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2014-09-05乔军堂张鹏魏学峰
乔军堂 张鹏 魏学峰
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乔军堂 张鹏 魏学峰
目的 探究脑出血患者采用改良后的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本院符合标准的患者9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 治疗组患者给予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均良好, 但治疗组患者预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再出血率1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采用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 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情况, 减少了患者的再出血率, 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脑出血;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
脑出血在临床上是指原发性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好发于老年人, 男性多于女性, 春冬两季发病率较高。大多数有既往史, 患者多在活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发病后可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脑出血患者每年的发病率达60~80万人, 占我国全部脑卒中患者的20%~30%, 急性期的病死率高达30%~40%[1]。因此, 探究最佳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本院对47例脑出血患者采用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脑出血患者94例, 其中男64例, 女30例, 年龄53~87岁, 平均年龄(62.5±14.3)岁,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7例,男32例, 女15例;对照组47例, 男32例, 女15例。入选标准:符合国家医学会制定的脑出血的诊断标准[2];经CT、MRI、实验室检查等相关的辅助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脑出血。两组患者排除肺、肝、肾等重大脏器功能性病变, 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小脑幕疝、神经功能障碍等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外科治疗前均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 如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控制血压值等。两组患者发病均在72 h内, 经检查发现血肿的部位在幕上,血肿的体积<30 cm2。治疗组患者给予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 具体内容:①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来确定首次血肿的抽吸量, 6 h内发病的患者, 首次抽吸量<血肿量的30%;发病>6 h的患者, 首次抽吸量是总量的30%~60%。②抽吸操作时动作轻柔、缓慢, 所用的负压≤10.0×104Pa;严禁冲洗或捣碎血肿。③持续引流及溶栓, 溶栓:20000 U的尿激酶溶于2 ml的生理盐水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抽吸的血肿量情况和患者的预后情况。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表进行评估[3], 100分:患者基本的日常生活功能良好, 无他人帮助, 能够控制大小便, 能自己穿衣、进食、洗澡、活动、行走;99~60分:患者有轻度的活动功能障碍, 需要部分帮助,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日常活动;59~40分:患者有中度的活动障碍, 需要别人大量的帮助, 能独立完成少数的日常生活活动;39分以下:没有独立能力, 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预后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均良好, 但治疗组患者预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首次抽吸量和预后情况的比较( x-±s)
2.2 两组患者的再出血和死亡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再出血率1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的比较[n(%)]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时常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 当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现临床外科治疗以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为主, 这种手术可以有效地清除患者颅内的血肿, 并且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4]。抽吸血肿可以快速地缓解周围组织的压迫, 减少了血肿释放的物质对患者脑组织的再次损伤。同时, 微创手术相比之下创口小, 损伤少, 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经临床多次实践研究发现, 在较短的时间里抽吸的血肿量大时, 患者颅内的压力易突然降低, 导致了血管的再次出血, 造成了脑组织的二次损伤[5,6]。所以经过改良后, 发现首次抽吸的血肿量减少,并根据情况给予持续性的引流, 可以缓解压力的突然减少,降低了再出血的概率, 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
本研究通过对脑出血患者给予改良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 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均良好, 但治疗组患者预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再出血率1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3%, 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改良后的微创血肿抽吸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减少了患者的再出血率, 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1] 王启华, 李树祥, 崔杰, 等.微创抽吸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1):48-49.
[2] 华勇.微创抽吸治疗脑出血的CT穿刺方法及注意事项.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30): 73-74.
[3] 王亮.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附41例报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 37(5):17-18.
[4] 朱建华, 孙育海, 顾勤, 等.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和内科治疗的疗效比较.中国临床医学, 2010, 17(6): 74-75.
[5] 甘连兴.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1(1):26-27.
[6] 朱文浩, 许峰, 唐坤, 等.脑出血微创幕上血肿抽吸引流术后死亡风险的术前评估.中国卒中杂志, 2012, 07(7):26-27.
2014-05-04]
730060 兰州石化总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