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体会

2014-09-05杨长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股骨颈股骨头

杨长华

四川省宜宾骨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体会

杨长华

四川省宜宾骨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目的:探讨针对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老年患者,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患者186例。通过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设为B1组(观察组93例)与B2组(对照组93例)。B2组: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给予临床治疗;B1组:选择髋关节置换术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老年患者获得的临床效果表现。结果B1组与B2组老年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在临床治疗优良率方面,B1组高于B2组患者极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患者,选择髋关节置换术给予临床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保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加快患者临床康复速度,成功凸显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意义。

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

近几年,我国老龄化的情况逐渐严重,患有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例数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对此研究有效方法给予临床治疗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研究最佳治疗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以及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完成治疗后,在确保患者的安全性以及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等方面,意义显著。现将具体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患者186例。其中男83例,女10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60~8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3±2.5)岁。在所有患者中,出现股骨头坏死的患者75例,其中表现为单髋的患者65例,表现为双髋的患者10例;出现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11例。其中表现为头下型骨折的患者85例,表现为颈中型骨折的患者15例,表现为股骨头骨折的患者11例。属于新鲜骨折的患者30例,属于陈旧性的骨折患者81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老年患者分为B1组与B2组,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方法: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自身诸多器官功能处于严重衰退的状态,自身机体的代偿能力以及自身储备能力也处于严重下降的状态,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调查患者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的情况。针对患者的股骨情况,主要实施股骨以及侧位X线片以及髋关节正的相关检查。针对B2组患者,主要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针对B1组患者主要选择髋关节置换术给予临床治疗。要求患者选择侧卧位,选择切口入路的方式,最终确定为患者的髋关节后外侧,针对年轻的患者,主要选择全髋置换的方法,针对临床合并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对其进行骨水泥充填工作。完成手术后,选择抗生素予以抗感染治疗[2]。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B1组与B2组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Harris的评分情况,并且进行相关的对比分析。

疗效判断标准:主要根据Harris评分标准作为疗效判断标准,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实施系统评估。总分为100分。90分~100分为优;80分~89分为良;70分~79分为可;70分以下为差[3]。

统计学方法:在进行本次实验研究过程中,主要通过SPSS15.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利用X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具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比B1组与B2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在临床治疗优良率方面,B1组老年患者高于B2组患者极为显著(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1。

表1 B1组与B2组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情况[n(%)]

对比B1组与B2组老年患者治疗的情况:B1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990.3±183.2)ml,进行手术的时间为(150.3±23.4)分钟,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0.1±5.4)天;B2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688.4±154.6)ml,进行手术的时间为(107.6±22.3)分钟,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9.7±4.7)天。两组老年在住院时间方面,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以及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两方面,B1组高于B2组患者明显(P>0.05);B1组与B2组老年患者于临床均未表现出严重的不良反应。

讨论

对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其手术费用相对较小,临床表现出的创伤较小,能够防止患者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情况,但是中远期并发症出现的概率非常高。在疼痛程度方面也非常明显。

而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其能够有效降低骨折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保证患者功能重建,防止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临床表现出疾病不愈合的情况,并且在完成手术后,患者产生的疼痛感较低,从而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进行本次研究过程中,B1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在治疗优良率等方面,优于B2组患者非常显著(P<0.05)。从而反映出,针对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老年患者,选择髋关节置换术给予临床治疗,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成功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1]弓立群,贾蒲琴,刘时璋.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12,6(20):105-106.

[2]江辉耀.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J].河北医药,2014,2(10):99-100.

[3]雷南伟,潘秀杰,齐亚灵,等.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25):1023-1025.

R684

B

1009-6019(2014)08-0063-01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