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如阳光般温暖
2014-09-09袁荣斌王媛媛
袁荣斌+王媛媛
楚水小学,处处充满生机:“阳光信箱”“阳光班级”“阳光少年”“阳光教师”“最美小使者”……一个个美丽响亮的名字犹如一轮轮太阳光芒四射,温暖心田。
学校构建了以“蒙以养正,厚德强能”为办学思想,以“立学习礼,尚德求真”为校风,以“勤学好问,善思笃行”为学风的阳光德育理念系统。学校力求用“新视觉、新创意、新画面、新气魄”的校园环境来熏陶和滋养学生的“大德、大志、大行、大才”,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
实施“三大设计”,营造阳光德育氛围
(一)创新阳光理念
阳光的最大特点是公开、公平、公正。阳光德育立意于阳光,同样具有以上三大特征。
第一,阳光德育是公开的德育。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始终遵循公开的原则,在制定校规班约和学生行为细则时,必将通过校园网向全校师生公开。首先拿出征求意见稿,让师生参与讨论、修改,多数人赞成通过后公示张贴,组织学习,做到人人知晓。
第二,阳光德育是公平的德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学生都是未来社会的公民,他们的公平意识会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公平状态。作为小学生,他们感受最直接的就是人格尊严的公平。因此,阳光德育要求师生公平、生生公平,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让老师的关注、老师的爱像阳光一样温暖每个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第三,阳光德育是公正的德育。公正的德育首先要求教师自己“身正”:做人要正派,处事要公正。学校执行规章制度要公正:干部、教师一视同仁,教师、学生一视同仁,任何人不能违反规章制度,任何人不能享有特权。
(二)突出阳光主线
学校通过道德讲堂、少先队活动、阳光信箱、宣传橱窗、墙壁画廊、主题长廊等阵地宣传阳光文化;通过师生捐款、爱心助学等形式筹建“红十字会阳光银行”;开展大课间活动、体育健康主题节为主体的“阳光体育”工程;全面贯彻“阳光德育—在阳光下生活,在自信中成长”的育人理念,变“知识育人”为“文化育人”,实现由物境之美向心境之美的转化。学校紧紧围绕德育工作的核心词—微笑、阳光,核心口号—与学生一起微笑开展工作,效果显著。
(三)评选阳光人物
学校扎实推进阳光人物申报评选制度,制定了楚水小学评先方案,努力营造“成长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教师”的阳光氛围。学校号召全体学生争做“阳光少年”,教师争当“阳光教师”“阳光班主任”,所有班集体争创“阳光班级”,实现创先争优与阳光德育的有机整合。每学期,学校都会在各个班级中评选出25%的“阳光少年”。目前,学校正在进行“十佳阳光教师”暨“年度人物”的评选,其推荐词是这样写的:同学们,这一年在教你们的老师中,哪位老师每天的脸上都带着微笑?哪位老师总能积极、热情、耐心地面对你们?哪位老师最能发现同学们身上的闪光点,给大家带来鼓舞人心的力量……请为你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投上神圣的一票吧!
抓住“四个关键”,开展阳光德育活动
(一)行为养成,关键是让每一个班级都有序
1. 推进岗位实践。学校力争让每位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岗位及责任,学生“岗位实践”的评价与“阳光表情积攒”活动、“阳光班级”评选结合。每月各班根据当月“岗位观察”的情况,评选出每月的“岗位明星”“岗位新秀”。
2. 坚持习惯养成。学校积极推行“班级日常评比”“学科成长记录”,让常规管理成为每一位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学校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各班“班级日常评比”“学科成长记录”的开展情况,并作为期末师德考核的评价参考。
(二)赞赏学生,关键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微笑
1. 开启“阳光信箱”。学校在校门口设立了“阳光信箱”,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老师表扬学生、老师表扬班级,每一位师生都可以将表扬信投于信箱中。每周五中午,德育处会从信箱中取出这一周的表扬信,根据这一周的表扬信内容,确定下周一升旗仪式中的“行政点评”内容,对表扬信上涉及的学生一一进行现场表扬。
2. 积攒“阳光表情”。校长室、德育处精心设计了楚水小学“阳光表情”成长卡。每位学生在开学初就会拿到一份“阳光表情卡”,全校所有老师都有权利和义务在每位学生的“阳光表情卡”上敲上、,以此来评价学生在礼仪、纪律、就餐、卫生、岗位实践、各类活动以及学科表现等方面的表现。“三好学生”、“阳光少年”等所有校级以上学生评选活动,“阳光表情卡”上的笑脸数都将是重要的评选依据。
(三)凝心聚力,关键是让每一个活动有意义
1. “阳光画像”活动。教师节前一天,学校要求各班老师布置学生一个作业—为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画一张像,让学生在教师节那天亲手送到老师手中,并对老师说声:“老师,您好!”这份平常却不凡的礼物,是为了让每个孩子知道,对于老师来说,比鲜花与巧克力更珍贵的是什么,也以此提醒我们自己—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才是最大的幸福!
2. “感恩日历”接力活动。“感恩日历”接力活动是学校一直以来的传统德育项目。学校特地印制了彩色的感恩月历,让孩子们日行一善,并用手中的笔描画自己的感恩日历,在行动中学会感恩。
3. “阳光班级”评选。学校校长室、德育处每月将文明礼仪、卫生工作、两操活动、就餐、路队等各项评比情况,晨会、少先队活动课、思品课等德育课程实施情况,班级文化环境布置的更新情况进行综合,评选出月度“阳光班级”。学期“阳光班级”评选由各班先自行打分,然后由学校各管理处室进行评分。
4. “阳光教师”评选。学校将通过班级、年级、校级的层层投票,选出楚水小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位“阳光教师”。从维护班级荣誉感开始,从开展优质班级活动开始,不断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努力成为孩子们心中最阳光的老师。
(四)课程研发,关键是让每一位班主任更专业
1. “名人故事”激励前行。利用晨会时间宣讲,每周两次。一次由班级科任老师讲,一次由班级学生讲。老师所选择的是与本学科相关的名人故事,学生所讲的是学校名人大道上的名人故事。
2. 家校携手,呵护成长。学校以“帮助家长走向阳光,引领家长开展阳光家教”为目标,为家长举行专题阳光家教讲座,举办父母成长班,开拓家长成长的新途径。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发了“阳光教育校本网站”,搭建阳光教育的新平台和家校联系的新窗口。
3. 参与探索研究,提升德育素养。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上好班队课”专题培训,举办“杏坛论语”讲堂,请各位班主任上台交流班级建设经验、成绩和不足,让老师们在别人的经验中学习,在自己的反思中成长。同时,学校还组织每月一次的中队辅导员专题培训,对中队辅导员进行“入队十知道”“队歌手势”“少先队基本礼仪”“少先队基本知识”“少先队活动课程”等项目的培训,有效提高了老师们的专业能力,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规范化、持续化发展。
突出“三大落实”,形成阳光德育特色
(一)落实班级文化建设,凸显阳光班级个性风采
目前,全校33个班,班班有自己的特色班名、班风、班徽、班歌,每个班彰显学生个性与特长。各班班级文化建设有特色、有创意,突出了个性化、人文化、艺术化。本学期,中、高年级还开设了“班级道德讲堂”,组织学生学习在“学雷锋”“我身边的美德少年”“日行一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百万少年争戴四好少年奖章”“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主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并以“学生讲身边的事,学生讲自己的事”为主要形式,用他们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学生,从而滋养他们的德性,塑造他们的灵魂,健全他们的人格。
(二)落实国学教育特色,深化阳光德育内涵
学校为一至六年级学生精心编写了《诵读经典 亲近国学》校本特色教材。近年来,各班都在开展“争国学雏鹰奖章,创国学特色班级”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国学小达人”和“国学特色班级”。学校还利用国学知识来营造校园文化,开设了“国学文化长廊”,设立了以国学大师命名的路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学教育环境,让学生身在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
(三)落实全员管理网络,拓宽阳光德育路径
一是教师参与全员育德,二是学生参与自主管理,三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2011年以来,学校连续开展了“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要求教师每月重点家访2~3位学生,做到“三送”,送真诚、送鼓励、送方法。“送真诚”即要求全体教师献出一份爱心,让家长和孩子都能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一片真诚;“送鼓励”即要求全体教师在家访的过程中一定要鼓励为主、赏识为主、表扬为主,放大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肯定家庭教育的成功之处;“送方法”即指导家长有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给予一定的方法引导和启迪,让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在家长的头脑中生根开花。
如今的楚水小学校园,充满着阳光的气息,展现着和谐的画面,光明、爱心、温暖、智慧正滋养着孩子们茁壮成长。■
【袁荣斌,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王媛媛,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小学德育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