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城市信息化的“任督二脉”

2014-09-05思然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西安市西安智慧

文|本刊记者 思然

西安市按照“应用促建设,服务推共享”的原则,坚持边建设、边服务、推应用、促共享的思路,积极推进西安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推广。市级共享平台的建成使用,极大地提升、带动了市级部门和区县对政务地理信息的认识、应用,全市数字城市建设不断走向深入,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支撑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载体”

西安市以基础地理框架数据和地名地址数据为基础、共享交换服务为核心,推行全市一张图,一套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最终的目的是推进应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有序共享、交换,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提高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

目前,该平台已在环保、公安、消防、城管、卫生、地震等部门开展应用,成为支撑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载体。共享平台的持续接入应用有助于实现西安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空间化、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满足了市级部门和区县政府部门的业务需求。

西安市公安局建设的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基于共享平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已经建设和开展了视频监控、警力调度、旅业管理、网吧管理、卡口应用、消防指挥等业务,将地理信息的概念引入到公安信息化应用之中,改变了公安业务数据依靠传统数据库的思维模式,使业务工作更直观、更便捷、更加贴近实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西安市地震局接入共享平台建立了具有震情和灾情信息获取、快速评估、信息通告、动态显示、信息查询、辅助决策、命令发布等功能的西安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成为为西安市政府和西安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提供抗震救灾指挥服务的重要技术支撑系统。

西安的路灯编号实现了110、119、120、12342等应急救助服务共用,危急时即可发挥重要寻址作用。当行人面对突发情况进行求助时,可通过路灯编号描述所处位置,方便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该系统已经从传统的数字城管建设,扩展到地下管线、人口房屋、民政、消防、应急、专项普查、移动执法等应用领域。

多措并举激发共享平台创新活力

在平台总体架构上,西安搭建了基于电子政务内网、外网和互联网的三套应用平台,明确了市、区县二级平台和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应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逐步推进的建设思路,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应用。

健全机制,厘清需求。一个完整的共享平台服务体系,必须要有一套制度体系做保障,要统一数据规范、服务接口规范和对接标准,这样既能保证数据信息资源的有效集中、交换、共享,又能体现各自的特色。陕西省制订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使用管理办法》,西安市成立了地理信息应用工作领导小组。西安市信息中心逐步制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共享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及地理信息共享交换规范等相关制度,梳理西安市地理信息共享目录,编制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需求目录。

>>应急指挥

设立基地,激发创新。设立“智慧西安创新基地”,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的研究、应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服务体系,在未来智慧西安建设中发挥基础服务作用和地理信息枢纽作用,实现西安市地理信息资源整合、共建共享、深入应用、全面服务。“智慧西安创新基地”展示平台将立足西安,集合各方优势,展现地理信息先进技术及应用成果,为全市应用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聚合服务,促进共享。在空间信息的共享应用中,涉及到大量数据的共享访问。例如,在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中,为应对突发性的公共事件,需要从卫生部门了解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布情况,从公安部门了解警力部署情况,从交管部门了解实时交通情况,从安监部门了解重大危险源的分布状况。“服务聚合”方式通过从数据层的共享上升到服务层的共享,解决了大量数据共享访问的难题。各委办局或信息中心提供属于各自业务范围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卫生部门发布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空间信息服务;信息办发布全市政务的地图服务;交通局发布全市道路交通信息的服务等。应急办将上述几种服务进行“服务聚合”后,再重新予以发布。

发布信息,便民惠民。把人口信息平台和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相结合,有助于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在整理数据资源目录的过程中,西安市信息中心将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分门别类,把可以向社会公开、代表政府公信力的服务汇总,再通过公共服务网发布,使百姓能够便捷地享受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信息服务。

担当智慧城市的“大脑”和“骨架”

作为城市信息化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信息资源,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是智慧城市基础中的基础,它是对智慧城市所有平台的基础支撑。各职能部门建立业务系统的时候,可以把应用引导到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上来,使业务系统中落后的信息“上浮”,这是一种推动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方式。很多职能部门把自身的系统建立在共享平台上,与共享平台进行对接,业务能力提升了,人员使用方便了,工作流程可视化了。同时,各部门将自身可共享的资源发布到平台上,与其他部门进行共享。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有效打破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应急指挥系统

通过提供基础地图服务,既要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梯次推进,又要建立灵活的信息资源更新共享机制,实现权威数据来自权威部门、谁提供共享谁负责更新,以信息资源与服务共享推动信息资源的交换,以信息资源交换完善平台信息资源与服务内容,最终实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等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协同、应用。

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过程,也是西安城市信息化顶层设计趋于完善的过程。今后,西安的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将集合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实现业务协同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来自各种传感器和不同渠道的终端信息汇集到一起,形成了科技决策的基础。随着该平台规模的不断扩大,数据的价值将得到越来越多的提升,进而调动更多部门参与的积极性。

可以预见,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将担当城市智慧应用“大脑”和“骨架”的新角色,负责与空间位置有关信息的集成、处理、可视、分析与决策,准确定位实时感知信息的物联网节点,有效支撑城市信息化的建设和运行。因此,建设、管理好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和完善应用服务体系,按照“平台+服务”的建设模式,逐步提高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其成为面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的有效支撑,承载各类智慧应用,这如同打通了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任督二脉”,更好地助力智慧西安建设。

猜你喜欢

西安市西安智慧
西安2021
Oh 西安
亲子创意美工展
家乡
西安市第四医院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123的几种说法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