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桥梁工程》教材建设有感

2014-09-05谢石连潘红霞付奕张弘葛敏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5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桥梁工程教材

谢石连+潘红霞+付奕+张弘+葛敏敏

摘要:高职高专《桥梁工程》教材有的存在缺陷,基于问题从现状分析出发,研究问题,采取改建措施,指导优化教材编写,新编高职高专《桥梁工程》教材在知识点、结构编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诸方面都进行了改进。

关键词:建设;教材;桥梁工程;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100-02

一本好的教材,言简意赅,引人入胜,学生愿学,教师易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决定了教育的走向,部分高职高专的教材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部分高职高专《桥梁工程》的教材亦然。《桥梁工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公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旨在培养桥梁工程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型、实践型、应用型人才。诚然,编一本适于高职高专教育的《桥梁工程》教材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以编写好《桥梁工程》教材为目的,从现状分析出发,据现状弊端,研究问题,采取改建措施,指导优化教材编写,教材已出版,感觉尚可。

一、缘由

1.现有教材情况。目前,《桥梁工程》教材版本甚多,侧重点各异,用于高职高专教学用教材或多或少总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桥梁工程》本科教材较多,有的高职高专《桥梁工程》采用本科教材,但本科教材偏难、理论偏深,沿袭的是学科型教学体系,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中心,重理论而轻应用,重公式、定理的推导论证而轻工程能力的培养,理论学时太多,实践性环节不足,缺乏应有的沟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显然也不能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高职高专取用效果不佳;《桥梁工程》高职高专教材亦不少,但大多高职高专《桥梁工程》教材“拔高”现象普遍,理论过深,公式推导烦琐,计算较多,高职高专学生数理基础较差较难适应,难以学通;有的高职高专《桥梁工程》部分内容过时,或内容不符,实践偏简,桥梁构造部分偏简,而高职高专分配去向是生产第一线,施工生产第一线需要大量技术型、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施工管理工作,配套教材与之有偏差。综上所述,因此有必要进行教材方面的改革与建设。

2.现有生源情况。近年来录取的高职高专学生高考分数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数理基础较薄弱,对理论学习的理解能力差、接受能力弱。基于当前高职高专的生源质量,为了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必须对《桥梁工程》教材有一个新的合理的定位,达到因材施教,体现高职高专特色。另外,本教材争取在编写内容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因此,亦必须编写与之相应配套的《桥梁工程》教材。

3.高职高专教学情况,《桥梁工程》教材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然而,现在高职高专教学根据现有教材往往忽视基本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显然,编写与高职高专配套的教材即显得尤为重要。

4.市场需求情况,随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桥梁工程》发展迅速,技术结构也有新的变化,桥梁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所需人才也有新的分异,高职高专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生产第一线,主要是从事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等工作。原有的教材内容与目前的职业结构结合较差,工程应用较薄弱,不能突出专业人才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5.《桥梁工程》发展情况。①结构调整,岗位变化,桥梁工程科技施工的迅猛发展,带来职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职高专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显然,高职高专《桥梁工程》的教材亦应与时俱进,作相应变化。②体系理念,目前高职高专《桥梁工程》教材所依据的体系理念,大部分脱胎于本科教材体系理念,高职高专适于自己的《桥梁工程》教材理论正在逐步形成完善。因此必须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创建新的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桥梁工程》教材。③技术本身,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桥梁建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且发展迅猛,可以预料桥梁建设必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建设高潮,这对桥梁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诚然,高职高专《桥梁工程》教材的建设必须适应形势的需要,反映科技新成就,体现高职高专《桥梁工程》教材特色。

二、改进

针对原有《桥梁工程》的缺陷,新编高职高专《桥梁工程》教材在知识点、结构编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诸方面进行了改进。

1.知识点。随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桥梁工程发展迅速,资料浩瀚,作为高职高专的初学者不宜包罗万象,因此本教材选用那些成熟的理论与典型的经验,使内容体现少而精,精选内容,又不违背大纲。本教材重点介绍简支梁桥的计算,对于其他体系桥梁的内力计算均不作介绍。桥梁施工由桥涵施工技术教材详述,考虑本教材连贯系统性桥梁施工亦作了介绍,具体教学时,可酌情处理。本教材分总论,梁式桥,拱桥,桥梁墩台,悬索桥和斜拉桥,涵洞,旧桥加固,桥梁施工图识读,桥梁施工等九章,共27个项目。

2.结构特点。本教材有27个项目,每一项目都是先简述本项目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及学习指导,然后详述项目内容,最后安排有项目小结及形式多样的思考题与习题对本知识点进行巩固,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数理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学习,总之,便于教师教学,利于学生学习,利于知识的巩固。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当前市场发展、生源情况、行业结构、教材弊端、职业特点诸多方面的原因,本《桥梁工程》教材内容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度,针对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参照国家现行规范规程、现行行业标准等,针对高职高专注重实践、注重应用的特点,针对道桥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的特点,以掌握概念、掌握桥梁的基本设计理论与桥涵的构造、强化应用为重点,侧重桥涵构造的分析介绍,侧重结论的定性分析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等。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应用性内容体系,重点加强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编写时力求语言通顺,文字简练,讲清基本概念,简化公式推导,注重实用。endprint

4.消除重复,融合贯通。部分原《桥梁工程》教材部分内容重复,对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衔接考虑不够,教材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较差,新材料、新结构、新理论介绍较少。本教材对《桥梁工程》的内容进行了优化,避免了一些内容的重复出现;减少了教材中一些复杂的公式推导;增加了一些必要的、相关的新知识。

三、成效

本《桥梁工程》教材专为高职高专教育编写,在如下诸方面感觉有成效。

1.内容整合,结构合理。本教材对桥梁工程的内容进行了整合,使桥梁工程的知识结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体现知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增强了针对性,使教材的目的性明确,教材力求反映高职高专的职业特点,以利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桥梁工程》是专业课,根据《桥梁工程》教材的性质和基本要求,按照人类的认识规律,将桥梁工程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重组《桥梁工程》教材体系,精选《桥梁工程》教材内容,实现相关内容的相互贯通,相互渗透,使其更具合理性和系统性。另外,当前高职高专侧重实践,室内理论学时较少,本相应的配套教材篇幅作了精简、优化。在认真分析桥梁工程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按有利于学生掌握《桥梁工程》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有利于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出发,编写了本教材。

2.基于特点,定位教材。高职高专教育《桥梁工程》教材目标具有直接性和职业定向性,其教材与职业的对应性强,加强了岗位工作能力的训练。本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和应用的方法,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以生产和服务为需要。

3.缩短理论学时,加强实训环节。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层次的技术型、技能型的应用性人才。作为高职高专教材应突出自身特点,轻理论推导,重实际应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本教材的章节安排、字里行间力求反映高职高专特点,精简、缩短了理论学时,优化、加强了实践性环节。

四、特色

教材已出版,感觉在如下方面做得较好,有些特色。

1.结构编排特点新颖,系统上进行调整优化组合,各项目都按知识点、重点、难点、学习指导、项目内容详述、项目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等组成,举一反三,反复例证,有利于教师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便于学习巩固。

2.内容上吐故纳新有新意,教材理论部分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应用性教材内容体系,重点加强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内容应围绕以掌握概念为基础、以强化应用为重点、以结构构造分析为手段的中心内容展开,引入联系工程实际和有特色的例题、习题和思考题,从而加强知识的相关性和科学性,使学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适于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内容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关注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使学生上手快、适应性强。

3.精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篇幅有删减、有增补,更利于教师教学,更适于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精讲基本概念,即桥梁工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详述、精讲;删繁就简,去旧增新,即减少了教材中不必要的、烦琐的公式推导和一些重复性较大的内容;同时增加了一些必要的、相关的新知识,选用的例题和习题注意实用性和趣味性,选取与当前工程实际联系密切的习题;本教材突出重点,优化顺序,精选内容,减少了课内学时的内容。

4.本教材配有PPT电子教案及思考题与习题答案,便于教学,利于学习。教材业已出版,感慨良多,虽绞尽脑汁、下大力气,力求完善,但终因水平所限、编写匆忙等诸多原因,仍难遂心如愿、仍感不是十分满意。瑕疵之处不少,诸如:虽反复精简内容,但教材篇幅还是过长;实践与理论的比例,虽多次反复调整,仍不是十分满意,如此等等,尚需努力,使其臻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宝春,上官萍.福建省桥梁工程精品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教材编写[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2):52-56.

[2]项海帆.改革工程教育培育创新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1-5.

[3]林玉森,信丽华.桥梁工程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J].新校园,2010,(12):15-16.

[4]石雪飞,阮欣,涂雪.桥梁工程多媒体教材的研究与开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81-83.

[5]王俊,罗韧.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A].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11):245-247.

[6]上官萍.桥梁工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z1):20-2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

[8]宋元林.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9]谢石连.高职教育立德树人之浅见《新时期人才培养与实践》[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桥梁工程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基于MicroStation的桥梁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应用
桥梁工程中钻孔桩施工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