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馆刊的调查与分析

2014-09-05王洪波

图书馆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辽宁省高校图书馆

+王洪波

[摘要]通过访问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网页,对其网络电子馆刊的刊名、创刊时间、出版频次、发刊位置、定位与宗旨、基本栏目设置、主要内容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领导意识层面、办刊定位、策划和组织过程、深化内容和突出特色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网络电子馆刊;高校图书馆;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G258.6;G250.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图书馆是信息资源和信息利用者的中介,如何使这图书馆的中介作用发挥得更加顺畅,办好图书馆馆刊是途径之一。馆刊是图书馆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是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办好馆刊有利于加强馆内外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增进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为图书馆员提供业务研讨和学术交流的园地[1]。在21世纪信息迅速膨胀、互联网高度发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刊与时俱进,基于网络平台的电子馆刊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本文拟对辽宁省公办本科高校自办电子馆刊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馆刊的建设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并期望引起高校图书馆对网络电子馆刊的重视。

1 辽宁省高校图书馆自办网络电子馆刊情况统计

根据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所提供的名单和网址,截至2013年11月,辽宁省41所公办本科高校(不包含4所军事类高校)图书馆主页基本情况统计见表1。

表1辽宁省高校图书馆自办网络电子馆刊情况统计表

学校名称刊名创刊

时间出版

频次发刊位置定位与宗旨基本栏目设置主要内容

辽宁大学文献资讯导航 (辽宁大学图书馆简报)2003不连续、不定期主页有有资源介绍、服务项目、馆务活动、好书推荐

东北大学图书馆与读者2010 连续、 定期主页有有资源介绍、馆务公开、新书推荐、工作动态

大连医科大学书缘2009连续、 不定期主页有有馆务动态、服务资讯、好书推荐、佳片有约、图情轶事

大连工业大学馆读之友2012连续、 不定期主页有有工作动态、专题论坛、馆员风采、读书心得、学术研究、资源推介

沈阳大学图书馆与读者2009连续、 不定期主页未见无馆务工作、书刊导读、资源介绍、馆界动态、读者征文、读后感

沈阳师范大学图苑知讯2009连续、 定期主页有有工作动态,读者服务、资源推介、学术研究、馆员风貌、读者征文

辽宁师范大学馆员论坛2006连续、 不定期下层链接有有理论研究、业务讨论、馆务资讯、业内动态、诗文随笔、读者征文

大连大学魅力图书馆2009连续、 定期主页有有工作动态、专题论坛、党员之声、特色馆藏、书海泛舟、诗文天地、生命感悟、生活趣谈、 自然之旅、精彩瞬间、心海导航

鞍山师范学院书海泛舟2011不连续、不定期主页有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国学知识、读书方法、好书推荐、时光感悟、心灵驿站

沈阳工程学院信息导刊2009连续、 定期主页无有高校动态、专业论坛、信息集萃、会议预报、图书馆动态、热点关注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图书馆月刊2006连续、 定期主页无有石化通讯、科技动态、书刊推荐、网络技术、心情故事、人生哲理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文献导报2012连续、 定期主页有有目录汇编、学界动态、观点摘编、新书评介

2 统计结果分析

2.1 创办背景分析

辽宁省有12所公办本科院校创办了网络电子馆刊,馆刊建设大多起步较晚。最早的是创刊于2003年辽宁大学《辽宁大学图书馆简报》(后改名为《文献资讯导航》),其余,除了辽宁师范大学《馆员论坛》(2006年)、沈阳工程学院《信息导刊》(2008年),多数是2009年以后创刊,是在网络环境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情况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另外13所院校的图书馆主页无法访问。这样看来,全省基于网络平台创办馆刊的高校比例不到30%,将近40%的高校没有网络版馆刊,而超过30%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建设和维护本身都还存在问题。

2.2 出版状况分析

多数馆刊都是连续出版,或定期或不定期。不定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因人员变动、工作调整或其他不可知的原因等导致刊物没有如期出版,图书馆某个阶段的实际工作没有、也无法反映在馆刊里。另一种是由于图书馆工作有阶段性特征并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相关联,刊物的出版适时而定,这种不定期其实是有规律地组织出版。

电子馆刊的回溯数据不全,有缺期、缺刊现象,有的只提供近期的馆刊,读者无法清晰了解图书馆的历史活动过程和全貌。

2.3 框架结构分析

刊名基本都在主页显现,不需要多层链接,但有的刊名的网页位置比较随意,读者无法第一眼就识别出是馆刊,需要点击进去才知道具体是什么。绝大多数馆刊有办刊定位和宗旨,但有的不甚明确。没有办刊定位和宗旨的馆刊,内容都是来自网络转帖的分类上传。多数馆刊能够依据定位和宗旨比较清晰地设置基本栏目,分工明确, 文稿内容有机联系,有的馆刊根据图书馆和学校工作实际有适当变化。个别馆刊的栏目设置有所偏离。或无固定栏目,文稿按标题随机编排, 结构较为松散, 内容缺少有机联系。

2.4 内容分析

按内容大致可以分成3类:1)综合、馆务类馆刊:以图书馆工作、资源和服务为主的馆刊,如辽宁大学《文献资讯导航》、东北大学《图书馆与读者》、沈阳大学《图书馆与读者》、大连医科大学《书缘》、大连工业大学《馆读之友》、沈阳师范大学《图苑知讯》。2)知讯、文艺类馆刊:图书馆工作、资源和服务占一部分,另一部分是文艺性较强的散文随笔等,如大连大学《魅力图书馆》、鞍山师范学院《书海泛舟》、辽宁师范大学《馆员论坛》。3)学科、教育类馆刊:报道学科领域的专业技术进展与最新信息,重要期刊文献的题录精选或摘要汇编及馆藏最新书目等信息,介绍国内外高等教育界的发展动态等,如沈阳工程学院《信息导刊》、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文献导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图书馆月刊》。

3 思考与建议

3.1 领导层面要重视网络电子馆刊建设

从目前比例来看,辽宁省网络电子馆刊的比例不高,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根本没有馆刊。其中有的情况是图书馆本身各方面都建设得卓有成效,但并没有把网络馆刊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高校图书馆领导层面上就没有重视馆刊建设;另一种情况如图书馆主页都无法正常访问的高校,其中不乏计算机软、硬件条件和网络环境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因素,也有学校本身对图书馆建设的整体投入和重视不够的原因。图书馆在学校就处于边缘地位,馆刊的存在与否和价值可想而知。著名图书馆学者、教育家吉尔曼曾说:“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高校应该从校领导层面尽快转换观念,切实加强图书馆建设力度;图书馆领导要充分重视利用校园网有利条件,为创办网上电子馆刊奠定技术基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3.2 馆刊定位要清晰明确

馆刊的定位包括读者定位和编辑定位,因为馆刊的服务对象就是为读者,所以其中读者定位尤其重要,它是编辑工作的依据。高校的读者群以教师和学生为主,辽宁省乃至全国很多大学是多科型综合大学,涉及到不同的专业、学科、岗位,不同的教育背景、学历层次,如专职教师和管理、教辅、后勤工作人员,研究生和本科生,需求上各有特点。因此,高校馆刊的读者定位要考虑从本校各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读者、不同的需求及本馆馆藏、信息资源和服务方式等。当然,要馆刊满足所有教师和学生大量的信息需求显然不现实,它应该是在提供一定数量信息服务的同时,主要是向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展示现代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较高的图书情报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表达为教学科研提供更深层次、定向信息服务的良好愿望[3]。

3.3 办刊要精心策划和组织

在明确的办刊定位和宗旨前提下,要由专门的人员或者团队来研究和策划馆刊。图书馆管理者需要对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挑选一些理论修养较高、专业知识和业务实践较丰富、沟通能力较强、擅长文字表达和网页设计能力较强的馆员组成松散又紧密的团队,形成馆刊服务链中智力支持的环节[4]。具体在栏目设计上坚持稳定性和灵活性结合。稿件选取应紧紧围绕栏目内容,充分展示图书馆资源和图书馆人精神风貌。版式设计兼顾规范性和美观性,便于浏览、检索,在使用上方便读者,在视觉上吸引读者。

另外,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馆刊作为一种面向读者的宣传工具,可以通过向读者咨询、邀请参与采编、约稿征文等方式来吸引读者关注。

3.4 加强馆刊内容建设,突出特色

辽宁省的研究型大学不多,但这是未来高校的发展方向。具有学术性属性的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必须积极探索更好的途径和更加有效的手段,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最大支持。通过网页调查发现,有的电子馆刊内容驳杂,随意性较大,文稿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图书馆本身的学术形象。应该慎重选稿,挖掘馆员尤其是读者中的优秀稿件,要有专门的馆长和部门负责人对稿件严把质量关。馆刊应该作为学术工作的一部分,对学生和教师的研究工作有吸引和导向的作用。调查还发现,有的电子馆刊基本都是对相关网络信息的简单收集、归类转帖,出版频次密集,信息量较大,虽然对有的读者有一些参考价值和引导作用,但总的来说架空了图书馆本身的馆藏资源。

资源介绍、服务项目、馆务活动、工作动态、好书推荐等构成许多高校图书馆网络电子馆刊的共同内容,但不同的馆藏特点、专业学科优势以及服务模式等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通过创办特色化馆刊或馆刊中的个性化专栏设置体现出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信息得到更加广泛、深入地传播,进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5]。高校网络电子馆刊要在“创”中“办”,在“办”中“创”,让馆刊真正体现图书馆人和图书馆的价值。

综上,由于辽宁省高校网络电子馆刊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不尽如人意, 应该引起有关高校及高校图书馆方面的注意,重视图书馆的对外宣传推广工作,不要让宝贵的资源无声无息地搁置。

[参考文献]

[1]刘颖, 唐永林, 曾媛.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馆办刊物建设研究—— 以“211”院校为例[J]. 情报探索,2010(4):9-11

[2]刘东燕.谈高校图书馆馆办刊物的办刊实践和设想[J].图书馆建设,2004(6):109-111

[3]王鹏.试析高校图书馆自办刊物现状与对策构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3):130-131

[4]兰孝慈.大学图书馆馆刊在信息时代的走向[J].图书馆杂志,2009(7):43-45

[5]王景文,邵胜春.华北地区高校馆创办网上电子馆刊的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3):37-38

[收稿日期]2013-12-30

[作者简介]王洪波(1974-),女,馆员,硕士,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辽宁省高校图书馆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负荷的交互响应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今年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上涨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