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思考

2014-09-05刘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8期
关键词:医学科品管圈科室

刘宁

品管圈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思考

刘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院自2012年12月开始于重症医学科施行品管圈管理方式,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科室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护理质量良好, 患者评价较佳。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0%的护理人员对皮肤护理和管路护理的操作仍存在不足;20%的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未能合格;40%的护理人员对于重症医学科室中一些医学设备的操作方式还不够熟悉。结论 在日常护理过程中, 重症医学科室护理人员应当针对本科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品管圈;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

品管圈是指经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人员自发组成一个小圈团体, 以此集结大家的力量, 依循一定的活动原则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品管圈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本院自2012年12月开始于重症医学科施行品管圈管理方式,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这一阶段的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2月开始于重症医学科施行品管圈管理活动。本科室共计护理人员20名, 其中男1人, 女19人, 年龄20~46岁, 平均年龄(28.54±3.58)岁。上述护理人员中, 本科学历者12人, 大专学历者6人, 中专学历者2人。

1.2 实施方法 由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分为3组, 每组6~7人, 由每组组员推选出一位小组长。工作过程中, 如果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课题, 则由组内成员经过共同商讨之后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工作过程中,以重症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为工作中心, 保证优质护理质量, 防止患者于临床护理过程中罹患并发症。每个月至少召开2~3次小组会议, 探讨组员之间遇到的新课题, 对新同事进行护理理论技能培训。

1.3 质量评定方法 以品管圈的活动内容和工作内容, 探讨并分析护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结果

总结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资料, 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护理能力均有所增强, 品管圈成立之后, 无护理事故发生, 大部分患者均对护理质量持满意态度。经过统计发现, 护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些许问题, 主要为:10%的护理人员对皮肤护理和管路护理于操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20%的护理人员护理技术仍不熟练, 还需多加练习;40%的护理人员对于重症医学科室中一些医学设备的操作方式还不够熟悉。

3 讨论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一直是临床护理中的难点,不仅在于其相较于一般病房的护理更具难度, 还在于其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紧密联系。为了提升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 提升护理质量是关键。由此可见, 护理人员不仅需要依循护理工作准则完成工作内容, 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素养。

结合上文可知, 品管圈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但是分析本科室护理质量时发现, 本科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还有存在些许不足, 有待提升。

综上所述, 重症医学科室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当针对本科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采取相

450000 郑州市中医院心病二科 ICU

猜你喜欢

医学科品管圈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
爱紧张的猫大夫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