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58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4-09-04范永胜吴春梅
范永胜 吴春梅
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58例临床疗效观察
范永胜 吴春梅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并总结出诊疗经验。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本98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分为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组58例和开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组40例(即A、B两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的情况并且记录下来, 将记录下来的观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基本相似, 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A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且术后恢复情况好, 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推荐应用术式。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疗效
在众多的临床疾病中, 由于消化道发生溃疡而导致的穿孔, 应该算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疾病, 同时也是一种比较普通的外科性疾病, 以往的疾病治疗方式多是采用对胃部进行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及新型药物的研发进程的加快, 目前采用抑酸药物以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溃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临床实践, 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另一方面,伴随着微创技术的成熟与发展, 采用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也被逐渐的运用在临床治疗上[1], 但是这种治疗溃疡穿孔的方法以及开腹手术的方法却受到了质疑和争议, 本次研究也是为了更好的验证该术的实际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进行本次研究, 特意收集2009年4月 ~2012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8例由于消化道发生溃疡的患者的基本资料, 并将这些资料进行了整理以及分析, 并作为一般资料。98例患者中, 男65例, 女33例, 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33.97±5.79)岁, 基本的病原物侵染的过程在1~18 h之间。按照穿孔的类型不同, 对于这98例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分类, 其中胃穿孔18例, 十二指肠穿孔80例。在进行必要的手术之前, 询问了患者的家属, 并分别将这两种手术方法进行了介绍, 按照自愿的原则分别选择手术治疗的形式和方法, 按照最终的选择结果分成了两组:A组58例是采用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 B组40例是采用开腹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手术方法 在两组进行手术之前, 对所有患者所使用的禁食、置胃管、胃肠减压的一系列的医学设备与装置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审核。在对于患者进行胃穿孔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分析中, 对患者的肿瘤的类别进行判别, 判断是否属于良性肿瘤, 然后再根据分析结果酌情取穿孔边缘小块并进行一定的病理检查[2]。
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 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手术都需要采用的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并且建立气腹, 一般情况下, 需要将气腹的压力维持在12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然后还需要置入10 mm套管针, 以备对于腹腔检查使用。另外要先将患者腹腔内的积液用专门的吸引器吸净, 然后再根据患者实际的穿孔部位以及穿孔的大小及相应的水肿程度再进行手术。然后在穿孔的边缘处开出一条约为5 mm的缝隙,再根据消化道纵轴的“7”号线进行缝补, 在缝合3针之后就可以直接将穿孔闭合了。为了更好的将吸出液变为澄清透明的, 还需要采用大量的生理盐水或是灭滴灵对于腹腔进行冲洗。另外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 出于术后引流的考虑, 还应该在温氏孔处事先安置一个引流管供引流使用。最后需要做的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关腹, 完成手术。具体的开腹手术的方法还应该参照参考文献进行。对于两组的患者来说, 在手术之后都需要继续进行抗炎、抑酸和禁食以及适当的胃肠减压, 以此来保证一定的治疗效果。在患者结束手术并出院之后, 还应在继续接受抑酸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等到3个月后再对其进行胃镜的复查[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工作表录入观测数据并通过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A组所有患者都手术成功, 无中转开腹病例, 虽手术时间长于B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术后恢复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A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全面优于B组,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x-±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x-±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x-±s, n)
2.3 术后并发症 经过观察及随访之后, 可以发现A、B两组患者都出现了腹腔残余感染1例, 经过对症处理后都有所好转, 并且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 安全性令人满意。
3 讨论
现如今, 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现代人饮食结构的多样化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的增多, 这些都足够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两种临床应用的手术方法的差异性比较, 尽管都已经逐步应用在了临床中, 但是具体的疗效结果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4]。
通过本次研究, 对于采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治疗溃疡穿孔的实际价值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总结如下:①与其他治疗穿孔的治疗方法相比, 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法手术切口比较小, 因此在伤口愈合之后的美观效果比较好, 而且愈合的时间也比较短, 因此更符合微创手术的理念。②对于腹腔镜手术来说, 这种治疗方法不太受手术术野的限制, 而且对于了解患者腹腔内的实际情况更具优势, 对于患者的病痛折磨也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③在进行穿孔手术过程中, 往往都需要对腹腔内部进行观察, 而使用腹腔镜手术却可以很好的减少对内脏器官的干扰程度, 对降低手术风险具有直接作用[5]。
总之, 在严格把握适应证, 术中仔细寻找穿孔部位, 尽量做好病灶良恶性评估的基础上, 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术术中出血量更少, 术后恢复更快, 切口更小, 更为美观, 更为安全可靠。
[1] 张传宝, 安慧玲, 张海涛, 等.腹腔镜在上消化道穿孔手术中的应用.河北医药, 2010, 32(14):1913-1914.
[2] 刘宝存.手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穿孔72例临床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32):105-106.
[3] Lo HC, Wu SC, Huang HC, et al.Laparoscopic simple closure alone is adequate for low risk patients with perforated peptic ulcer.World J Surg, 2011, 35(8):1873-1878.
[4] 张炽棠.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比较.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2, 15(1):62-63.
[5] 王健, 张文伟, 林波, 等.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2, 17(1):50-52.
2014-05-05]
264400 山东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