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2014-09-04周淑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9期
关键词:丹红人民卫生出版社心功能

周淑平

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周淑平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11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1次/d静脉滴注, 稳心颗粒9 g/d, 3次/d口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倍他乐克(倍他乐克12.5 mg/d, 2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3周。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疗效评定及室性早博疗效评定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疗效更显著, 值得进一步推广。

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 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 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较多合并室性早搏, 易引发恶性心律失常, 出现室速、室颤, 死亡率高,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1]。目前使用的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室性早搏, 且长期服用副作用大, 甚至因副作用而被迫停药, 某些抗心律失常西药还可能加重心力衰竭。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的耐受能力更差。鉴于抗心律失常西药的局限性, 本科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收治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110例, 其中男58例, 女52例, 年龄73~81岁, 病史2个月~ 17年。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 对照组50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为冠心病心力衰竭, NYHA分级为III~IV级, 同时合并室性早搏(>2000次/24 h)。全部患者均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血糖、心电图、动态心电、心脏彩超、NT-proBNP。

1.2 诊断标准[2]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及《内科学》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标准:Ⅰ级:患者有心脏病, 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 休息时无自觉症状, 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上述症状;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上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1.2.2 室性早搏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室性期早搏的诊断标准:①提前发生的QRS波群, 时限通常超过0.12 s、宽大畸形, 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②有完全性代偿间歇;③可成多源性、多形性、联律性。

1.3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加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d, 1次/d静脉滴注, 稳心颗粒9 g/d, 3次/d口服);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倍他乐克(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加倍他乐克12.5 mg/d, 2次/d口服)。

1.4 疗效标准

1.4.1 心功能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心力衰竭基本控制, 心功能提高2个级别以上, 症状、体征及各种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有效:患者心功能提高1个级别, 但是不足2个级别的, 症状、体征及各种检查结果有所改善;无效:患者心功能提高不到1个级别的, 症状、体征及各种检查结果没有改善;恶化:患者心功能恶化1个级别或则更多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室性早搏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70%以上;有效: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室性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疗效判定 治疗组显效15例, 有效37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9例, 有效27例, 无效15例,总有效率72.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室性早搏疗效判定 治疗组显效13例, 有效38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显效8例, 有效25例, 无效17例, 总有效率66.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心功能疗效评定(n, %)

表2 室性早搏疗效评定(n, %)

3 讨论

近年来, 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 冠心病心力衰竭发病率明显增加, 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很多合并室性早搏, 心脏性猝死发生率高[3-5]。心力衰竭使心肌结构重塑, 改变心肌的传导性和自律性, 是形成折返激动或自律性升高的电生理基础, 成为室性早搏的基质。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加上心力衰竭患者大量应用利尿剂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均可诱发或加重室性早搏。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室性早搏可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 使心输出量减少, 心肌缺血缺氧加重, 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 并且心功能越差, 越有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老年患者常常心率偏慢, 目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多有减慢心率及负性肌力作用, 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中药在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本科积累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气阴两虚、血瘀水结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瘀血阻络存在于冠心病疾病的全过程。室性早搏的治疗则应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丹红注射液是活血化瘀药, 丹参和红花经提取纯化制成的复方制剂。丹参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等功效, 主要成分为丹参酸类和丹参酮类[6]。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红花黄色素为红花的主要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红注射液具有如下作用:①清除氧自由基, 保护线粒体,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②改善心功能和改善左室重构的作用。③对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④改善血流动力学、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组成, 其中党参、黄精益气养阴, 保护受损心肌细胞, 三七活血通脉, 可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缺血及改善心功能。甘松具有调节多离子通道、膜抑制剂和延长动作电位的作用, 可阻断折返激动, 从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琥珀安神定悸, 可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二者合用共奏养阴益气、活血化瘀、定悸复脉之功效。本科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疗效显著, 值得进一步推广。

[1] 陈在嘉.冠心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39-241.

[2] 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1.

[3] 张健, 陈兰英.心力衰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458.

[4]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01.

[5]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5.

[6] 王建华, 张永祥, 周文霞.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739-743.

2014-08-13]

13002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猜你喜欢

丹红人民卫生出版社心功能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