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对骨科骨折术后康复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4-09-04曾宪辉林宗汉
曾宪辉 林宗汉
(1广西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南宁 530011)
参苓白术散对骨科骨折术后康复影响的临床观察
曾宪辉1林宗汉2#
(1广西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南宁 530011)
参苓白术散;骨科骨折术后;康复;临床观察
#通讯作者:林宗汉,E-mai1:LZH1965555@163.com
骨科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受多方面的影响,除严格的无菌操作、扎实的手术技术、术后护理及术后的功能锻炼外,手术本身导致的免疫功能抑制及手术切口是阻碍其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西医予抗炎、换药并嘱患者加强营养等治疗,而中医重在术后健脾益气。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对骨科骨折术后患者选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本院骨科12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骨科四肢(部位在肱骨、尺桡骨、股骨、胫腓骨)骨折术后,年龄18~60岁,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下或60岁以上;合并有内分泌系统、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患及精神病患者;合并有HIV(+)、恶性肿瘤患者及不愿配合治疗者。终止临床实验标准:试验过程中出现合并疾病;患者提出退出试验;病人因其它随意原因而自行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抗炎及换药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参苓白术散汤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共15剂。
1.4 观察项目 观察计算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及IgA、IgM等生化免疫检查,并进行疗效对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中多因素方差分析。
1.6 治疗结果 术前、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IgM、Ig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治疗组IgM、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后加服参苓白术散具有提高机体IgM、IgA含量从而提高术后机体免疫的作用。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加服参苓白术散可以促进伤口恢复,缩短伤口愈合时间。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2周IgM、IgA含量及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S)mg/L
表1 两组术后2周IgM、IgA含量及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S)mg/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IgM IgA 伤口平均愈合时间(d)治疗组对照组60 60 1.68±0.16*1.22±0.06 1.92±0.08*1.24±0.06 8*12
2 讨论
骨科骨折在严格手术操作后,术后予抗感染、补液、换药配以功能锻炼外,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胃肠功能促进伤口愈合等术后康复治疗亦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医术后以健脾益气为主。参苓白术散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人参、炒白术、茯苓益气健脾,炒淮山、莲子肉辅以健脾益气,炒扁豆、炒薏苡仁助白术健脾,砂仁醒脾和胃益气,桔梗载药上行,甘草健脾和中及调和中药,枣汤调服。本方为益气健脾之代表方剂,可促进软组织的修复。万集今等[1]通过实验性脾虚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周期和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发现:脾虚动物IgM合成不足。本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应用于骨折术后具有提高机体免疫、促进软组织恢复、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等功效,对术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故其在术后的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1]万集今,葛振华,王若愚.实验性脾虚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周期和免疫细胞化学的研究 [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4,3(2):116
R 68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4.01.051
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