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探究

2014-09-05柳付全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5期
关键词:应用方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

柳付全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与实施,使得我国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出现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思想融入到当代教师的头脑当中,更多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学科教学当中。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讲,加强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高中历史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新的血液的注入,引导历史教学向更正确的方向发展。历史学习内容的广泛性使得发散性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尤为重要。加强发散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因此,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的应用探究为题,对发散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发散式教学;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052-02

发散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法,是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出发,以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为基本,从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而出发的一种教学方法。发散式教学实施的基础是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肯定与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当中,高中历史教师面临着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机不明与学习方法不科学等多种问题,这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成效的提高都有负面影响。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高中历史学科发展与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加强发散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社会与学生的共同需求。

一、重视历史教学中求异精神的培养

发散式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个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发散式教学方法,就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分析历史问题。这就要求当代历史教师要将求异精神作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培养目标。首先,教师要提高学生求异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具有求异的勇气,逐渐具有求异的意识。教师可以利用一个值得讨论与研究的话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扩展与发散,使学生投入到思考当中,不断进行问题的剖析。对于学生不同的观点,教师要适当给予肯定,使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成就感。其次,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当中要为学生创造建立与培养求异精神的条件。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处于主体地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比如在进行《鸦片战争》的讲解之时,教师可以就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这一问题对学生的求异精神进行培养。可以利用鸦片战争概况的讲解,让学生对鸦片战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给学生三分钟的独立思考时间。教师要分别肯定学生的答案,并引导学生换一个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会得到培养与促进。

二、重视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发散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之下激活自己的思维。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较高的形象性,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情境之中大胆进行问题思考与探究。在情境的刺激之下,学生可以感受到真实的历史氛围,将自己置身于历史事件当中,变换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比如在进行《辛亥革命》讲解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段简短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辛亥革命发生的时间与事件等初步内容。在了解辛亥革命的基础之上,教师利用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辛亥革命怎样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既然取得了伟大的功绩为什么又说它失败了呢?等等。在学生进行问题思考的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循环进行视频的播放,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且真实的形象情境,使学生更投入地进行思维发散。在问题情境的影响之下,学生可以更加单纯地投入到辛亥革命当中,进行多维度思考,培养自己的发散式思维。

三、重视历史教学中知识体系的构建

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的重要基础,也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发散式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当代高中历史教学的编写更加注意知识的科学性与逻辑性,没对考虑到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对高中历史知识进行二次整理,使具有相同特点的历史知识成为一个个模块,便于学生学习与理解,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科学的历史知识体系。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要加大对备课环节的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安排。比如,在进行近代史的教学内容安排之时,教师可以有意将中国的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帝国主义进行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与形成的必然性。教师可以将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重要事件进行整理,如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再从世界的角度结合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其侵略性和扩张性最终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科学,这对于发散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重视历史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想象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学生积极利用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的一种活动。教师在历史教学课堂之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利用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新的历史知识的联想,利用旧知识激化新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开发事件的发展思路,拓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比如在进行《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之时,教师可以利用百家争鸣这个主题进行想象,引导学生对思想的派别与思想核心进行想象。当学生表达过自己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之后,教师可以将百家争鸣的百家告诉学生,比如说道家、墨家等等,让学生再次进行想象。就道家的思想来讲,一些学生会提出与世无争、一些学生会提出无为而至,一些学生会提出顺其自然等等。教师要将学生的思想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与转换。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其发散性思维也会得到培养,发散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历史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不尽有利。加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拓、创新的学习环境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基础。笔者通过对发散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方法的分析来展示一种创新型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希望以此来提高发散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使之被更广泛、更恰当地利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以思维的发散来推动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彩榕.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和思考[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2]张莹.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方法高中历史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