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卫生”:深度服务百姓

2014-09-05马文晋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4年9期
关键词:卫生居民医疗

文|马文晋

“看病难、就医难”是多年困扰普通百姓的顽疾,也是各级政府部门多方“医治”难见成效的“痼疾”。东胜区通过“数字卫生”信息化平台,有效实现信息共享,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质量,降低了医疗成本和医疗风险。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城市信息化建设紧锣密鼓的实施,城市的信息化、智慧化程度迅速提高,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对城市信息化的整体建设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卫生信息化不仅为居民就诊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同时也节省了医疗成本,而且卫生机构自身的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为运营分析、管理决策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

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东胜区 “数字卫生”项目,自2010年底正式启动建设以来,已建成一个区域卫生信息平台,15套公共卫生业务系统,7类基于平台的应用,并建立了东胜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系统。截止目前,项目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通过信息化平台,就医人数已达448489人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0多万份,为我区百姓就医及日常健康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和质量,也为卫生行业的信息公开、数据收集和共享、运营分析,以及领导决策提供了客观、有效的依据。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机构信息共享。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连接规划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业务管理单位及各相关卫生机构)各机构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让区域内各信息化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

通过信息平台,东胜区实现各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居民健康档案的集中存储和共享,为居民就诊提供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区域内协同医疗等服务,患者无论在哪家医院看病,其病历都可以通用,免去了患者重复检查和长途奔波的烦恼,同时也是节省了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卫生业务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全面了解居民健康状况,就诊情况,对各种疾病和慢性病进行有效监测和管理,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降低医疗风险。

区域内一卡就诊,实现医疗、医保、新农合统一运营平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使得电子病历成为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并逐步显示出电子病历的重要作用。一卡就诊的手段为患者诊疗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患者只需要使用一张就诊卡,即可便捷地完成从挂号、检查、缴费、取药到医保实时结算等各个诊疗过程;而医生可通过刷卡调出患者诊疗记录、历史病历以及健康档案,了解其曾患病情、曾检报告等相关健康信息,做出更精确的病情诊断,医院也才可以广泛地获得医疗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方便医生诊疗和研究。

建立全民健康档案,深度服务百姓。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它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居民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多渠道信息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决策需要的信息资源。健康档案与卫生服务活动的记录内容密切关联,通过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居民健康情况进行走访、登记,掌握居民日常健康状况信息,及时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

东胜区居民健康档案除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就诊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会定期入户进行信息采集,入户时的信息采集采用了移动随访技术,工作人员携带有移动终端,入户时可以实时调取居民已有的健康档案并进行实时记录和更新。截止目前,东胜区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约20万份。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为卫生管理进行统计和分析提供了充分的数据,实现区域内的居民健康情况掌握,进行慢性病、高发病的分析、预防等健康管理。同时,系统提供的门户网站,居民经过认证授权后,居民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到自己的健康档案,方便居民对自己的健康情况整体了解、实现自我健康管理。

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实现疾病控制的科学管理。疾病控制的使命是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东胜区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发挥技术管理及技术服务职能,围绕国家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任务,做好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的组织实施,开展实验室管理、传染病报告与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消毒管理、慢病管理、结核病管理、地方病管理、卫生行政许可、现场监督、行政处罚等各项公共卫生业务管理工作,在防病、公共卫生信息能力的建设等方面发挥强大的作用。

东胜区通过“数字卫生”信息化平台,有效实现信息共享,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质量,降低了医疗成本和医疗风险。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统一管理,既实现了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数据挖掘,也为基层医疗机构日常监控和照料重点人群提供准确数据和依据,有效服务民生,实现了“科技为民、信息惠民”。

卫生信息化建设前景

从近几年的实施效果来看,卫生信息化应用在提高诊疗效率、降低病人看病成本、医疗行业监管和政府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一举多得的实惠举措。并且,IT应用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这让我们看到了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医院的IT应用意识逐步加强。

目前东胜区“数字卫生”已经完成区域内2家医院、1所疾控中心、32家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覆盖。医疗信息化在提高诊疗效率、降低病人看病成本方面有显著“疗效”,在信息化手段的帮助下,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病人可以轻松预约大医院专家号,省去排队的烦恼;不用到医院去就可以查看个人健康档案;可进行症状自查,做到有效预防疾病;医院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获取病人的健康数据,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以往监护数据、诊断结果等信息。

后续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东胜区将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在未来的1~2年内覆盖如妇幼保健所、多家民办医院等医疗机构,争取尽快实现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信息系统对接、数据共享互联,逐步充实完善已有系统中的功能,继续建立卫生应急系统、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等统筹指挥、决策系统,使管理部门能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分配、调度医疗卫生资源,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诊疗效率,切实为老百姓解决看病的诸多麻烦,提升医院的运营效率,最终促进我市“智慧城市”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之,卫生信息化作为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发展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多方协作合力推进。

猜你喜欢

卫生居民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石器时代的居民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卫生歌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