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人微博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2014-09-05展素贤周洋洋

关键词:语码博里顺应性

展素贤,周洋洋

(天津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222)

一、引言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语码转换是使用者在两种和两种以上语言变体之间的选择和切换以达到交际目的的行为。[1]尽管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方言种类很多,加之外来语特别是英语对汉语的影响,使得普通话和方言、普通话和外来语之间的转换现象随处可见。这些语码转换行为不仅存在于官方间的正式交往,更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出现在信息化时代的个人微博(MicroBlog),特别是名人微博里。

在西方学界,学者从不同研究视角阐释了这一社会语言现象。例如,Fishman(1965)用语域理论否定了语言能力缺陷说,加深了人们对双语和语码转换现象的理解;基于结构角度,人类语言学家Blom & Gumperz(2000)区分了句内语码转换和句际语码转换[2];而Verschueren(1999)则从语用学角度,提出顺应论,他认为顺应论就是人类在语言使用中不断进行语言选择,而语码转换就是语言选择的结果。人类选择语言是在高度灵敏的原则和策略指导下做出的,要达到交际的成功,语码转换者应该顺应语言现实、社会约束和心理动机。[3]

在我国,尽管研究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研究者的不懈努力,相关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涉及日常会话[4],外语教学[5],流行歌曲[6]以及影视作品[7]等方面,而且研究视角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于国栋(2001)基于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提出的语码转换顺应性模式更为我们探究这一语言现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模型。

尽管如此,但国内少有学者对名人微博里的语码转换现象加以关注和研究。然而,名人微博受公众关注率比较高,而且由于名人从事职业的多样性以及他们的明星效应,所以,名人在微博上发表信息时,时刻注意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比较注意语言的时代性、时效性和规范性,因此,研究名人微博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比较具有代表性,而且对于预测微博中语言使用特点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指向性。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拟从语用学的顺应论角度出发,以名人新浪微博中发布的信息为研究语料,旨在分析语料中的语码转换对博主(即名人)而言所起到的交际功能,以证实语言顺应模式在微博语篇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二、研究理论视角:顺应论

顺应理论是Jef Verschueren(1999)提出的一种语用综观论。Verschueren不仅从宏观、全新视角俯瞰了语言研究的各个层面,而且更是将其对语言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中,视语言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依他看来,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有意识无意识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语用意义的建构是由交际双方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和动态的交际过程中共同完成的。

根据这一理论,语言有3大核心属性,分别是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或固定地按照形式——功能关系作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来完成;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能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作出灵活的选择,从而尽量满足交际的需要。[8]

我国学者于国栋(2004)在Verschueren顺应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码转换的顺应模型(Adaptation Model)。他认为,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进行语言选择是由“进行顺应”这个巨大推动力驱使产生的,而进行顺应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

语码转换作为交际者顺应语境因素的具体体现,其产生可能由于以下三个原因所致:一是交际者出于对语言现实(linguistic reality)的顺应,这里的语言现实指的是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语言成分和语言结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9]81。二是交际者出于对社会规约(social conventions)的顺应,即:主要是对社会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等的顺应[9]110。三是交际者出于对心理动机(mental motivations)的顺应,这是由于任何交际者在进行交际的时候,往往都有一定的交际意图[9]124。

本文拟在顺应论的框架下,从对社会现实的顺应,对社会规约的顺应和对心理动机的顺应三个方面来探讨名人微博语言中的顺应性。

三、语料分析

“广义上的名人,指一定范围内有高知名度的人。小到邻里、单位部门,大到国家、世界。名人的名气大小通常与其所从事的职业有较大的关系,如政治人物、科学家、作家、运动员、歌手、演员等”(百度百科)。本文从新浪微博(http://weibo.com)中随机下载了600篇名人微博(包括运动员、作家、歌手、企业家、演员、主持人)。其中包含语码转换的微博语篇为180篇,占总数的30%。随后将收集到的语料根据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的顺应分为三类进行了如下分析:

1.语言现实顺应性

语言现实指的是参与语码转换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语言成分和语言结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征,其中涉及语言规约和语义特征等。[3]5例如,在汉语中缺少一些国外引进物品的中文表达,在这种情况下,语码转换就顺应了语言现实。这种语言现实的顺应性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弥补语言空缺;二是为了精确表达语言。

(1)弥补语言空缺

首先,语言现实的顺应性表现在弥补语言空缺上。请看以下三位名人的三条微博:

例1:2013年1月27日17∶47来自三星Galaxy Note II

李娜:谢谢Crown towers在澳网期间对我和我们团队的非常贴心的服务,让我们觉得很亲切有在家的感觉,还有非常美味好吃的餐厅,see you next year。

在这条微博中,李娜(中国女子网球队运动员)提到的Crown towers指的是皇冠娱乐中心,此处指皇冠酒店,它坐落在美丽的墨尔本Yarra河畔。

而在赵薇(中国著名演员)的微博(例2)里,提到的suede是一支20世纪90年代颇具影响力的英国乐队,对英伦音乐的流行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例2:2013年3月28日00∶37来自iPhone客户端

赵薇:suede!Yes!酷!晚安!

刘嘉玲作为香港著名女演员,在她的一条微博中(例3)提到的Ines de la Fressange是法国著名设计师,从模特生涯退隐之后,她开创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服装公司。

例3:2012年10月29日22∶14来自iphone客户端

刘嘉玲:Ines de la Fressange,標準法式女神,集優雅、慈愛、有教養、反判、矛盾、都市感於一身。@顧芷宜catherine

从以上语料中可以看出,很多享誉国际的名字都是以本国语言出现的,以保证其真实性和国际性,在中文中没有对应的表达形式,所以此处博主(即名人)使用语码转换是为了弥补语言表达空缺现象,能够让粉丝更加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同时对于走潮流路线的明星来说,中英语码转换增强了她们的明星身份。

(2)表达精确语言

另一种对语言现实顺应的情况是因为一些外来词传到中国,只有用英语才能准确表达说话者的意思。例如,在小S(徐熙娣,台湾知名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微博里(例4),在描述其两个女儿时使用了“pose”这个英文词,中文意思为“姿势”。但是在中文中,不常使用“摆姿势”这一词组,因其含有“搔首弄姿”的意思而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贬义词。相反,“摆pose”这个词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例4:2013年2月24日21∶04来自三星Galaxy SIII

小S:一個擺pose、一個挖鼻屎。

侯佩岑(台湾知名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在她的一条微博中(例5)描述其三天来的工作状态时,使用了英文单词“down”(情绪低落)和“powerup”(恢复体力,能量充沛)分别来表达他“前天一整天”萎靡不振的心境和“今天”愉悦的心情。

例5:2013年4月5日09∶55来自新浪微博

侯佩岑:前天一整天都down在谷底,昨天想說必須振作起來,就趁工作前先曬曬太陽和參拜四面佛,今天果然Powerup!袖子澎澎的T恤不用多說了,就是小吴小姐的菜,遇到了浪漫同時又能有時尚設計感的衣服,無疑的必須立刻拿下帶回家。白色澎袖T恤、藍色緊身牛仔褲、白色包、白色牛津鞋、草帽。

可见,此类含义在汉语中没有相应的简洁易懂的表达,英语表达使意思更加准确,看到这样的英语表达,读者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欧美电影中演员在表述这些英语单词时的表情,从而更能体会到博主的真实想法。

2.社会规约顺应性

社会规约指的是在某个社会中被绝大多数成员认为是符合常规的、能够被接受的行为和思想方式。而作为对社会规约顺应而出现的语码转换,则指的是交际者由于对某个特定社会文化、习俗和规约等的考虑和尊重而出现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3]6请看以下两条名人微博:

例6:2011年3月25日14∶25来自iPhone客户端

杨幂(中国著名女演员):刚刚听我家大尧说,我最近“被男友”了,怎么又被男友了呢?记得之前就有次,某个同事神秘的过来说:“我认识你的前男友哎,啊?谁啊!?算了别提了,他现在变gay了…”我可和你们说实话,我可是好人家的姑娘啊别再男友我了行吗?哭着说~

例7:2010年1月29日11∶09来自新浪微博

周笔畅(华语乐坛新天后):hooo..am i sexy??

顺应社会规约有时可以说是顺应全社会共有的道德准则,对于社会规约的违背所导致的后果往往是无法修复和弥补的,即使进行了修复和弥补也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例如,在杨幂的微博中(例6)中提到的gay指“同性恋者”。由于目前在中国大多数人不赞成同性恋,因此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同性恋这个词直接说出来会让人感觉尴尬。因此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博主为了顺应社会规约,故意使用了语言转码,避免尴尬。

而在周笔畅的微博里(例7)她使用了“sexy”(“性感迷人”或者“色情”之意)一词,这是由于在国内,人们在讲述与“性”有关的话题时往往避免公开讨论,或者用一些意思相近的外来词代替,避免别人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印象。因此,此处博主用语码转换委婉地表达了想要传达的意思,同时也巧妙地避免了尴尬的发生。

相类似,庄雅婷(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情感专家)在她的一条微博里(例8)用“魂淡”代替“混蛋”都是顺应社会规约的表现。如果直接使用这些粗俗的话语,粉丝对偶像的印象会大打折扣,同时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例8:2013年3月19日17∶28来自iPhone客户端

庄雅婷:谢谢@机机先生送我喜欢的明信片!!!#我的粉丝是魂淡&骄傲的挺起胸#。

3.心理动机顺应性

心理动机的顺应指的是,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的所有语码转换,具体指的是语言交际者利用语码转换以实现趋吉避讳、创造幽默、标志身份等种种心理动机。[3]7

(1)创造幽默

例如,在刘烨(中国大陆当红男演员)的一条微博里(例9)提到了“dinner吴”,即香港著名电影演员吴彦祖。因为刘烨本人与吴彦祖于2012年合拍过电影《王的盛宴》(The Last Supper),所以他称吴为“dinner吴”。除此之外,由于吴在他的一条微博里曾经把“刘烨”的“烨”字写成了‘桦’字,所以为了“报复”吴彦祖(英文DanielWu),刘烨在他的这次微博里,故意把Daniel写成dinner。不仅大大增加了幽默性,而且体现了两人的亲密关系。

例9:2012年11月28日12∶56来自iPhone客户端

刘烨:矮马我说dinner吴啊!我刚发了篇关于三十四年前我妈给一个大头取名字的微博,你说你咋又把烨和桦弄混了捏?

芮成钢(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节目主持人)英语不错,不仅主持过多个英语对外广播节目,而且也经常在自己的微博里翻译英文谚语和美文。例如:在他的一条微博里(例10):

例10:2013年2月25日20∶56来自HTC Butterfly

芮成钢:别看不上你老婆挑的东西,你也不过就是其中之一:Never laugh at your wife’s choices, you are one of them.

他把“Never laugh at your wife’s choices,you are one of them”翻译成“别看不上你老婆挑的东西,你也不过就是其中之一”。整句运用了语码转换,属于句间的(inter-sentential)语码转换。读完这句话,读者就很容易领会到其中的幽默所在。

众所周知,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不仅能发掘事情有趣的一面,更能欣赏生活中轻松的一面,从而形成自己幽默的生活态度和独特的个人魅力。而这样的人,容易让人接近。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和这样的心理,名人才持有幽默的生活态度,使用幽默的语言,以便受到公众的普遍喜爱。

(2)标志身份

随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很多公司或企业已经习惯了使用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来指代首席执行官,即一个企业集团、财阀或行政单位中的最高行政负责人(百度百科)(例11)。类似的还有CTO(首席技术官),CIO(首席信息官)。这类语码转换已经被大家所接受并广为使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标识身份、反映职位的作用。

例11:2013年4月10日00∶01来自新浪微博

史玉柱:已公告我辞去巨人网络CEO,至此我已不担任任何公司实职。终于彻底退休了,把舞台让给年轻人。告别江湖后,我的主营业务是玩,副业是搞些公益。江湖好汉们,忘掉“史玉柱”这厮吧。

(3)获得认同

原微博是关于一位武汉拾荒婆婆怕弄脏公交座位,躲在角落里打盹的事情。由于李娜是武汉人,在例12中,她在其汉语微博中,交叉使用了“班子们”这一武汉方言(意思指一群人)来引起武汉同胞的注意。而粉丝们看到“班子们”这句方言,比起“朋友们”会更有亲切感,因此增强了对这条微博的认同感。

例12:2013年1月23日17∶27来自三星Galaxy Note II

李娜:武汉的班子们,看到的话麻烦帮个忙//@陈坤:转发微博

(4)顺应潮流

李小璐和白百合为中国80后著名女演员,因此她们在微博中经常会使用英语来体现其时尚潮流的特点。如在李的微博中(例13),她顺应潮流直接使用了国内常用的SPA这一词(即:由专业美疗师、水、光线、芳香精油、音乐等多个元素组合而成的舒缓减压方式)(百度百科)。

例13:2012年12月25日18∶12来自iPhone客户端

李小璐:嘻嘻,做了个SPA,现在去和朋友吃个饭,是不是一个很不错的圣诞捏~

相类似,白百合则在她写的一条微博里(例14),顺应时代潮流,使用了年轻人常用的“high”这一词,指玩得很开心。

例14:2013年4月12日21∶41来自iPhone客户端

白百合:这条单独谢谢助阵滴邓老师???送上排练High照???摄影师@田洪禹ONTIME

可见,名人在其微博中经常使用时下流行的词语表达,不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彰显了她们追逐潮流,适应潮流的个性特点。

(5)缓和语气

在例15中,作为公众人物,小S用baby来代替“宝贝”,loveuforever来代替“永远爱你”,使人听起来不仅感觉到甜蜜的温暖,而且表达方式委婉含蓄,不太做作。

例15:2013年2月14日02∶00来自三星Galaxy SIII

小S:baby我也會一直愛著你直到最後,你頭髮白了我幫你染,你走不動了我推你,你牙齒沒力了我幫你嚼爛,我們會當彼此的眼睛、耳朵、心臟!牽引照顧著對方直到最後~loveuforever~

而在庄雅婷(专栏作家)的一条微博中(例16),她用loser来代替失败者。一般而言,当人们听到汉语“失败者”这一词时,通常给人带来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懈怠,而当博主使用loser时,不仅起到了缓和语气的作用,同时也不会让一些有过失败经历的人感到不舒服和沮丧。

例16:2013年4月22日16∶43来自新浪微博

庄雅婷:所有loser都有一共性,最爱抱怨苍天或社会不配合他——要有光的时候没有光,遇见合适的人可时间不对,有雨的夜晚为什么不能有月亮,想成功为什么总被社会阻挠,我的梦想为什么总是不能实现?我的同事为什么就不能省点心配合我?

(6)趋吉避讳

中国人在谈到一些凶祸或者是涉及到人们生命健康的词汇,为了趋吉避凶的心理,常常使用委婉词或者其他外来词来代替。例如张靓颖(华语流行乐坛天后)在她的一条微博中(例17),为了避讳“死”字,使用了英语“gameover”来代替“死”字。即通过使用语码转换来达到趋吉避讳的效果。

例17:2013年4月11日13∶59来自iPhone客户端

张靓颖:这两天真正体会到“山倒”的感觉,无力,太无力!再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撑不起。好多事情涌进脑袋里,再加上昨晚又听说一位比我小好多的朋友得了癌症。突然好怕有一天,在自己还没做完所有事情之前就gameover了,朋友们,为了爱你们的人不难过,为了完成一生中所有的心愿,我们一起爱自己!

综上所述,从顺应论视角来分析名人微博语篇的语码转换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发现在采集到的180篇含有语码转换的名人微博语篇中,名人微博在顺应心理动机(占53%)和语言现实方面(占36%)反应相对突出,而在顺应社会规约方面反映不是很明显(占11%)(见下表),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所致:

顺应论方面数量百分比(%)心理动机9553语言现实6536社会规约2011

首先,对心理动机的顺应,这可能是由于名人更倾向于追求个性、时尚,获得认同,以引起粉丝的喜爱。所以,他们借用语码转换来实现他们趋吉避讳、创造幽默、标志身份等种种心理动机。

其次,对语言现实的顺应,这可能是由于名人经常接触外国文化和新鲜事物,在接触过程之中,他们掌握了大量外来词语,而在汉语中又没有相对应的词来替代。所以为了弥补语言空缺,达到精确表达语言之目的,名人又借助语码转换实现了其交际功能。

而在顺应社会规约方面,尽管名人出于对我国社会文化、习俗和规约等的考虑和尊重,在微博中使用了语码转换。但是名人可能更趋向追求个性的张扬,引领社会时尚潮流,所以更关注其名人效应,以致在顺应心理动机和语言现实方面比较突出,而在顺应社会规约方面反映不明显。

四、结语

本文以新浪名人微博为研究对象,依据Jef 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以及于国栋的语言顺应模型,对国内名人微博中包含的汉英语码转换和汉语与方言之间语码转换进行了对社会现实的顺应、对社会规约的顺应、对心理动机的顺应三个方面的顺应性分析。

研究发现,从顺应论的角度来分析名人微博语篇的语码转换是切实可行的。不仅如此,研究者在分析过程中进一步发现,为了凸显名人身份和名人效应,名人在其个人微博中使用的语码转换在顺应心理动机和顺应语言现实方面表现突出,而在顺应社会规约表现不太明显。

本研究结论不仅为以后更好地研究语码转换在微博语篇中体现的人际功能以及探索语码转换的发展趋势有借鉴意义,而且有利于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语言政策的制定。尽管如此,由于该研究结论仅基于新浪微博中含有语码转换的180篇语篇,未来研究应扩大研究范围,借鉴现代研究手段,例如,语料库语言学对微博语篇中出现的语码转换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以更好地服务国家语言政策的制订。

参考文献:

[1]吴军群.微博语言中语码转换现象的顺应性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2(6):128.

[2]王艳伟.大学生汉英语码转换的人际功能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7):55.

[3]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1).

[4]张丽.论大学生日常会话中的汉英语码转换[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7-39.

[5]张莲.汉英双语教学中语码转换与双语思维的培养[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0(2):68-70.

[6]王素丹.流行歌曲的汉英语码转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154-157.

[7]王琴.影视剧对白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探析—基于香港电视剧《男亲女爱》对白的个案分析[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8(3):40-43.

[8]Verschueren,J.语用学新解[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1.

[9]于国栋.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语码博里顺应性
博里农民画——老淮安的文化艺术名片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非顺应球囊高压处理半顺应球囊不能扩张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语码转换探究——以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为例
论中英微小说语码混用现象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天麻钩藤饮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从语码交换角度看中国文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