员当量的比重)排名很靠后。
但由于各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各指标所占的权重也是不同的,因此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反应各省市的排名情况,需要一种客观赋权的办法来决定各指标的权重,熵权法着重在于通过数学计算得出各指标有效的信息量,从而决定每个指标的权重,使得分析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
由表3可以看出,在科技人力指标中,A4所占的权重最大,说明高校R&D人员全时当量占区域R&D人员全时当量的比重在科技人力指标中的影响因素最大,A5权重最小,说明高校R&D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占区域R&D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的比重在科技人力指标中起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用权重乘以各相对应标准化后的值可以得出各省份、各指标的相对应得分见表4:
表4 沿海七省科技人力支撑各指标的评价得分
将七个省份的各指标求和,得出综合得分,并将它们排名(见表5)。从排名中可以看出,辽宁省和河北省综合得分最高,福建省A5(高校R&D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占区域R&D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的比重)得分最低,说明福建省在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比例偏少。我省在科技人力方面要重视并加强对基础研究的建设与投入,鼓励更多的高校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对2009年的数据分析采取同样的方法(过程略),结果见表5:
表5 沿海七省2009、2010年科技人力支撑综合评价得分及其排名
由表5可以看出,辽宁省与河北省科技人力支撑排名领先,广东省靠后,这是由于广东省高科技企业较多,高校人才比例相对就偏少,高校对区域的贡献度也就偏低。福建省由靠后的位置上升到了中游水平,这和福建省不断引进人才到高校有直接关系。
(二)科技财力支撑
首先,从R&D占GDP的比重来看(如表6所示),2010年,全国R&D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76%,在所选取的七个省份中江苏省的比重最大,福建和河北省比重最低,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6 沿海七省R&D占GDP的比重(单位:%)
把高校的科技财力数据对应除以区域相对应的科技财力数据,作为高校在科技财力方面对区域的贡献度,计算结果见表7:
表7 沿海七省高校科技财力占区域科技财力的比重
在B1~B12这12个指标中,辽宁省除B9(高校R&D经费来源于政府资金占区域R&D经费来源于政府资金的比重)和B10(高校R&D经费来源于企业资金占区域R&D经费来源于企业资金的比重)排名靠后,其余指标都排在前面,其中B1 (高校R&D经费支出占区域R&D经费支出的比重)、B4(高校R&D实验发展研究经费支出占区域R&D实验发展研究经费支出的比重)、B5(高校R&D日常性支出占区域R&D日常性支出的比重)、B6(高校R&D人员劳务费支出占区域R&D人员劳务费支出的比重)和B12(高校R&D课题投入经费占区域R&D课题投入经费的比重)这五个指标排名第一;河北省只有B11(高校R&D经费来源于国外资金占区域R&D经费来源于国外资金的比重)排在第一位,其余都比较靠后;山东省各项指标排名都比较靠后;江苏省除B9(高校R&D经费来源于政府资金占区域R&D经费来源于政府资金的比重)和B11(高校R&D经费来源于国外资金占区域R&D经费来源于国外资金的比重)外,其余都在前三位,其中B7(高校R&D经费资产性支出占区域R&D经费资产性支出的比重)和B8(高校R&D资产性支出中仪器设备支出占区域R&D资产性支出中仪器设备支出的比重)排名第一;浙江省的所有指标都排在前三位;福建省只有B3(高校R&D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占区域R&D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的比重)和B9(高校R&D经费来源于政府资金占区域R&D经费来源于政府资金的比重)排到了第三位,其余都排在后面,广东省除B9(高校R&D经费来源于政府资金占区域R&D经费来源于政府资金的比重)排到了第二位外其余指标都排在后面。
运用熵权法对以上12个指标进行客观赋权,结果见表8:
表8 科技财力各指标权重(单位:%)
由表8可以看出,除B11在各指标中所占权重最大,B3所占权重最小外,其余各指标所占比重相差不多,大部分指标都在7%以上,说明各个指标在科技财力方面影响因素基本相同,这表明,高校R&D经费来源于国外资金占区域R&D经费来源于国外资金的比重所占相对其他指标在科技财力方面有较大影响,高校R&D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占区域R&D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的比重影响较小。
用权重乘以各相对应标准化后的值可以得出各省份、各指标的相对应得分,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沿海七省科技财力支撑各指标得分
从表中可以看出,福建省B2(高校R&D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区域R&D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的比重)和B1(高校R&D经费来源于企业资金占区域R&D经费来源于企业资金的比重)得分最低,表明福建省高校对基础研究的支出和来源于企业的资金相对沿海其他省份是最低的,因此,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强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拓宽高校的经费来源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将每个省份B1到B12相加,得出科技财力支撑综合得分并将它们排序(见表10),用同样的方法对2009年的数据进行熵权分析(过程略),综合得分和分析结果见表10:
表10 沿海七省2009、2010年科技财力支撑综合评价得分及其排名
从表10可以看出辽宁、浙江、江苏三省连续两年位居前列,山东、福建、广东排名靠后,但福建省2010年比09年排名有所提升。
(三)科技成果支撑
把高校的科技成果数据除以区域相对应的科技成果数据,作为高校对区域的科技成果贡献度,计算结果如表11所呈现:
表11 沿海高校科技成果占区域科技成果的比重
从表11得知,辽宁省C2(高校R&D专利申请数占区域R&D专利申请受理数的比重)、C3(高校R&D发明专利申请数占区域R&D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的比重)、C6(高校出版科技著作数占区域发表科技著作数的比重)比较大,河北省C1(高校R&D项目课题数占区域R&D项目课题数的比重)、C2(高校R&D专利申请数占区域R&D专利申请受理数的比重)、C4(高校R&D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区域R&D有效发明专利数的比重)比较大,浙江省C3(高校R&D发明专利申请数占区域R&D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的比重)、C4(高校R&D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区域R&D有效发明专利数的比重)、C5(高校发表科技论文篇数占区域发表科技论文篇数的比重)比较大,江苏省由于科技总量比较大,高校占区域的比重显得就没那么突出,福建省C1(高校R&D项目课题数占区域R&D项目课题数的比重)和C6(高校出版科技著作数占区域发表科技著作数的比重)比较大,广东省和山东省的各项指标排名都比较靠后。但是由于各指标的权重不一样,因此要运用熵权法对其进行客观赋权,运行结果如表12:
表12 科技成果支撑各指标的权重单位:%
从表12可以看出,C1(高校R&D项目课题数占区域R&D项目课题数的比重)和C2(高校R&D专利申请数占区域R&D专利申请受理数的比重)所占的权重最大,占到了一半以上,说明项目课题数和专利申请数对科技成果之城的影响因素最大,而C4(高校R&D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区域R&D有效发明专利数的比重)有效发明专利数的权重最小,说明他对科技成果支撑的影响因素最小。
用各指标权重乘以各相对应标准化后的值可以得出各省份、各指标的相对应得分,再将它们求和,得出各指标综合得分,并将他们排名,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3 沿海七省科技成果支撑各指标得分及其排名
从表13可以看出,辽宁与河北的各项指标都比较靠前,福建省C5(高校发表科技论文篇数占区域发表科技论文篇数的比重)、C6(高校出版科技著作数占区域发表科技著作数的比重)两项指标均为倒数第二,这表明福建省高校发表科技论文和出版科技著作方面有待加强。
将每个省份C1到C6相加,得出科技成果支撑综合得分并将它们排序(见表14),同样的方法对2009年的数据进行熵权分析(过程略),综合得分和分析结果见表14:
表14 沿海七省2009、2010年科技成果支撑综合评价得分及其排名
由表14可以看出,辽宁、浙江、河北的科技成果支撑连续两年排名领先,福建、广东、山东排名靠后,表明福建省科技成果支撑能力较弱。
四、结论
通过上述科技人力、科技财力和科技成果支撑的综合得分排名,我们可以看出,福建省的排名总体是中下水平,但略有上升的趋势,但是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说明福建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的强弱,因此需要再对二级指标进行客观赋权,进而能够得出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值(详细过程略),得出权重见表15:
表15 二级指标权重表(单位:%)
由表15可以看出,在各个二级指标中,科技成果支撑所占权重最大,科技人力支撑所占权重最小,这表明,科技成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影响因素最大,科技人力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影响因素最小。按照权重我们算出了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综合得分(见表16)。
由表16可以看出,辽宁、浙江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排名靠前,福建、广东较靠后,这是由于广东省高科技企业众多,因此高校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作用相对没那么明显。
而福建不同,福建省本身高科技企业就偏少,高校的作用也不是特别明显,但福建省上升的趋势比较明显。
表16 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综合得分及其排名
[责任编辑:余言]
综上,本文根据三螺旋理论,定量分析了高校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科技人力支撑、科技财力支撑和科技成果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对东部7省份进行实证研究,从研究结果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特别对于福建高校而言,要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采取恰当措施提高福建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能力,为福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注释: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2012年11月8日。
[2]周浩波:《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8第1期。
[3]亨利·埃茨科维茨:《三螺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4]陈和平:《创业型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5]王成军:《基于TH的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3年12月。
[6]萨日娜:《四位一体”建设视阈下的教育方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6月。
[7]赵雷康:《高校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探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责任编辑:石雪梅]
G640
A
1002-3321(2014)02-0050-07
2013-1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螺旋创新视角下创业型大学运行机制及对策研究”(71173040)
陈笃彬,男,福建泉州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邓雪,女,黑龙江农垦人,闽江学院管理学系助教,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