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的病理结果和临床分析
2014-09-04关少艮
关少艮
508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的病理结果和临床分析
关少艮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出血的原因及临床特征, 探讨年龄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2011年间收治的508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8例患者子宫出血原因以良性病变为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恶性病变的发生与年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应明确诊断, 定期复查,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围绝经期;子宫出血;病理检查;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口的老龄化, 围绝经期妇女的人口比例越来越高, 而女性健康尤其是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问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的衰退及卵巢功能的下降, 围绝经期妇女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异常子宫出血(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 尤其是围绝经期妇女。本文回顾分析了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妇科门诊2009年~2011年间收治的508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其病理结果结合临床分析, 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出血的病因, 使其能得到更快的诊断和更好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2011年间门诊收治的508例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①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47.7岁。②详细询问病史(阴道出血情况及月经婚育史), 注意与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关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有无肿瘤家庭史。排除全身性疾病, 如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③症状及体征月经周期紊乱, 经期时长时短, 流血量或多或少, 偶见大量出血, 子宫出血后就诊时间最短2 d,最长6个月。妇科检查无特殊发现。且近3个月内均未用过激素类药物者。④辅助检查:常规进行B超检查, 排除盆腔占位性病变。血液生化检查:包括对血常规、凝血四项、尿HCG、性腺六项、高泌乳素血症等。
1.2 方法 由经验丰富的妇科医生行 B 超及子宫内膜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下刮宫, 必要时行分段诊刮, 术后刮出物当天即送病理检查。标本经10% 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 常规切片及 HE染色, 镜检。病理结果须由两位病理科医生共同作出诊断, 以减少误差。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6.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子宫出血原因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中以40~45年龄组最多, 随着年龄增长, 例数减少。病理结果提示本组病例子宫出血原因以良性病变为主, 功能失调子宫出血406例(占79.9%), 内膜息肉72例(14.2%), 子宫内膜炎13例(2.6%), 子宫内膜癌11例, 占2.2%。
2.2 年龄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 从表2中可以看出, 高龄组(>50岁)子宫出血患者发生恶性病变所占的比例较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高龄组与低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的病理结果
表2 不同年龄组恶性肿瘤的比例
3 讨论
围绝经期是妇女从生殖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的过渡时期,一般始于40岁以后, 历时短则2年, 长至10余年。妇女一生中最后一次月经称为绝经。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称为围绝经期[1]。在此期间最显著的变化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 生育能力丧失,最终导致绝经、生殖道萎缩等一系列退行性病理改变, 在此期间大约有70%的患者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 至于此类出血的原因错综复杂[2]。
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 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中以40~45岁组及46~50岁组最多, 这与Doraiswami S等[3]的研究结果相符。由于在围绝经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生了变化, 随着卵巢的衰老, 卵泡不可逆的减少, 黄体功能不全或无黄体形成, 血液中孕激素的水平下降, 在持续的雌激素作用下, 子宫内膜组织中腺体、间质和血管增生不同步, 缺乏支架, 组织变脆增生的同时, 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溶酶体酶,致子宫内膜出血。另外, 由于雌激素的持续作用, 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表现为单纯性增生或复杂性增生, 而此时需要更高水平的雌激素维持, 而雌激素的波动有时会导致雌激素相对不足而致出血[4]。初期有排卵与无排卵月经交替出现, 由于孕激素不足或缺乏, 子宫内膜表现为增生或增生与分泌的混合型。晚期为无排卵月经, 由于单一雌激素刺激, 子宫内膜为各种增殖期的表现。
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的波动, 使宫内膜、宫颈、阴道局部发生一系列变化如生理性萎缩及血运不良, 致使局部抵抗力下降, 病原微生物侵入引起炎症。而内分泌紊乱, 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又增加了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
随着年龄的增加, 子宫出血的患者减少, 这可能与患者在早期已得到诊断和治疗有关。然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却增高了[5], 从表上资料可见, 年龄>50岁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比例明显高于年龄<50岁的患者, 高危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不育及绝经延迟, 年龄越大, 肿瘤恶性程度越高, 预后越差。故早发现、早诊断对患者的治疗预后和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之, 子宫异常出血是围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疾病, 诊断性刮宫和病理检查是妇科医生最常用而有效的诊断手段, 早发现、早诊断对预防和治疗妇科恶性病变有着关键的作用,也对妇女健康和保健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乐杰. 妇产科学.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
[2] 刘冬娥.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8):473-474.
[3] Doraiswami S, Johnson T, Rao S, et al. Study of Endometrial Pathology in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J Obstet Gynaecol India.2011,61(4):426-430.
[4] 郑建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黑龙江医学.2003.27(9):641-643.
[5] Escoffery CT, Blake GO, Sargenat LA.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in women with postmenopausal bleeding in Jamaica. West Indian Med J.2002(51):232-235.
Clinical analysis and pathologic results of uterine bleeding fo.508 cases of perimenopausal women
GUAN Shao-gen.
Shancheng Central Hospital, Fosha.528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uterine bleeding of perimenopausal women,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pathological findings and age. Methods .508 cases of perimenopausal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fro.2009 t.201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Most o.508 cases with uterine bleeding due to benign lesions. With the growth of the age incidence of the possibility of malignant lesions also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ge and pathological finding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Perimenopausal uterine bleeding is caused by many reasons, clinical diagnosis should be made clearly. Do medical screening to women during menopausal period, in order to detective early and treat early.
Perimenopause; Uterine bleeding; Pathology; Clinical analysis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