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居民消费函数地区差异实证分析

2014-09-05进,罗

关键词: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

王 进,罗 萌

(1.延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2.延安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国内绝大部分学者坚持认为能够依靠提高居民收入的方式减低贫困发生率以及缩小不同地区消费区域间的绝对差异程度,而实际情况是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消费区域间居民收入、消费差距的绝对下降,相反,在可观察的年份内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实际差异程度在进一步扩大,这是被国内学者忽略而又需要非常认真研究的问题。要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点要放在居民非收入的增加上来,好比说提高居民受教育年限、改善医疗保健卫生条件、增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这样做的的结果能够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区域差异程度,能够改善消费条件从而间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1](Klasen,S.2008),臧旭恒等对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消费信贷影响收入和消费能力进行跨时期时间序列数据响应模型分析,认为应该采取更多有针对性措施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信贷进行扶持,通过放宽消费信贷政策提高居民消费能力[2],说明目前农村居民各个地区消费差距不仅仅是居民消费行为的跨期替代所引致,也与历时性跨期替代有着重要的关联。李实等经过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短期和长期计量分析,认为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严重不平等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问题,是截然不同的问题,应该分别对待,并应该采取与原来不同的收入分配政策以减缓不同地区收入差距继续增加的势头[3]。Christopher D.Carroll对米尔顿.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部分验证了在我国不同地区长期收入预期影响消费者消费能力这种假设的真实性,同时逐渐揭示了米尔顿.弗里德曼长期收入假设的模型条件的改变如何影响模型的解释力的过程[4],货币需求扩大从而供给和产出的增加能够在消费者预期不确定条件下通过扩大收入来提高消费能力,而流动性约束不再是束缚消费者未来消费预期和支出能力扩大的关键影响因素。当然,这也存在另一种现实性解释困惑,即居民未来预期混乱从而降低储蓄的保障作用,同时流动性约束在不同消费区域差异较大,通过实证检验无法验证其量值的大小或者干脆无法检测时可能就很难再计量出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历时性替代性,即可能导致跨期替代弹性无法测量,这也是Christopher D.Carroll给出的一道难题。试图通过消费函数来检测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从而为弄清楚农村居民消费现状,为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

一、消费函数假设的地区差异

根据谢子远,王合军和杨义群的研究[5],农村居民时变边际消费倾向和时变平均消费倾向表达式为:

由于MPCt/APCt=bt,如果0

1nCit=αit+bit1nYit+βit1nCit-1+1nεit,bit=τ+Ψ/bit-1+vit

其中,lnεit和vit为误差项,并假定都服从均值为零、方差为常数的正态分布,且相互独立。那么,对不同地区MPC和APC进行比较的同时,还可以将状态空间模型估计值进行省份间比较,此处估计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1994-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1993-2008年实际值,所使用模型为合成数据模型中的确定效应模型,数据在时间方向有16个取值点,每个截面有31个单元,总样本量为496[6]。模型估计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确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结果

WeightedStat.

UnweightedStat.

表2 确定效应变截距模型估计结果

加权统计量

未加权统计量

表1和表2根据变系数参数估计模型的估计结果,是假设参数满足时间一致性,也就是参数值不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但杜宾-瓦尔森统计结果表明变系数确定效应模型存在自相关性,这是模型所不允许的,所以只能采用确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消费函数进行估计。从表5变截距固定效应参数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复相关系数达到0.999,lnyt与lnct-1均通过了t检验,查表可知,杜宾-瓦尔森上、下界值为1.15和1.54,实际值1.54<1.884<4-1.54=2.46,证明残差无序列相关性,该模型实际效果可靠,其表达式最终可以写成:

1nCit=1.341+0.3031nYit+0.514 1nCit-1+1nεit

对状态参数模型bit=τ+Ψbit-1+vit进行估计时仍然使用1993-2008年的数据,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各项统计量均无法通过t检验,所以仅对以上状态空间变截距参数模型进行深入研究,作为各地区消费函数的假设模型有一定的实践和政策意义,并且实证结果表明,各地区边际消费倾向差异较为明显,这种趋势在2000年以后更为明显,同时,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经济发达地区较西部落后地区有着较小的边际消费倾向,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的地区边际消费倾向较小,这与理论界一般研究有一定的差异。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经济发达程度较高地区的生活成本较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不确定程度更高,在子女教育等方面需要更多的积累,储蓄倾向比西部地区更高,所以现期消费是紧缩性的。那么,为了减少由于地区消费波动和差异较大所带来的地区非均衡发展给整个宏观经济以及社会稳定造成的危险,政府应该在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以及农村消费环境治理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以进一步稳定经济,实现经济平稳、良性发展。

二、主要结论和对策

1.推进中国各个地区农村市场化进程

近期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市场呈现出启动慢、区域差距大、农村启动慢于城市的特征,这与农村居民悲观预期、不确定预期导致消费畏惧情绪造成消费乏力,也与中国企业销往农村市场的消费品所持有的“工程师的傲慢”有关,即企业生产销售产品按照工程师象牙塔设计而不是按照农村消费者的实际出发,这导致产品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裂痕进一步扩大,这将对企业和消费者均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这就需要各个企业、政府服务部门、农民自身为推进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而努力奋斗:第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以提高产业转换效率,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城乡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攻坚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布局,将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与农民收入提高结合企业,推进农村市场化的主体建设[7]。第二,企业在进入农村市场时应该充分调查研究,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这将进一步打开农村市场,也方便了农村居民消费,减少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成本。第三,应该建立健全农村消费网络建设,从基础设施、网络平台、技术人才等综合考虑这一问题,政府和企业应该联合起来打造中国农村市场的消费环境,改善农村居民消费条件。第四,对农村居民自身而言,需要广泛而深入地学习农产品市场销售信息,对改善消费环境和消费条件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认真研究,最终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市场发展的关键机制和政策措施,提高农村市场化程度,主要工作是政府应该尽可能提供政策支持,提高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规则支持能力,应该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支持及其体系建设,在特色产业发展上还需要进一步长远规划,以提高特色农业对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作用[8]。

2.构建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

除了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再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认为目前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模式存在的问题还有:第一,以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费为支撑,消费的资源成本过高;第二,消费方式不够科学,对废弃物或消费剩余污染物的排放随意性大,没有经过科学处理;第三,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较大,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显露出了低层次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恩格尔系数明显高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比重很低,落后省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高于其他地区。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支出内部结构的调查表明,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食品、居住、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说明食品支出仍是农村最重要、最基本的消费,其中发达省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虽属于小康型消费结构,但其总体消费结构层次仍低于城市居民,这种低层次集中反映在农村的文化消费基本上是贫乏的,读书看报、学习现代科学、掌握技术知识在很多农村地区仍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住房消费是农村居民在基本消费需求满足后的消费热点,农村居民大多对服务消费的接受程度较低,这一方面是由于受收入的限制及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传统持家思想的影响,很多服务消费都采取了自给自足的方式,省份间差异较显著,比如搬家业、钟点工、礼品速递等服务在落后省份还很少见。

参考文献:

[1]S.Klasen.Economic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measurement issues using income and non-income indicators[J].World Development,36,2008(3):420-445.

[2]臧旭恒,李燕桥.消费信贷、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基于2004-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2(2):61-66.

[3]李实,罗楚亮.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短期变动与长期趋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4):186-194.

[4]Christopher D.Carroll.Solving consumption models with multiplicative habits[J].Economics Letters,682010(1):67-77.

[5]谢子远,王合军,杨义群.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参数估计及其演化机理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5):43-52.

[6]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99-203.

[7]许经勇.农村市场化程度低是加剧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J].经济纵横,2009(9):83-85.

[8]张杰.西部农村市场化的困境分析及其对策思考[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1):95-97.

猜你喜欢

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40年消费流变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新消费ABC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