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前后血糖达标率分析对比
2014-09-05陈燕情李中胜陈杏琼
陈燕情 李中胜 陈杏琼
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前后血糖达标率分析对比
陈燕情 李中胜 陈杏琼
目的 研究分析本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前后患者的血糖达标率。方法 选取2012年7月1日~2013年6月30日本社区的糖尿病患者8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予治疗组以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予对照组以传统的管理方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管理前后的血糖达标率。结果 经规范化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量均比经传统管理的稳定,各项指标的达标率相对更高。结论 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能有效地稳定血糖,具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血糖达标率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也不断上升[1]。而我国对血糖的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因此,为了有效控制血糖,作者对社区的糖尿病患者采取了规范化管理,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1日~2013年6月30日本院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830例。其中男456例,女374例;年龄45~85岁,平均为(58.3±6.2)岁。糖尿病病程为1~35年,平均(10.1±1.74)年。有基础性疾病的为498例,无基础性疾病的为332例。
1.2 方法 将所选取的社区糖尿病患者8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15例)和对照组(n=415例),予治疗组以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管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管理前后血糖的达标情况。
1.2.1 治疗组 予治疗组以规范化管理,具体流程如下:①成立职位由高到底,责任由上到下,层层递进的临床规范化管理小组。②根据实际情况规范化管理流程制定。其中包括:a.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其熟悉血糖的普通监测,介绍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方法;b.进行饮食指导,避免过多糖的摄取并严格控制食物的量、质;c.制定个人运动计划;d.规范用药,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使用。③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1.2.2 对照组 予对照组以传统模式进行管理,主要为简单的饮食指导、常规的检测和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检测记录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FPG≤7.0 mmol/L、2 hPG≤10.0 mmol/L、HbA1c≤6.5%则为达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各项指标的对比 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实时检测患者各项指标情况,所得治疗组与对照组管理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两组各项指标的对比(x-±s,mmol/L)
由表1可知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管理前各项指标相近。而管理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管理后两组的各项指标都有所下降,但治疗组经规范化管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均小于对照组,即规范化管理更能有效地稳定血糖。
2.2 血糖达标情况分析 统计两组患者经管理后的血糖情况,并按照一定评定标准,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并计算其达标率,见表2。
表2 血糖达标情况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达优的人数更多,因此临床上,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能长期有效治疗糖尿病。
3 讨论
3.1 糖尿病现状 糖尿病为一种以高血糖为主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常见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等症状[2]。其发病原因复杂,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常见由胰岛素分泌缺少或生物作用受损所致[3]。糖尿病患者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3.2 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的优越性 传统管理方式存在没有统一规范的护理流程的局限性,而规范化管理使管理流程更规范化、专业化和技术化[4]。尤其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人管理计划有效地促进了糖尿病的治疗。其中,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配合度,避免了低血糖的不当处理以及对血糖监测的认知度;个性化的饮食、运动指导保证了患者的定量、定质饮食和长期适量的运动,有利于提高其代谢水平;规范化的药物治疗促进了糖尿病患者的规范按时用药,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有效地将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5,6]。
社区的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始终坚持最优化原则,对传统管理方式进行删除、合并、分散、增加、以达高效安全的宗旨[7]。其以个体为基础,对时、量、质予以严格的规定[8]。从上述可知与传统糖尿病管理相比,经规范化管理的患者血糖下降更加明显,空腹及餐后血糖更稳定,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经管理后两组的各项指标都有所下降,但治疗组经规范化管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均小于对照组,即规范化管理更能有效地稳定血糖。在血糖达标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达优的人数更多,因此临床上,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能长期有效治疗糖尿病。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具有规范化、专业化和技术化的优点,能够有效地稳定控制血糖,在糖尿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推荐与应用。
[1] 陈倩岚.华林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前后血糖达标率分析对比.当代医学,2012,18(18):104,163.
[2] 王丽,韩冰.社区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的分析评价作.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8):240-241.
[3] 刘春英.社区规范化管理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的效果评价.吉林医学,2013,34(35):7520-7521.
[4] 陈云.基层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与治疗成本.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3):3771-3773.
[5] 李月,沈冬云,张伟,等.北京永定路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联合达标动态观察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3,16(25):2969-2971,2975.
[6] 葛承辉,朱月伟,潘雪凤,等.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0, 13(25):2826-2828.
[7] 李建华,杨颖,赵晨梅.双心关注综合性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的应用.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 7(7):3200-3201.
[8] 赵锦,谢昌辉,梁成竹,等.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前后血糖达标率比较分析.徐州医学院学报,2011,31(5):336-337.
Target rate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before and after diabetes standard management in community
Chen Yan-qing,LI Zhong-sheng,CHEN Xing-qiong.
Guangdong Qingxi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Qingyuan 511800,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target rate of blood glucose before and after diabetes standard management in community.Methods 830 diabetes patients in community from January 1,2013 to December 31,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divided them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diabetes standard management,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management,target rate of blood glucose before and after manage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Fasting bloodglucose(FBG) of patients after standard management and blood glucose 24h after dinner were more stable than traditional management,and target rate of all indicators were relatively higher.Conclusion Diabetes standard management can make the blood glucose more stable,having wide application values in clinic.
Community;Diabetes standard management;Target rate of blood glucose
511800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