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冰川
2014-09-05乐之
乐之
《中国冰川图鉴》
著者:刘时银 蒲健辰 邓晓峰
苏 珍 赵井东 何君诚
出版者: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5月第1版
定价:158.00元
冰川消融,并非新知;但是把中国冰川消融的照片客观呈现,这是最新的一次,或许也是截至目前最全的一次。
中国人说眼见为实,那我们就来眼见一下,当然借助的是科学家的镜头。
刘时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与另外5位科学家一起,将中国历年来冰川考察活动的照片展现在读者眼前,这就是《中国冰川图鉴》,当然贡献照片的还不止于这6位。
是的,照片的价值对本书而言是第一位的,“文字朴实,照片珍贵”本书的责任编辑对笔者说道。
与198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冰川(画册)》相比,本书同样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发行,不同的是,前者涵盖的是1958—1980年的冰川变化,而后者在此基础上还覆盖了此后的年代。
由于冰川消融加速,这30多年对冰川容颜的改变是不能被忽视的。也因为拍照技术显而易见的长足发展,这30多年的时间更应该被记录——在本书中,我们可以一眼分辨出新旧照片,“由于时间跨度很长,所以没法统一全书的照片质量,老照片的噪点问题还是难以避免。”责任编辑说道。
但是因技术原因而产生的遗憾并不能掩盖本书的价值。就像本书前言中所言:“自1980年以来,我国冰川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一系列冰芯钻探、定位与半定位冰川检测、空白地区的野外考察等活动,拓展了我们对中国冰川的认识水平……本书让广大读者直观地了解中国冰川资源及其近期变化。”用责任编辑的话来说,“本书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的冰川”。
通过《中国冰川图鉴》,我们可以看到天山山系冰川的退缩,祁连山山系冰川自1990年代的加速退缩,昆仑山山系冰川的缓慢退缩,唐古拉山山系冰川自1994年以来的退缩,喜马拉雅山山系冰川的退缩……我们会发现1990年代这个转折点,大部分的中国冰川都是从那时期开始加速退缩,那时期中国或者世界冰川究竟发生了什么?
冰川消融,是地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之一。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定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冰川和冰原融化的速度可能超过专家先前的预测。2006年,冰川学家和古气候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指出:衡量未来冰川消失的尺度将不再是千年,而是百年,甚至是十年。“脆弱的冰冻圈结构,各个环节都是相互制约的,也都是非常敏感的。”刘时银说,一种地理形态的变化,很容易引起其他地理形态的相应变化。
除了地理形态的变化,冰川消融当然还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在对取出的冰芯进行分析研究后,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在广袤的极端冰冷世界里,存在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微生物。“我们收集和培养出来的细菌有一百多株。青藏高原冰川里的种类是比较多的,比南极更为丰富。”科学家说,“冰川中存在人类并不了解的未知病毒。温度升高以后,微生物有些可以复苏,并不能排除变异的可能。”一些科学家认为,明天就发生一场灾难也并非不可能,因为人类对一些远古病毒的内部特性知之甚少。
好吧,也许你会觉得地球变暖之类是某些环保机构的说辞,而其目的或许是不足为人道的,但是在大自然面前,笔者宁愿选择敬畏,保护大自然与发展经济相比,对人类而言,或许前者更为本质。这也正是本刊从财经书堆中抬头看到本书的原因所在,并且一定不止这一次,我们以后将会介绍更多种类的书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