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气道湿化方式对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

2014-09-05陈秋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湿化液输液泵粘膜

陈秋萍

南京市江宁医院 江苏 南京 211100

两种气道湿化方式对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

陈秋萍

南京市江宁医院 江苏 南京 211100

目的:探讨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与间断气道滴入两种气道湿化方式对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自2009年3月-2010年1之间收治的4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气道湿化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20例采用输液泵气道内持续恒温湿化;对照组20例,采用气道内间断滴入法进行气道湿化。结果观察组的人工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输液泵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可有效降低痰液粘稠度,气道湿化效果良好,且操作方便,易于控制。

气管切开;人工气道湿化;湿化效果

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也是ICU最常用的技术之一,但随着人工气道的建立,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润作用也随之丧失,人工气道的长时间使用势必造成呼吸道粘膜干燥,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肺部感染率随着气道湿化效果降低而升高[1-3],因此,气道湿化是抢救重症患者非常重要却又容易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和间断气道滴入两种气道湿化方式对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做出探讨。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用我院ICU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在17~72岁之间,平均年龄62.5岁,气管切开进行人工气道通气时间均72小时,根据治疗情况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观察组采用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进行人工气道湿化,湿化液选用1.25%的碳酸氢钠溶液湿化(5%的碳酸氢钠溶液60ml+生理盐水100ml),操作方法为:将配置好的湿化液做好标志后,悬挂在输液架上,把一次性输液器插入瓶口,排好气后安装于输液泵,并使输液管流经输液恒温器,把恒温器的温度恒定在36~37℃,把输液器的针头剪掉,然后把输液器前端插入人工气道内5~8cm,把湿化液的流速控制在4~6ml/h,定时吸痰并注意观察痰量和痰液粘稠度的变化,并根据痰液粘稠度调节湿化液的滴速,但湿化液的最快滴速不能超过10ml/h。②对照组采用间歇气道内滴入进行气道湿化,湿化液的选择与观察组相同,操作方法为:选用5ml注射器抽取湿化液5ml,去掉针头后,沿人工气道内壁缓慢滴入湿化液,每次尽量滴够5ml,1小时1次。

护理中的注意事项:①人工气道的护理:无论采用何种湿化方式均应严格无菌操作,输液泵持续湿化的患者每24小时更换湿化液、输液器1次,并保持管道的通畅。湿化液写清药名、配药时间并做出标志避免与静脉输液液体弄混淆。密切观察患者痰液的质、量、颜色的变化,随时吸痰。在进行气道湿化的同时,要保证机体充足的液体入量,避免以机体失水而导致气道湿化不足。②气管切开的护理:随时观察气管切开处周围的皮肤和套管是否固定,气管切开处周围的皮肤极易出现出血、污染和损伤,要定时用0.5%碘伏+75%酒精消毒,消毒后用干净纱布覆盖,避免接触污染物。③心理护理:气管切开的患者都为重度患者,无论患者意识是否清醒都应对患者予以尊重和爱护言语和动作上表现出对患者爱护和关心,让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找到归属感,意识较清醒的患者指导其用手语和书面进行表达,与患者多交流,时刻关注患者病情,消除患者的恐惧、孤独心理。适量安排家属探视,关注患者安全感、爱与归属感的需求。

观察指标: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出或咳出,导管中无痰栓,听诊气管中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病人安静,呼吸通畅为湿化满意。两组患者从痰栓形成、刺激性干咳、气道粘膜出血、肺部感染四个方面进行湿化效果的比较。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方差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根据观察和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输液泵持续湿化的气道湿化满意度明显优于间歇性气管滴入法,如表1。

表1 两种方法的满意度

讨论

人工气道建立后,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湿润、过滤作用也随之丧失,对气体的加温和湿润必须由下呼吸道来完成,人工气道的湿化不足势必造成呼吸道粘膜干燥,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气管、支气管粘膜细胞脱落、粘膜溃疡、反应性出血等,气管抵御能力明显下降,肺部感染率随着气道湿化效果降低而升高[4-6]。效果满意的气管湿化是患者成功救治的重要环节。

采用间断气管滴入和输液泵持续湿化两者比较,24小时滴入湿化液的量大致相等,但间断气管滴入极易引起刺激性干咳,滴入的一部分湿化液随咳嗽又被带出体外,实际利用率较低,且每1小时1次的气管滴入不能使气管始终保持湿润,所以湿化效果不满意,存在湿化不足的问题;而输液泵持续湿化,可以使湿化液持续均匀的泵入气管中,始终保持气管的湿润,降低粘液的粘稠度,便于吸出或咳出,防止痰栓形成而造成呼吸道堵塞,并在持续的气管湿化中保持气管粘膜的湿润和纤毛的正常运动,降低了气管粘膜出血的几率,增强了气管粘膜防御功能,降低了肺部感染率。

[1]王保国.实用呼吸机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7.

[2]汪森,宋义英,邹东团.膨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15-17.

[3]王丽.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23.

[4]陈超.两种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60.

[5]刘英玲,李志刚,刘红玲,等.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4-536.

[6]曹伟,张春莉,龙红艳.患儿手术后口腔PH的变化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9):33.

R562

B

1009-6019(2014)08-0002-02

猜你喜欢

湿化液输液泵粘膜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输液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在用输液泵的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
不同湿化液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比较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临床护理进展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输液泵的校准及常见故障处理
湿化液温度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氧疗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