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忠孝文化的道德价值
2014-09-08刘春艳
☉刘春艳
传统忠孝文化的道德价值
☉刘春艳
·修身养性·
在古代中国,道德学说是各种观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在政治上体现为特别重视道德感化,尤其是对身教的重视,强调尊者、长者、领导者要特别注重身教,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治”传统的要旨,是“治者”作为道德表率和示范来体现教育感化的力量。
中国道德文化在古代军事将领身上也有体现,他们的责任意识、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战国大军事家吴起爱兵如子,为士卒吸脓血,战场上士卒“乐为其死”;三国时,曹操的战马践踏麦田,违犯了军纪,他主动“割发自刑”等等。总之,在古代中国,道德的威力、榜样的力量始终被推崇和看重。
人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履行自己那份伦理道德义务,如忠、孝、顺、悌等等,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色彩,构成了社会的“和谐”。这里主要讲一下忠和孝。“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为人们维护正义和忠于国家、民族的精神力量,像坚贞不屈的苏武、尽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他们为国家民族立德立功、彪炳千秋,“忠”已远远超出了忠君的范畴。几千年来,这种道德文化一直激励着人们,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为国家民族奋斗献身的精神力量。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伦理道德的一个鲜明特点。一个人孝与否被作为考量其德行的重要标准,古往今来没有人会对一个不孝之子有任何认同,所谓“百善孝为先”深刻体现了孝道文化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所以,尊老爱幼、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不仅是古代社会也是今天我们所大力提倡和尊崇的美德,“孝”成为中华民族为人立命的黄金法则。
对于军人来讲,常常遇到忠孝难两全的矛盾。当忠孝两者冲突的时候应当作怎样的选择呢?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价值观是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国家、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召唤、保卫国家是第一位的选择。中华民族是富有责任感、义务感的民族,强调一个人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见利忘义、自私自利被认为是不道德和低贱的。极富责任感的道德价值取向使得参与政治的士大夫们认为他们“任重道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同时,也培养了一种博大精深的忧患意识。中国古代的许多格言都反映了这一精神,如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末清初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中国道德文化要求社会成员履行自己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由此,每个人都要注重道德修养,保持气节操守。《大学》中有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道德文化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要以修身为本。孟子曰:“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独善其身”就是坚守节操之意,这自古就被看作是难能可贵的高尚行为品格。孔子的“富贵于我如浮云”,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都是强调在物欲、权势、贫困面前所应具有的品格:自尊、自重、自强。这在经济社会发展、价值文化多元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正面的意义。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内涵即对道德教化的重视,依靠道德的力量治理国家,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修养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我国古代“德”的优秀成分,要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创新发展优良道德传统,推进道德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抚顺一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