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镇信息化支撑新农村建设

2014-09-05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危房改造村镇村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梦想和期盼。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全体人民的郑重承诺。

综观我国发展的各个领域,农业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任务紧迫而重大。加快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当前重点工作,作为部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支撑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紧密围绕行业管理需要,陆续建设了“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全国传统村落管理信息系统”、“全国重点镇信息系统”等一批信息化项目,这些项目深入到县、到镇、到村、到户,收集了类型丰富、内容翔实的基础数据,为相关政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撑,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促进政府管理向扁平化、高效化、透明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为行业内建设类似村镇信息化项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图1

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图2

>>图3

“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于2009年10月正式投入运行,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目前信息总量较大的业务系统之一。截至目前,共采集全国范围内危房改造农户档案信息1000多万件,信息总量已达TB级。预计“十二五”末,累计达到3000万件。2009年至2013年,信息采集率年均达98%以上。基于该系统,村镇建设司自2010年起,于每年底组织试点范围内各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任务落实情况互查及自查工作。抽查农户对象均通过系统随机抽样并锁定。检查小组依据系统信息,实施现场逐户、逐项对照核实并形成检查报告。根据各年度检查结果显示,所采集信息内容基本真实可靠,危房改造任务切实得到落实,系统成效显著。2012年10月,系统将采集信息(29个省、市)对公众开放查询,并引入问题反映、意见建议等反馈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体现试点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与此同时,依托本系统,形成了农村危房改造与农房建设领域经验与技术交流平台以及乡镇建设管理员管理平台,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积极推动村镇建设领域业务与信息化建设与人才储备及相关制度完善,全面提高村镇建设工作水平,将党中央、国务院惠农政策与民生工程建设落到实处。(图1所示)

全国传统村落管理信息系统

“全国传统村落管理信息系统”于2012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相关各级各部门积极搜集整理有关材料并通过系统申报。目前已采集传统村落信息1万5千余件,并于2012年12月,直接通过该系统,历经两次专家评审,最终决定其中1561个村落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后续各地主管部门将根据相关要求,继续做好传统村落调查申报工作,对经评审认定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将分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时形成全国传统村落档案。对已列入名录的村落的保护及发展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将予监督指导。(图2所示)

全国以船为家渔户居住信息管理系统

“全国以船为家渔户居住信息管理系统”于2012年11月正式投入运行,目前已采集摸底调查信息共8万余件,信息总量预计将达到20万件左右。通过摸底调查信息,相关部门可以全面掌握我国以船为家渔户的数量、类型、分布及其居住条件等现状情况,并为“十二五”期间支持以船为家渔户上岸居住切实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依据。“十二五”期间,将在此摸底调查对象基础上,补充采集安居对象的相关建设信息,为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管理提供支持。(图3所示)

总结和展望

村镇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管理现状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管理水平与意识良莠不齐,对行业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将在后续的工作中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完善服务方式,不断把村镇信息化做好、做实。随着各级部门管理意识的提升、管理制度的完善、管理队伍的壮大、系统的不断建设完善与信息资源整合,村镇建设信息化将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危房改造村镇村落
山西农村危房改造让300余万贫困群众“住有所居”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流翔高钙 致富路上与你同行——记曲沃史村镇东海乡村e站长陈永庆
旧房危房改造中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方案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