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下呼吸感染患儿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9-05胡志明
胡志明
重症下呼吸感染患儿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胡志明
目的 研究并分析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临床治疗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某医院60例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进行治疗,两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如祛痰、解痉等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半个月左右观察其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血气分析指标和肝肾功能指标明显不如观察组,观察组在发热、痰液等生命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 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纳治疗重症下呼吸感染患儿的效果较佳,是值得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手段。
下呼吸道感染;莫西沙星;临床效果
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于临床的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儿童患者占到一定的比例,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人群之一。重症下呼吸感染是肺炎的病发的主要原因,能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目前的治疗方法一般为控制治疗为主,祛痰治疗为辅,重症下呼吸感染出来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以外,还有呼吸衰竭并伴发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临床表现[1,2]。本次研究发现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重症下呼吸感染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近年来某医院60例重症下呼吸感染的患儿,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0.2~4岁,平均年龄(2±1.8)岁;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0.35~3.8岁,平均年龄为(3±2.7)岁。两组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联合他唑巴坦钠进行治疗的方法。两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如解热、祛痰、解痉等的基础上进行治疗约半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过程中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了SPSS19.0统计软件,利用χ2检验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检测;利用t检验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情况进行检测,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的情况 两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的情况下治疗半个月左右,观察其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的情况(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情况 对照组的发热消失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痰液颜色的改变需要的时间观察组较短,而血常规恢复正常、机械通气所需要的时间观察组的均较短,两组的愈合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3 讨论
根据重症下呼吸感染的流行病学显示,医源性重症下呼吸感染的感染率为20%~50%,重症区获得性重症下呼吸感染的感染率可达56%,而重症医源性下呼吸感染率更高达68%。重症下呼吸感染是呼吸系统中严重的危重病,最严重时可引起全身炎症综合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高达90%以上[3]。
本次研究发现利用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联合他唑巴坦钠来治疗重症下呼吸感染临床治疗疗效较佳。相对莫西沙星来说,利用莫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钠联合他唑巴坦钠来治疗其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前后的症状恢复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1] 李燕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当代医学,2012,18(24):134-135.
[2] 曾蕴湘.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液治疗肺炎临床疗效分析.当代医学,2012,18(13):141-142.
[3] 何佳澄.莫西沙星联合派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4):289-291.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