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心理效应?助力中职政治课堂教学

2014-09-05王国萍

职业·中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职政治心理效应课堂教学

王国萍

摘 要: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中职政治教师正确地了解、认识和掌握一些心理效应,对提高政治课堂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效应 中职政治 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升每一位学生的生命价值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中,巧妙融合心理效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心灵共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几年来,笔者尝试将心理效应应用到中职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效果不错。

一、注重首因效应,激发学习兴趣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初次认识或接触某一事物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事物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且持续的时间也长。近代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就曾经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中职政治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应重视首因效应。

1.对教师而言,要上好第一节课

教师要了解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入学初,学生对学校、教师等都是好奇而又迷茫的。上第一节课时,大家都抱着这样的心理:看看这位老师怎样?老师到底怎样上这门课?期待着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同时得到上课的乐趣。如果老师这节课处理得不好,会让学生失望,同时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对老师产生距离感。

教师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应做好充分准备,对衣着、语音高低、情感起伏、教学内容选取等都要精心策划,给学生留下一个学识渊博、为人和蔼、态度亲切、上课生动有激情的政治老师形象。实践证明,上好第一堂课,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就能大大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仅能赢得学生的敬佩,而且能“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2.对课堂教学而言,要重视每堂课的导入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每堂政治新课的导入环节应该给学生好的“第一印象”。教师在设计导入方式时,要精心设计几种方案,采用最能营造强烈求知情境的方式,只有丰富多彩,新颖猎奇的活动菜单才能使学生“胃口”大开,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后续学习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例如:笔者在讲“安全意识指导”时,用歌曲《祝你平安》导入;用我国历史上四大美人的缺陷导入“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讲述有关外汇的经济知识时,用“日美为何紧逼人民币升值”的时事为背景导入,使学生深刻理解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等等。这些导入都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力戒超限效应,适度“留白”,留出精彩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或时间过长,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当事物过度的时候,最适意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意的东西。”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力戒“超限效应”,适度“留白”。

1.教学时间要“留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堂课的有效注意仅有20分钟左右,学生在一节课内,脑力工作节律是起伏变化的,有“兴奋波峰”,也有“疲劳低谷”。如果我们不顾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老是“满堂灌”,45分钟都用来讲授知识点,那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政治课堂教学必须有动有静、有张有弛、开合有度,富于节奏感。政治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就“时间”要素而言,也必须给学生留下几段“空白”,留下“驰骋”的空间。

2.教学内容要“留白”

教育学家斯莫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停顿,给学生知识上的“空白”,当学生发现从教师所讲和现成教材上得不到所缺少的知识时,那块“空白”就会吸引他们。教师要用心发掘教材中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空白,让学生填补空白,让学生敢于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启发思维的问题深度要难易适中,节奏快慢要得宜,掌握好运用的“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超限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公民民事行为能力”时,笔者提问:“一位9周岁男孩独自用自己的5000元压岁钱给妈妈买金项链,此行为有法律效力吗?为什么?”问题提出后,课堂像炸开了锅,持不同意见的学生甚至开始争执起来,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是什么,这样通过思考、争执获得的知识远比直接传授的效果要更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3.教学方式要“留白”

千篇一律、因循守旧导致产生“超限效应”。同样看似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施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法同呆板不变的老套数相比,取得的教学效果完全不一样。教师不是教学的专职“导演”,排练什么,学生就得跟着完成什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笔者在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时,对于较熟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使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于“一般违法行为”主要使用了案例分析法,都收到了较好的课堂

效果。

三、活用期待效应,拓展学生憧憬通道

“期待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予以验证并提出。1968年,他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儿童发展可能性的“发展测验”,并以赞赏的态度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的老师,使老师从内心认同这些学生的发展潜力。8个月后,这批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罗森塔尔认为,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这些“优秀”的学生,有了很高的期望,教师有这种期望并表现在行为和态度上,学生感受到了,于是学习进步了。endprint

这个心理效应告诉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寄予期望,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巨大潜能,给予学生更多欣赏、赞许的目光,学生就会有所发展,爆发出应有甚至超常的综合潜能。中职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过程,“情”对教学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如果师生之间心意相通,便较容易完成教学目标;但如果师生情感交流发生阻碍,那么知识的交流也必会受影响。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期待效应”,将爱和期待传递给学生,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

1.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和肯定

陶行知先生曾向教师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都有成长进步、积极向上的愿望。教师最该头痛的其实不是为什么学生的成绩总是提高不了,而是应该自责,我为什么发现不了学生的其他优点。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一种宽容、积极的心态对待学生,允许学生迟疑,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允许学生有一个消化的过程。我们知道,学生都有向师性,他们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信任和肯定,总希望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令人喜欢的、优越的、能干的人,教师适时的鼓励和赞赏,甚至批评,都可对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可产生明显而持久的作用。笔者曾经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位男生,被冠以所谓的“差生”之名,班主任多次批评教育没办法后,建议在课堂上把这男孩晾着。一次偶然的机会,政治课上需要排演一个5分钟的相声,当时我就想到了这位男生可以去试试,一句话:老师相信你能行。男孩终于答应上去试试。在台上,该男生幽默的言语、生动的表情、娴熟的演技让台下的学生刮目相看,事后,笔者也大大表扬了他。从此以后,笔者明显感觉这位男生对政治课越来越感兴趣,各方面表现也越来越好。

2.及时传达期望,同时注意表达的方式和技巧

教师形成期望后,还要及时把期望传达给学生,但期望的传达不是随意的,而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和表达的技巧。例如:一位学生平时成绩不错,但在连续两次测验中成绩都较差,这位学生的情绪就会低落,会担心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如果老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心情,及时跟他谈话,告诉他“老师相信你,不要灰心”,课堂中也给予他更多的眼神交流与微笑,同时帮助这位学生分析考试没有考好的原因,相信老师的鼓励和期望,以及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一定会使这位学生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但如果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位学生的低落状态,或者注意到了但没有帮助他,没有表示鼓励与期望,甚至表现出了对这位学生的失望,那或许会使这位学生一蹶不振,成绩更加下滑。

总之,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自觉、合理地运用心理效应,使之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叶小媚.中国师德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孙明霞.怎样当个好老师[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政治心理效应课堂教学
新时期中职政治教学的创新策略
新课改下中职政治创新教育的原则与对策研究
让政治课紧扣“心”弦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化解作文教学窘境
教育教学工作中常见心理效应的再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浅谈中职政治教学的心得体会
谈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政治课教学模式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