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弥漫性外耳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2014-09-04程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3期
关键词:弥漫性外耳道分泌物

程楠

浅议弥漫性外耳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程楠

目的 分析弥漫性外耳炎的临床表现, 并总结具体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接收的弥漫性外耳炎患者50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5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 观察组则行显微耳镜下手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5%(26/34),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33/34),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弥漫性外耳炎患者行显微耳镜下手术治疗后, 治疗总有效率较高, 且该方法安全可靠, 治疗彻底, 值得推广。

弥漫性外耳炎;临床特征;治疗方法

一般认为外耳道分泌物增多、耳痛等症状, 均是弥漫性外耳炎的临床表现, 其多由细菌感染所致, 部分人由于不良挖耳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外耳道皮肤出现损伤, 此外,异物进入、药物刺激等也会引起弥漫性外耳炎[1]。弥漫性外耳炎会使患者听力下降, 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失聪,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本院将来院就诊的50例弥漫性外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接收的弥漫性外耳炎患者50例, 患耳共计68只, 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 年龄为11~81岁, 平均年龄为(55.6±5.4)岁,病程在10~180 d不等, 平均病程为39 d。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 患耳34只, 患者中有8例耳痒、10例耳胀、12例溢出分泌物、18例听力下降;观察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5例, 患耳34只, 患者中有5例耳痒、15例耳胀痛、10例溢出分泌物、22例听力下降, 两组患者病情程度、病程、年龄层次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 观察组则行显微耳镜下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患者服用镇痛剂后, 以酚甘油(1%~3%)滴于患处(1~2滴/次,4~6次/d), 并联合地塞米松、青霉素合剂(3~4次/d)涂敷患处。有分泌物或脓液溢出时, 以双氧水(浓度3%,2~3次/d)清洗患处。

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显微耳镜术时, 首先对耳部患处进行精确定位, 找准具体患处并观察到耳道分泌物时, 及时予以清除, 鼓膜刺穿之后抽液, 视患者具体情况, 施加鼓室成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成功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4 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患耳未见疼痛、脓液、听力恢复良好, 且无明显不适症状;有效:患耳疼痛与听力有所改善, 未见脓液;无效:患耳疼痛无改善或加剧, 脓液分泌照常, 听力无改善或下降。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以(%)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比较:对照组经药物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6.5%, 观察组经手术治疗后, 治疗总有效率为97.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比较(例, 只, %)

3 讨论

外耳道感染细菌或病毒后, 会引起外耳道周围皮肤或皮下组织出现炎症, 从而引发弥漫性外耳炎, 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4]。临床上, 大多数患者出现弥漫性外耳炎主要源于以下几点因素:挖耳不当, 外伤, 水液浸润, 化脓性中耳炎引发的药物刺激、分泌物刺激或者是全身性疾病引发的并发症等, 其患病程度在临床上的表现也是不同的, 轻度弥漫性外耳炎患者外耳道处的皮肤会出现肿胀、充血等现象, 而重度弥漫性外耳炎患者在咀嚼、说话或吞咽过程中, 外耳道处的疼痛感均会加剧, 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皮肤溃烂、脓浆状分泌物以及耳廓部水肿等, 一旦患者病程时间延长, 外耳道周围软组织便会增厚, 进而造成外耳边狭窄现象, 严重影响患者的听力, 造成听力下降, 威胁其正常生活[5]。

患者戒掉不良的挖耳习惯, 可以说是弥漫性外耳炎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不良挖耳习惯不仅会引起皮肤感染,还会对周围皮肤起到严重刺激作用, 出现乳头状肉瘤或习惯性出血, 影响到听力。故而, 在日常生活中, 一旦疑似弥漫性外耳炎后, 要及时就医, 避免出现因病程延误引发慢性弥漫性外耳炎。本研究中, 两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耳痛、头晕、分泌物等症状。耳道狭窄且深, 在显微耳镜下检查时,可以对患处进行精确定位, 可促使外耳道分泌物顺利清除。听力下降患者行手术治疗后, 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1%, 较之于单纯药物治疗总有效率的76.5%, 治疗效果满意, 两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充分证明了弥漫性外耳炎患者行显微耳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综上所述, 弥漫性外耳炎患者行显微耳镜手术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 且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此外,日常生活中要戒掉不良挖耳习惯, 防止污水浸润, 疑似弥漫性外耳炎的患者, 应及时就医, 一经确诊后, 优先考虑显微耳镜术治疗。

[1] 董文达.弥漫性外耳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亚太传统医学,2012,8(10):133-134.

[2] 王红梅, 孙海军, 范业忠.低功率微波治疗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观察.中国疗养医学,2010,25(16):1123-1124.

[3] 刘自泰.微波治疗在耳鼻咽喉科应用体会.甘肃医药,2012,6(02):105-106.

[4] 古观保, 揭苏平, 肖建华.显微耳镜下手术治疗弥漫性外耳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健康之路,2013,12(09):189-190.

[5] 肖玉艳, 李楠, 张纳新, 等.弥漫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的多中心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2):1295-1296.

475000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耳鼻喉科

猜你喜欢

弥漫性外耳道分泌物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
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采取有效方案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