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2014-09-05杨冬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8期
关键词:内科住院有效率

杨冬梅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杨冬梅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 以寻求一个合理的护理干预指导。方法 98例呼吸内科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治疗效果、感染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较对照组的63.27%明显提升, 且观察组院内感染症状控制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7.8%, 对照组为78.4%, 观察组明显较高, 以上两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出现的院内感染采取有针对性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着十分明显的临床效果, 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呼吸系统;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护理干预

一所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观察标准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参考指标, 它的高低受到患者自身因素、疾病治疗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多层影响, 而且还与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医院内呼吸内科是出现院内感染症状最多的科室, 特别是呼吸内科中老年患者较多[1], 受到自身机体抵抗力低下以及疾病因素影响使其更加容易出现感染症状,所以对其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就本院98例2011年1月~2013年2月就诊于本院呼吸科并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随机分组进行不同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其治疗效果, 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8例2011年1月~2013年2月就诊于本院呼吸内科并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9例, 其中观察组男28例, 女21例, 年龄21~78岁, 平均年龄(52.1±3.8)岁;院内感染出现的时间1~7 d, 平均时间(2.3±0.8)d。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 年龄22~75岁, 平均年龄(51.4±3.1)岁;院内感染出现的时间1~8 d, 平均时间(2.4±0.5)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院内感染出现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的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1.2.2 观察组 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 主要有:①加强具有高危发病因素人群的基础护理措施, 特别是有多种内科疾病并发的老年患者, 应对其实施保护性的隔离,对于病房内的环境要做到经常打扫, 保持室内空气的通畅,空气湿度要维持于50%~60%之间, 室内温度维持于22℃左右, 每天定时对病房进行30 min以上的消毒[2], 要保持室内处于低病原微生物的状态, 并且要做好病房患者的健康教育, 取得其充分配合, 保持环境卫生, 禁止随地吐痰,做好个人的卫生, 对于被污染的衣服或者被褥要做到及时的更换, 对于患者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 还有嘱咐其家属做好患者的营养补充措施, 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病毒的入侵, 更快恢复健康。②在使用抗菌药物时, 临床医师应在血常规以及血培养或者痰培养的指导下进行, 护理人员要遵循医嘱进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在进行健康宣教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知识,明确给药的剂量以及时间、次数, 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甚至是误用的情况出现。其次应当依据痰培养的结果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若使用的是广谱抗生素,则要避免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使用, 避免出现耐药性。可以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 适当对药物进行调整[3]。③对于呼吸系统感染的特性, 可以有针对性的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工作, 这些措施包括控制院内人员的流动、限制陪护家属的人数、探访的时间等, 同时要做好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 预防交叉感染的出现, 在传播途径上予以阻断。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标准如下:治愈:患者的感染症状得到了彻底的控制, 原发病的治疗没有受到影响, 没有超过预计的治疗时间, 康复出院;有效:院内感染症状基本得到控制, 原发病的治疗没有受到影响,但是住院时间比预计时间略为延迟;无效:院内感染的症状基本没有得到缓解, 甚至加重, 对原发病的治疗造成了十分大的影响, 住院时间延长。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采用SPSS14.0的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院内感染的控制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性的护理后, 治愈16例, 有效26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为85.71%, 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护理后, 治愈12例, 有效19例, 无效18例, 总有效率为63.27%,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3.56±1.54)d, 住院时间(7.46±1.53) d, 护理满意度为97.8%, 对照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5.25±1.84)d, 住院时间(11.29±1.25)d, 护理满意度为78.4%, 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症状的控制效果对比[n (%)]

表2 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x-±s, %)

3 讨论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导致的:老年人本身的生理开始退化, 肺功能下降, 残气量上升, 用力肺活量以及最大的呼吸流量也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下降, 且其呼吸道内的黏液纤毛运动也不断变弱, 有效的咳嗽反射及其呼吸道的免疫防御功能也相应减弱, 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其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 且老年患者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各器官的疾病, 这也是呼吸系统出现感染的重要诱因[4]。

所以在对老年院内感染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时, 要注意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 使其气道扩展, 加强老年患者腹肌的锻炼, 增加其肺活量, 增强有效咳嗽。同时要做好病房的环境卫生, 避免外界环境的不利因素以及做好患者本身的卫生, 特别是口腔的清洁, 减少口腔内的细菌, 避免其下行至呼吸道出现感染, 如果患者痰液较多,可以采取雾化吸入的方法使其稀释, 便于呼吸道的分泌物更好排除[5], 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出现, 同时对于抗菌素的使用也要特别注意, 要根据痰液培养的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误用或者滥用, 对于老年患者, 在治疗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若出现病情变化应第一时间给予对症处理。

经过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后, 观察组的院内感染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上升, 且其感染控制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都明显缩短, 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较对照组明显上升,这些数据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出现院内感染后采取有针对性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1] 侯桂霞.呼吸科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监测及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34):9-11.

[2] 张春梅.呼吸科病人院内感染护理对策分析.中外医疗, 2013, 32(19):177, 179.

[3] 张长梅.老年呼吸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36):209-210.

[4] 韩宝爱.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呼吸内科病人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护理研究, 2013, 27(18):1879-1880.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

130021 吉林省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内科住院有效率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