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跨文化教学的具体可操作性和可测试性探析
2014-09-05巩婕
巩婕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包括德语在内所有外语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但据笔者观察,对这种能力的强调虽然很多,但这种能力如何培养,到目前为止既没有框架、目标,也没有测试手段。笔者分析,跨文化能力要分为基本的跨文化知识传授和跨文化素质养成两个阶段;而在德语教学阶段,笔者认为只有前者可以实现,后者只能在长期的实践中养成。对于跨文化知识传授,笔者提出了自己在教材编写和框架制定方面的浅见。
关键词:德语;跨文化教学;跨文化能力;跨文化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126-02
在各种外语学习的指导性文件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是固定内容。2006年,《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将“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原则”之一[1]。《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在第一部分即“教学性质和目标”中就指出:“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其积极参加中德交流的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2]。2011年10月,教指委外语指委会德语组将“跨文化能力的内涵与培养”作为其当年年会的主题,详加讨论。2013年8月召开的“大学德语教学与测试工作会议”上,也将“大学德语课堂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作为主题。除了以上种种,还有很多的文件和事实都说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着中国的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加强,外语学习者和外语工作者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可以说是一项根本要求,其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一方面是外语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度重视和一再强调,另一方面,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却面临着一些一直没有得到解答的问题和疑惑。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问题及疑惑进行总结和讨论。湘潭大学的于陆老师在论文《“跨文化能力”在高校德语专业的研究状况与培养实践》中,提到了目前德语跨文化教学的困难。他认为,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仍然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主要处于“预热”期,缺少自己本土理论,特别是适合中国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3]笔者赞同于老师的看法。而且,笔者认为,中国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要想发展出一个合理的“培养模式”,还要克服以下难题: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准则的细化
1.跨文化内容的突显——“是”或“否”的问题。在外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外语学习中凡是文化的内容,就都是跨文化的内容。所谓的“跨文化视角”,是相对于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绝对主义来谈的,即前者否定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后者则对文化进行优劣之分,而跨文化视角则是在强调文化的无优劣和可交流基础上,尽可能地去理解异文化。尤其是在外语教学中,一切以目标国为准则的想法、做法早已过时。现在没有哪种外语教学不是在双方文化的开放、交流语境中进行的。在新的时代,“跨文化视角”因受到的广泛认同和接受,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中和教材设计中自然而然的特性和原则。可以说,现在的外语教学、教材和教学资料,基本上都是具有“跨文化视角”的①。外语教学和教材设计的难点并不在于是否具有“跨文化视角”,而在于对“跨文化教学”的界定和把握。如果某一套教材被认为是具有“跨文化视角”的,那么学生学完这套教材是否就具有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清楚“跨文化视角”作为教学原则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结果二者的区别。原则的体现可以不定出具体而细化的步骤要求,但对于教学的结果,如此模糊处理似不合适。放眼看去,现代的德语学习教材都会强调自己的“跨文化视角”。仔细审视内容,跨文化并没有作为专题进行培养或讲解。在大部分教材中,也没有对相关背景文化的介绍。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批评教材没有落实跨文化原则,而是要讨论:教材中的跨文化内涵该如何突显?是否有必要使之突显?我们先来探讨第二个问题。如前所述,德语教学的纲领文件将“跨文化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原则甚或教学目标,这样看来,是应该让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显性地而不是隐性地存在于教学之中的。近年来有大量的研究工作也以跨文化教学的实施为主题,其前提必须是“显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如果跨文化内容依旧隐性地存在于德语教学之中,则以上纲领中的种种强调都没有得到可追溯、可实证的落实。有一些教师或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已经开始为跨文化内容设置了专题。《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中附上了一张“跨文化能力表”,列举了跨文化中德交际中的“一般内容”和“专题内容”。北京外国语大学有专门的跨文化交际实践课,让中德学生以项目教学的形式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些做法,无疑都是在突显外语教学的跨文化维度。但在一般的、日常的德语教学中,尤其是大学德语教学中,组织中德双方的实际交流是很少见的。如此,跨文化交际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是否应该让“跨文化交际”成为自成一体的内容,并使之有体系地出现在教学和教材中?如果我们选择“是”,那么如何才能整理出体系并使之体现在教学和教材中?如何保证其全面性和权威性?
2.如果跨文化教学继续“隐性”存在。这看似一个不好的选择,但跨文化内容的体系化是一件复杂的事,而且,目前并没有权威的、能被普遍认可的“跨文化能力”的具体内容列表。此外,如果使“跨文化交际”独立出来成为一门课程或一项技能,也是有风险的:学生如果学完了课程并成绩合格,是否能说明学生在很高程度上具有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内容的选择会不会流于一些“成见”?同样需要思考的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有可能、有必要进行测试?如果我们从文化理解、文化性格养成等等较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外语类学生的跨文化培养,将跨文化能力培养脱离开具体的知识传授,而放置在“育人”这一语境下去考量,则这是一项不能,也不需加以测试的能力或素质。但如果我们将跨文化学习作为外语学习的要素之一,相对地、具体地来要求之,将它看作语言知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来看待,则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可测的。总而言之,尽管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一项素质,其在教学中的体系化、标准化培养有风险,但总比目前这样无处不在又抟之不得的情况要好一些。而且,为了避免风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测试可以分层、分步地进行,下面详述。endprint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的不同层面
前面说过,现代的德语教材都是具有跨文化视角的。学生学完一套教材,不能说他们具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只能说他们对德语国家文化有了一些了解。跨文化能力不是一个是或否的问题,而是一个存在程度的问题。这些了解的程度,是完全取决于他们所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取决于教师本身的跨文化素养和传授能力的。既然学习本身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那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必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要“显性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对这种发展过程的逐步把握也是必须的。于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可测性也只能限定在一定水平、一定层面上。跨文化交际知识体现在语言学习内容中,是从打招呼说再见之类的日常用语开始的。学生在学习时,教师会在必要的时候提醒学生交际中的注意事项和禁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已经从此开始,虽然远不限于此。这个阶段,学生学到的是“知其然”,明白哪些话可以说,哪种行为是礼貌的,哪种话题是不能谈论的,哪些话题是德语国家人们爱谈的,某种交际活动上有哪些言行方式等等。到了高年级,学生接触到的德语资料已经涵盖了德国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会在学习中了解到德国文化特性的“所以然”,即影响日常行为文化、造成现今德语文化特色的各方面渊源等。这个对“所以然”的了解,还将在他们以后的深造或工作中继续。笔者认为,如果将跨文化交际培养放在相对的、有限的、知识传授的范围内去考量,则至少上面说的“知其然”阶段是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强调并进行标准化培养和测试的。这是因为,“知其然”往往体现在有表现、可操作的举止和说话方式中,而“所以然”则体现在思维深度和对德语国家文化底蕴的深层了解上。前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性的。前者可以说是知识,后者是素质。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个人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至少一些日常的跨文化内容可以列出来,成为教学中必须覆盖、必须测试的环节。应该说这些内容在现有的教材中已经体现得很多了,但据笔者观察,还需要一个更为全面的主题列表供教学者和教材编写者参考;另外,还需强调德语文化所特有的日常生活特色、德语国家特有的言语行为方式、某种用语的交际目的及回答技巧等。结合上面所做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初级教学阶段和高级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和考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比较可行的做法。具体来说,可以考虑在初级阶段将跨文化教学作为教学中的一个模块来处理。例如,作为精读课的一个模块,以场景对话的形式来训练。现在课堂上进行的日常会话训练中,笔者认为只需再加入一些强调和对双方文化区别、冲突的体现即可。在具体的授课中,如果一节会话课有5项任务,则可以将其中一项任务用来处理这种特意加强了跨文化视角的场景。如果纲领的制定者能够综合中外专家的意见,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内容范围列表,则教材的编写也可以从中受益。在教材中,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训练内容可以是某一课的专门模块,也可以以背景知识介绍的形式来传授。在测试环节,也需安排相应的笔试题量或口试题量。这些训练方法肯定已经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实践了,但目前还是缺少必要性、普遍性和全面性。
到了高年级阶段,很多德语专业课堂已经没有固定的教材,而以讨论课或项目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因为所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这样的形式对于跨文化能力的训练是更加有利的,但笔者认为到了这个阶段就无法再有标准化的跨文化能力教学和测试,而是各校根据自己的学科培养重点自行设计训练内容。所以,笔者认为,作为学习内容的跨文化知识专门教学与测试,只能在基础教学阶段(德语本科专业四级水平以内)进行。
笔者常听到德国友人感慨,德国的日常文化生活(Alltagskultur)与中国的差别很大。而我们在学校中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已经老化,看似是跨文化交际内容,却不具备实用性。或者刻意强调二者之间的区别,制造一些戏剧性的场景。这样导致的结果,一是会给学生造成一些成见,认为“德国人就是如何如何”,二是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仍然所知甚少。有时候,我们作为非母语人士,对一些跨文化内容不是很敏感,会忽略过去。
总之,简单的跨文化知识的传授与跨文化能力素质的培养,是一件事情的两个不同阶段。笔者认为只有前者可以在学习德语的阶段被加入教学内容并进行测试。在此之前,需要德语教学界专家详加讨论和研究,列出可以有意识加入课堂语言知识传授环节的跨文化知识内容,并研究这些知识如何在教材、课堂和测试中得以体现及把握。如果不进行这样具体的落实工作,跨文化能力培养则有可能仍停留在操作性较低的状态中,不断地被讨论,被强调,却不能被具体化。
注释:
①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回想改革开放之前的德语教材,其特点就是用德语讲中国的事情,例如“学雷锋”等内容。也可以回忆改革开放之初,外语教学在“崇洋”的时代背景下,对目标国文化有不加分辨的推崇。这两种做法都不是“跨文化视角”。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大学德语课程教学要求[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于陆.“跨文化能力”在高校德语专业的研究状况与培养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