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康复指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2014-09-04李万辉
李万辉
家庭康复指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李万辉
目的 探讨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家庭康复指导对其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于出院后未接受家庭康复指导, 观察组患者于出院后接受家庭康复指导, 患者出院时、患者出院后3个月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以及WHOQOL-BREF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出院前两组患者在CNS、FIM以及生存质量各领域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经3个月的家庭康复指导后在CNS、FIM以及生存质量各领域的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指导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 提高生存质量, 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
脑卒中偏瘫;家庭康复指导;神经功能;生存质量
脑卒中偏瘫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因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突发性疾病, 临床上又称之为脑血管意外;中老年人群是该病的高发人群, 绝大部分的患者经治疗后仍然会留下后遗症, 引起患者神经功能障碍, 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 影响自身生活质量的同时增加了家属的负担[1]。现代康复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 发现加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的家庭康复指导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与生存质量的改善, 本文选择2011年2月~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探讨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家庭康复指导对其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 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诊断方案, 经各项检测确诊为首次发病者。对照组中男24例, 女21例;年龄62~81岁, 平均年龄(67.3±8.1)岁;左半球病变25例, 右半球病变20例;观察组中男23例, 女22例;年龄61~84岁, 平均年龄(66.8±7.9)岁;左半球病变26例,右半球病变19例;患者存在着认知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方面的障碍, 但无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和无精神病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出院后未接受家庭康复指导, 观察组患者于出院后接受家庭康复指导, 主要通过上门访视和电话访问的形式进行,具体如下。
1.2.1 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耐心倾听患者与患者家属的叙述,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内心需求, 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促进患者积极展开康复锻炼;并且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功能锻炼中。
1.2.2 认知干预 掌握患者出院后病情的变化, 告知患者展开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讲述康复技能, 给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和康复计划, 嘱咐患者按时服药。
1.2.3 功能康复干预 ①肢体功能锻炼。主要包括变换体位、活动关节、维持坐位等基础训练;同时协助患者展开站立、步行、上下楼等锻炼;②语言锻炼。首先从简单的字符开始训练, 然后慢慢转变为简单句子, 并鼓励患者大声说话,促进声门闭锁功能变化与口唇肌肉运动;③日常生活能力锻炼。在患者可以取坐位时给予其坐位进食、洗漱、穿衣脱衣等训练;能坐位转移、站立时即可进行如厕和简单家务训练;在动作训练的同时, 对患者连续给予语言、认知能力的康复训练;以绘画和练字的形式来增加患者集中力, 以物品分类等形式改善患者记忆力和提高推理力[2]。
1.2.4 饮食等相关干预 指导患者的饮食遵循低盐、易消化、高营养的原则, 禁辛辣、刺激食物与烟酒;多食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以保证大便的通畅, 必要时可用开塞露, 但万万不可用力排便;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劳累, 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避免恐惧、紧张、亢奋。
1.3 指标观察 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以及WHOQOLBREF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数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组间对比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在CNS、FIM以及生存质量各领域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经3个月的家庭康复指导后在CNS、FIM以及生存质量各领域的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具体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患者出院后3个月CNS与FIM评分变化( x-±s, 分)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生存质量各领域的评分变化( x-±s, 分)
3 讨论
据临床资料调查显示近些年我国脑卒中偏瘫的发病率日趋上升, 该病的发病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疾病、高血脂以及吸烟与酗酒等存在密切的联系, 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约有70%的生存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3], 因此受到了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若患者出院后停止相关的康复锻炼, 对于患者的康复预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十分不利,故患者出院后实施家庭康复指导十分有必要[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家庭康复指导后, 在CNS、FIM以及生存质量各领域的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了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展开家庭康复指导的积极意义, 在康复指导过程中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功能康复干预以及饮食等相关干预, 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一方面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 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促进患者精神乐观, 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加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指导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 提高生存质量, 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 可以作为临床护理的参考和借鉴。
[1] 王俊棠.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O,16(3):63.
[2] 王青, 闫青.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患者幸福与护理行为相关性.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9):809-810.
[3] 李秀梅, 班莺.家庭康复指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7):220-221.
[4] 郭瑞友, 马晓维, 毛德军.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功能和生存质量的长期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3):264.
471009 河南省洛阳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