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因素及分析
2014-09-05符启欢
符启欢
母乳是婴儿时期的最佳食品, 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也能满足婴儿此时的营养需求。母乳喂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婴儿的抵抗力, 同时也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通过对258例产妇的研究分析, 得出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因素并进行分析, 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做产后复查的258例产妇, 年龄21~33岁, 孕周期37~40周。高中以下学历183例, 大专及以上学历75例。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式,了解进行复查的产妇的日常情况、生产方式、开奶时间、是否给婴儿使用奶瓶、产后的心理状况及产妇文化程度。
2 结果
2.1 产妇情况及母乳喂养率 258例产妇中, 最小的产妇是19岁, 最大的36岁, 其中214例接受过一定的母乳喂养教育,母乳喂养169例, 占79.0%。在258例婴儿中, 母乳喂养188例, 占总婴儿数量的72.9%;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42例,占16.3%;人工喂养28例, 占10.9%。
2.2 不同因素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①生产方式:258例产妇中, 阴道自然分娩106例, 母乳喂养83例, 占78.3%, 混合喂养14例, 占13.2%, 人工喂养9例, 占8.5%;剖宫产152例,母乳喂养105例, 占69.1%, 混合喂养28例18.4%, 人工喂养19例, 占12.5%。阴道自然分娩婴儿的母乳喂养率比剖宫产母乳喂养率要高。②开奶时间:258例产妇中, 产后0.5 h内开奶的有138例, 占总数的53.5%, 母乳喂养124例, 占89.9%;0.5~6 h内开奶的62例, 占24.0%, 母乳喂养38例, 占61.3%;6 h后开奶的58例, 占22.5%, 母乳喂养26例, 占44.8%。开奶时间越早, 母乳喂养率越高[1]。③奶瓶使用:开奶之前给婴儿使用奶瓶的28例, 母乳喂养6例, 母乳喂养率为21.4%, 开奶后使用奶瓶的母乳喂养率为65.8%, 50/76例, 不给婴儿使用奶瓶的母乳喂养率为85.7%, 132/154例。开奶前不给婴儿使用奶瓶的母乳喂养率明显比给婴儿使用奶瓶高。④心理状况:能够保持心情愉悦、放松的产妇184例, 母乳喂养163例,母乳喂养率为88.6%;心情压抑、烦躁多虑的产妇74例, 母乳喂养25例, 母乳喂养率仅为33.8%。生产后产妇的心理状态对母乳喂养的影响较为显著。⑤学历高低:高中以下学历产妇母乳喂养148例, 占该学历的80.9%, 大专及以上学历母乳喂养40例, 占该学历的53.3%。学历高的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低于学历低者。
3 讨论
新生儿越早吮吸乳头, 新妈妈乳汁分泌与排出的反射建立的越早, 不仅能安慰妈妈, 还能够增强产妇的信心。刚出生的孩子处于兴奋阶段, 也是吮吸反射最强的阶段。将断脐后的婴儿尽早交给母亲能够促进母乳喂养。若使用奶瓶的时间早于开奶时间, 婴儿在吮吸乳头时容易出现哭闹、拒乳等现象。而橡皮奶头与代乳品的使用, 减弱了婴儿对母乳的欲望, 吸吮减少导致乳汁分泌减少, 最终导致终止母乳喂养。剖宫产与阴道自然生产不同, 手术本身就让产妇产生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术后又带来生理压力, 错过了建立泌乳反射的最佳时机, 加之术后并发症的干扰, 抑制了催乳素及催产素的分泌, 延缓乳汁分泌, 减少乳汁量。而对学历高低不同的新妈妈而言, 学历水平与经济收入基本成正比, 但是也会因为工作方面的原因影响到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教育涉及到产前、产时、产后各阶段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工作,是促进母乳喂养的关键[2]。积极宣传、开展母乳喂养教育,普及高学历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正确理解, 医护人员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此类群体, 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进行宣传教育指导工作, 制定可行方案, 科学地提高母乳喂养率。
[1]林润好.浅析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中国医药指南, 2013(36):474-475.
[2]桑成美.实施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影响的调查.内蒙古中医药, 2013(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