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与地方科学院资源共建共享的启示

2014-09-05陈力任波

图书馆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共享

陈力++任波

[摘要]为了贯彻和落实《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组织实施方案》和《全国科学院联盟成立北京宣言》的精神,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与广西科学院开展了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以共同推进地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是基于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与广西科学院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服务方法,总结服务经验,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广西科学院;文献情报服务;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1 引言

自网络信息技术普及以来,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一直身兼两大任务,一是要保障院内创新研究与重大科技决策的信息需求和知识获取,二是要对外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的传播。基于此,中科院于2010年启动、2011年全面实施“创新2020”方案,并于2012年底与17个省级科学院共同签署了《全国科学院联盟成立北京宣言》,目的在于通过知识创新、资源共享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注入推力。

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组织实施方案》和《全国科学院联盟成立北京宣言》的精神,共同推进广西区域创新能力共享合作,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下简称国科图)成都分馆与广西科学院达成了共享文献情报服务合作协议,并于2013年7月中旬进行协议签字。签约以来,双方关于共享文献情报服务合作一直进展良好。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服务于广西科学院的情况予以分析并展开相关探讨。

2 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服务于广西科学院的必要性

2.1 广西科学院文献信息获取的现状

广西科学院[1]是我国17家地方科学院之一,目前共有7个直属研究机构,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近年来,该院科研实力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多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但因为文献情报获取遇到瓶颈,制约了其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通过对广西科学院科研人员和科研信息管理人员的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发现,全院共有科研人员343人,占职工总数61.3%,其中从事文献信息服务的工作人员共有12名。院内所有研究机构都具备宽带网络环境,多数人员可在工位上自由上网,95%以上的职工都是通过单位所提供的公共文献使用账号,在互联网上进行文献搜索。虽然上网条件便捷,但由于可用数据库信息资源不足,科技文献情报获取的渠道较少。目前,广西科学院科研人员获取文献信息的主要途径经统计如表1所示。

表1广西科学院员工获取文献信息的主要途径

文献信息的获取途径百分比

统一订购的文献资源,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学网。70%

互联网直接搜索100%

专门的文献机构: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广西大学图书馆。30%

朋友帮忙85%

小木虫等科研论坛85%

注:表中百分比意为选择此项的人数与参与此项调查的人员总数之比,下同

可见,直接网络搜索、科研论坛和找人帮忙是广西科学院查找文献的主要途径,而专业途径的应用较少,虽然统一订购的文献资源如中国知网、万方等专业平台占有一定比例,但占比相对来说并不高。

2.2 广西科学院文献情报服务需求分析

广西科学院科研用户中[2],一线科研人员和课题负责人是文献信息需求的主体,根据笔者调查,他们对文献情报服务的主要需求如下。

2.1.1 现实需求

(1)文献资源总体需求情况:根据调查,广西科学院现在需要的文献资源总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广西科学院现在需要的文献资源

文献资源类型百分比

科技期刊100%

SCI外文资料90%

博硕论文80%

标准资料;专利成果70%

统计数据;除SCI外的其他外文资料60%

(2)各学科的需求情况:广西科学院在各学科领域均有重点发展,各学科均有情报服务和信息快报需求,如生物、海洋、信息、热带亚热带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陆海生态环境保护、非粮生物燃料、生物物质能源技术等。根据调查统计,广西科学院希望获取的文献信息相关领域统计如图1所示。

图1广西科学院希望获取的文献信息相关领域统计

2.1.2 期望情况

(1)中文资源:根据调查整理,广西科学院希望共享的中文电子数据库资源情况如表3所示。

表3广西科学院希望共享的中文电子数据库资源

数据库名称百分比

维普期刊100%

CNKI中国知网95%

万方系列数据库90%

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50%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40%

(2)外文资源:根据调查整理,广西科学院希望共享的外文文献信息资源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广西科学院希望共享的外文文献信息资源

数据库名称百分比

SCI(Web of Knowledge)100%

SpringerLink95%

ScienceDirect数据库95%

ACS(美国化学学会期刊)95%

Elsevier期刊90%

willy数据库90%

JCR数据库(JournalCitationReports)85%

EBSCO数据库80%

Jstor(Journal Storage)80%

NCBI-Pubmed80%

Oxford Journals75%

Taylor & Francis70%

Engineering Village(EI)70%

Nature期刊数据库70%

Highwire Press65%

IEEE65%

Karger50%

ProQuest50%

RSC(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库50%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30%

2.1.3 总体需求与问题讨论

(1)根据调查情况,广西科学院的总体需求为:1)文献需求;2)查新、立项及成果鉴定;3)情报服务及信息快报;4)产业分析报告、专利报告;5)建立特色平台;6)专业人员培训;7)将文献情报系统的服务嵌入到3个国家创新平台。

(2)从广西科学院文献情报服务的现状和需求情况分析来看,广西科学院文献信息服务方面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现订购的文件信息资源不能满足需求;2)数据库种类少,资料不全;文献全文获取困难;外文文献资源少;学术会议的文献信息资源不足;3)没有专业从事文献信息服务得工作人员;科研人员的专业文献检索能力有待提高;4)没有专门的文献采购经费或经费额度不固定。

总之,文献获取困难尤其是高质量的外文文献获取困难的状况已经成为广西科学院科研事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迫切需要有实力的科技文献平台为其注入推动力量。

3 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服务于广西科学院的可行性

3.1优良传统与政策支持

中科院自建院之初就一直保持院地合作的优良传统[3]。无论是建院初期与地方积极联系与合作,培养建设祖国的人才,还是改革开放后组织和推动“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之路,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都表现了中科院“立足科学院,服务全国”的优良院地合作传统。

《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发展规划(2011-2015)》更是明确提出要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产业技术核心竞争能力为目标,共建区域创新体系[4];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国科图”)的“十二五”院地合作发展战略则以“创新2020”作为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将面向地方科技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信息服务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并以建设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建设开展文献情报服务、咨询服务的知识化服务能力作为推动服务模式转型的途径与方法。

3.2 资源优势

目前,中科院已成为具有强大和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和高技术的知识创新中心,科研、人才培养、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都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5]。作为科研支撑系统的国科图,具有丰富的文献情报资源,能够无缝连接覆盖全院、服务全国,已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文献情报服务机制。

国科图总分馆更是结合各自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紧扣地方发展,从需求出发开展信息服务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通过“全国科学院文献情报服务共享联盟”,中科院已面向省科学院联盟成员提供了共享文献资源与服务、并对图书馆员和科研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国科图成都分馆更是立足四川、服务西南,以科技信息平台建设与服务为基础,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推动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的开展,初步形成了全面服务区域发展的合作格局。

3.3 技术保障

国科图是一个开放的、有机融合的多层结构系统,它依托中科院E-Science环境,可提供逐步深化的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并可通过开放工具与个性化特色化的信息组织和第三方嵌接利用。该系统具有以下鲜明的技术优势:

一是系统能够支持随时随地、无缝连接的情报获取。科研人员可通过统一身份验证机制随时接入系统,对各种数据库和信息资源进行检索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将信息的检索、处理与其个性化信息工作平台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是系统能够对信息化科研资源的知识化组织与交互提供很好的支持。科研人员能够对特定领域问题进行集成检索,并对检索结果从内容关系和结构上运用知识地图进行探索分析,构造个性化的数字研究空间。

三是系统能够对科研宏观决策提供智能支持。系统能够支持科研组织及其决策人员对相关领域进行知识结构分析,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动态追踪、监测和比较分析,为更深入的决策分析提供支持。

综上可见,国科图能够满足广西科学院在文献情报方面的各项需求,是广西科学院文献情报服务理想的解决方案。

4 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与广西科学院共享合作实践取得的成效

2013年5月双方开始合作,历经前期调研、达成框架协议、签署协议、举办培训等实践步骤,截至目前,双方在共享文献情报服务合作上已取得了很大成效。

4.1 开通资源与服务

2013年5-7月,国科图已为广西科学院陆续开通了所需的资源与服务,包括:“NSTL全国现刊数据库”“NSTL回溯数据库”、支持科技决策的“国家科学图书馆战略情报平台”“中科院专利在线分析系统”“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支持科研信息获取的“集成文献检索系统”“中科院机构知识库网格平台”;开通了”文献传递”“科技查新”“科研信息获取与解决方案”等服务。

4.2 搭建省院合作信息服务平台

国科图成都分馆为广西科学院搭建了省院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平台集成了已经开通的资源与服务入口网址,整个平台嵌入到广西科学院网站中,成为国科图与广西科学院文献情报服务沟通的桥梁,实现了“资源到所,服务到人”的理念(中科院为广西科学院搭建的省院合作信息服务平台网址:http://221.7.133.76:8080/web/17201/home)。

4.3 人员培训

通过宣传培训,让广西科学院的科研人员了解到专题信息检索、科技查新等服务为科学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需求对接、科技情报资源服务等工作提供更多实事求的信息;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服务的宣传和培训,让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与其专业领域相关的信息资源及获取渠道的方法,并掌握各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4.4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截至目前,国科图成都分馆与广西科学院已经共同建立了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机制。双方合作以来,国科图支持广西科学院图书情报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加入其相应培训体系统,通过制定并推进年度行动计划、项目合作等方式,使合作共建得以顺利进行;广西科学院也积极发挥了领导机关的作用,支持广西科学院图书情报队伍的发展,不断提高广西科学院图书情报服务水平。

5 服务合作中的启示与思考

根据反馈,广西科学院对国科图成都分馆所提供的服务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和深化合作的过程中,笔者得出以下几点启发。

5.1 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保证必须跟上

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文献情报服务的关键保障。应该说,广西科学院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比较理想的,但并非所有的研究机构都有这样理想的设施条件。如有的研究所连入互联网时还是动态IP,这就限制了很多需要固定IP才能开通的数据库资源的有效利用。

国科图与地方科学院的合作还要得到必要的人力支持。在与中科院共享服务合作之前,广西科学院的7个直属研究机构共有12名文献信息服务人员,每个单位至少配备1名。但这些文献信息服务人员在业务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与广西科学院提出的“人才强院、科技兴院”的“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不相适应。但在双方开展共享服务合作后,他们积极参与文献情报人员新兴业务能力培训,切实提升了文献情报服务能力,为广西科学院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5.2 必须及时充分了解客户的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

服务提供方对于科研人员所反馈的问题绝不能忽视,必须对用户新的需求进行仔细分析,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国科图为广西科学院开通各项资源与服务后,一线科研人员反馈的信息认为,文献传递服务耗时不便,尤其在进行文献批量查找与下载时,省院文献传递的平台应用不方便。成都分馆接到反馈后对问题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虽然双方合作前期,成都分馆已经针对合作项目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对广西科学院的需求有了较清晰的了解,但随着合作的深入,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虽然可能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只有对用户的具体需求有所了解,并科学地、有目的地、有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信息和资料,分析情况,了解现有需求及潜在需求,才能客观、正确的做出决策依据。

5.3 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必须跟进

讲究培训的方式方法,在提高科研人员信息素质与能力上才能事半功倍。国科图成都分馆一直致力于通过强化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坚持业务培训和理论培训相结合,为广西科学院建立一支熟悉图书情报服务业发展、懂得服务业相关政策、善于开拓市场的专业队伍(图书情报部门)。

如前文所述,广西科学院的12名文献信息服务工作人员在专业能力上有欠缺,其他科研人员的专业文献检索能力也有待提高,成都分馆在对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供了针对性的多层次培训。既有面向各研究单位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的基础培训,也有基于使用过程中科研文献需求解决方案的培训。通过深入开展多层次和方式灵活的培训,切实提升了广西科学院相关人员信息利用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

5.4 服务过程致力于打造服务品牌,助力合作单位的发展

根据国科图对广西科学院所进行的科技竞争力分析,广西科学院在一些优势重点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不论是科研实力、科研效率还是科研影响力,在省内都属于佼佼者,但同其他省级科学院相比并不占优,甚至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国科图通过对广西科学院的科研能力、优势领域、科技产出、发展潜力等科技竞争力的全面分析,提出若干发展建议,以助力广西科学院的发展。国科图在同地方科学院携手合作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打造决策咨询服务的品牌,通过与合作伙伴建立战略情报分析联合服务模式机制,来切实提升地方科学院情报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的水平。

6 结语

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应用于地方服务中时,必须注重合作单位的信息需求特性,发挥地方特色与优势,并与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如广西科学院因科研需要,对大量中外各学科领域的文献有较大获取需求,而与此不同的是,正处于上升探索阶段的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科院,2008年建院)则对产业报告有着旺盛的需求。因此,个性化服务才是信息服务业今后发展的方向[6]。也正因为如此,同时与广西科学院、重科院、上海科学院均有合作项目的国科图成都分馆,针对不同的合作对象制定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与广西科学院合作所涉及的服务内容与模式,均具有相当程度的可移植性,具有高质量的可参考性,这对于成都分馆今后进一步开展院地合作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时至今日,国科图成都分馆与广西科学院关于文献情报服务共享的合作还在顺利进展之中,下一步的工作将对其新的需求和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例如目前已经开展了东盟科技合作潜力方面的调研工作。总之,国科图会继续根据一线需要,研究和推动具体措施,继续夯实普遍的文献保障服务,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支持地方科研一线的信息服务,推动我国科技信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科学院简介[EB/OL].[2014-03-03].http://www.gxas.cn/Gxas/gxasbrief.aspx.

[2]贾苹,徐慧芳,孙玉玲,等.中国科学院与省科学院合作框架下的文献情报服务共享[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8):16-20.

[3]孙殿义.植根祖国大地 践行科技强国富民之路——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六十年[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4(6):582-592.

[4]孙殿义,陈伟,孙晓蕾,等.科技引领未来,合作推动发展——中国科学院“十二五”院地合作发展战略[J].科学促进发展,2011(11):11-20.

[5]李静海.构建适应21世纪科研需要的新型文献情报服务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6-12.

[6]池晶.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个性化信息服务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2):79-81.

[收稿日期]2014-01-28

[作者简介]陈力(1969-)女,馆员,本科,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任波(1972-)男,副研究员,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猜你喜欢

共享
对应用大数据完善检验监管的思考
从“共享”新闻到“共绘”图景:如何解答新课题
招商引资档案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探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褪色的“共享”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