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因素的分析

2014-09-04程晓红

关键词:总数样本院校

程晓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黄冈市 438002)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大批量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对创新教育认识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社会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也不到位。因此,笔者在对黄冈市三所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其现状进行了归纳。

一、黄冈市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问卷调查情况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北省黄冈市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1300份,回收1251 份,有效回收率为96.23%;共发放教师问卷400份,回收347 份,有效回收率为86.75%。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到“你认为创新人才需要哪些基本素质”时(见表1),学生卷中回答较多的分别是“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独到的思维能力”;而教师卷中回答较多的分别是“独到的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可见,样本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创新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基本相同。当问到“你认为激励人才创新最有效的手段”时(见表2),学生卷中回答“物质激励”或“事业激励”分别占样本总数的4.0%和4.3%,回答“精神激励”占样本总数的12.6%,回答“前三者综合”的占样本总数的77.8%,回答“其他”的占样本总数的1.2%;教师卷中回答“物质激励”或“事业激励”的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0%和8.1%,回答“精神激励”的占样本总数的18.3%,回答“前三者综合”的占样本总数的69.8%,回答“其他”占样本总数的0.9%。这表明样本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均赞成运用综合手段是激励人才创新最有效的手段。当问到“你认为激发创新人才首先应该有创新思维”时(见表3),学生卷中回答“非常正确”和“正确”分别占27.1%和58.3%,回答“一般”占11.2%,回答“不正确”或“完全不正确”分别占3.1%和0.3%;教师卷中回答“非常正确”和“正确”分别占20.2%和61%,回答“一般”占15.9%,有12.9%回答“不正确”。这说明样本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大部分都认为激发创新人才首先应该有创新思维。

表1 你认为创新人才需要哪些基本素质(多项选择) 单位:%

表2 你认为激励人才创新最有效的手段 单位:%

表3 你认为激发创新人才首先应该有创新思维 单位:%

2.高职院校与创新人才的培养。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到“你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吗”时(见表4),学生卷中回答“是”占样本总数的82.7%,回答“否”占样本总数的17.3%;教师卷中回答“是”占样本总数的77.5%,回答“否”占样本总数的22.5%。以上数据表明,样本学校的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均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当问到“创新是否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时(见表5),学生卷中回答“是”占样本总数的83.9%,回答“否”占样本总数的16.1%;教师卷中回答“是”占样本总数的76.5%,回答“否”占样本总数的23.5%。这表明样本学校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均赞同创新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当问到“高职院校有无培养创新人才必要”时(见表6),学生卷中回答“完全有必要”和“有必要”分别占40.2%和57.6%,回答“无所谓”的占1.8%,有0. 1% 和0.1% 回答“没必要”或“完全没必要”;教师卷中,回答“完全有必要”和“有必要”分别占38.6%和57.1%,回答“无所谓”占3.2%,有0.6% 和0.6% 回答“没必要”或“完全没必要”。可以看出,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均认为高职院校有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

3.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和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到“你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时(见表7),学生卷中回答“非常好”或“较好”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4%和25%,回答“一般”占56.9%,有11.1%和3.6%回答“较差”和“非常差”;教师卷中回答“非常好”或“较好”分别占样本总数的5.8%和31.6%,回答“一般”占46.7%,有12.5%和3.5%回答“较差”和“非常差”。这表明目前样本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大部分认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一般,而且学生的态度比教师更为强烈。同样,当问到“你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时(见表8),学生卷中回答“非常好”或“较好”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2%和20.7%,回答“一般”占58.8%,有13.9%和3.2%回答“较差”和“非常差”;教师卷中回答“非常好”或“较好”分别占样本总数的4.9%和23.4%,回答“一般”占51.7%,有15.9%和4.0%回答“较差”和“非常差”。可见,样本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大部分都认为本校创新人才培养环境一般。

表4 你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吗 单位:%

表5 你认为创新是否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责任 单位:%

表6 你认为高职院校有无培养创新人才必要 单位:%

表7 你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 单位:%

表8 你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单位:%

4.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师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到“你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首先是创新教师的培养”时(见表9),学生卷中回答“非常正确”或“正确”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5%和49.6%,回答“一般”占27.3%,有7%和1.0%回答“不正确”和“非常不正确”;教师卷中回答“非常正确”或“正确”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9.7%和50%,回答“一般”占25.4%,有4.0%和0.9%回答“不正确”和“非常不正确”。这表明样本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和学生,大部分都赞成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教师的培养。同样,当问到“你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导师对学生创新能力指导的作用”时(见表10),学生卷中回答“非常大”或“较大”分别占样本总数的9.1%和47.2%,回答“一般”占37.1%,有4.9%和1.8%回答“较小”和“非常小”;教师卷中回答“非常大”或“较大”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8.4%和52.4%,回答“一般”占26.8%,有1.7%和0.6%回答“较小”和“非常小”。这表明,样本院校教师和学生大部分都认为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导师的指导作用非常大。

表9 目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首先是创新教师的培养 单位:%

表10 导师对学生创新能力指导的作用 单位:%

5.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学。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到“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中教学方面”时(见表11),学生卷中回答较多的分别是“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和“加强教学实践和工程训练”;教师卷中回答较多的分别是“加强教学实践和工程训练”、“运用参与式教学”和“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可以看出,样本校中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的要求略有不同。同样,当问到“你希望高职院校给予学生提供哪些方面的创业指导”时(见表12),学生卷中回答较多的分别是“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创业方法的指导”和“创业方向的指导”;教师卷中回答较多的分别是“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创业方法的指导” 和“创业方向的指导”。可以看出,样本校中教师和学生对高职院校提供的创业指导的要求基本一致。

表11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中教学方面(多项选择) 单位:%

表12 高职院校给予学生提供哪些方面的创业指导(多项选择) 单位:%

表13 你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多项选择) 单位:%

表14 你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最缺乏的是 单位:%

6. 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到“你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时(见表13),学生卷中回答较多的四个问题分别是“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创业环境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和“教学方法单一”等;而教师卷中回答较多的四个问题分别是“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创业环境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和“国家创新经费投入太少”等。可见,样本院校中的教师和学生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大致相同,占主要位置的还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创业环境等。当问到“你认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最缺乏的是什么”时(见表14),学生卷中回答“创新氛围”或“创新资金”分别占31.5%和19.7%,回答“创新知识”或“创新技能”分别占13.4%和15.6%,回答“创新信息”和“创新指导”分别占4.5%和15.3%;教师卷中回答“创新氛围”或“创新资金”分别占34%和15.1%,回答“创新知识”或“创新技能”分别占13.1%和21.9%,回答“创新信息”和“创新指导”分别为0和16.9%。可见,创新氛围和创新技能等是目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短板。

二、影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因素分析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我市虽然有三所高职院校(分别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鄂东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其中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民办院校),但在影响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很多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压缩型本科”教育模式严重。教育部200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普通高职院校105所,在校生近600 万人,已占高等教育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但传统的课程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举例来说,很多高职院校是把本科院校的模式作为“标杆”,办外语专业、管理专业,而这些专业却几乎没有高职的特点,外语也是教语法,管理也是学最基本的营销理论,没有和实际工作岗位结合起来。高职和综合性的本科院校都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高职最大的特点就应该是根据行业的需求来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

(二)学生创新教育观念落后。通过大学生在创新教育认识上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创新教育的认识理解还存在一定偏差,有60%的大学生认为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创不创新无关紧要;有54%的大学生认为创新只是针对少数创新能力较强、有家庭背景和有主观意愿的人而言的。可见,当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对创新的认识还很肤浅,被动参与创新活动较多。这与高校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引导有一定关系,但与大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以及国家政策导向也有直接联系。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独立意识的教育。

(三)高校创业教育缺乏计划性系统性。调查显示,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未正式列入人才培养计划,有59%的高校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47%的高校没有专门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也无专门的创业教育教材;60%的高校创业教育仅限于专题讲座为主,或组织创业计划大赛,或对个别专业开设选修课等。这样的创业教育,内容形式单一,组织结构松散,缺乏创业实践体验,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相对较高,而现有教师中多数缺乏创业经历和创业实践能力,创业教育主要是由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或各院系学生工作干部以及辅导员兼任。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的局面,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调查显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薄弱、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与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期盼相差甚远,也与创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

(四)社会对创业教育支持保障力度不够。目前,虽然全国高校都在不同程度的开展创业教育,并给予大学生一些扶持政策,但大学生最需要的资金、场地等核心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虽然各级政府逐步出台很多配套政策和措施,但推进的力度不够,还缺乏实施层面的细化,政策规定过于原则化,不具体,不便于操作,无法落实到位。从社会环境看,创业文化也还没有完全形成,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较难树立,这种创业氛围的淡薄,使得创业者对创业望而却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业教育的开展。

鉴于以上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学生、高校、政府和社会等层面上。高校作为一个传播知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并负有高度责任的社会组织,责无旁贷的应对大学生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撑。因此,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此项工作,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创新教育体系。

[1]付进军等.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高福安等.创新人才培养方法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钱国英.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徐长发.创新人才从这里起步:特色学校精彩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6]孟丽涛.高职高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猜你喜欢

总数样本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村企共赢的样本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