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曲康唑和派瑞松乳膏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9-04张晓伟武建朝郭一蒙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1期
关键词:伊曲康唑真菌性外耳道

张晓伟 武建朝 郭一蒙

伊曲康唑和派瑞松乳膏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晓伟 武建朝 郭一蒙

目的 探讨伊曲康唑和派瑞松乳膏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150例, 随机分治疗组(伊曲康唑和派瑞松联合应用)、对照一组(派瑞松局部应用)、对照二组(伊曲康唑口服治疗), 每组50例, 治疗前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37例, 显效11例,好转1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8.0%。对照一组痊愈16例, 显效16例, 好转11例, 无效7例, 总有效率86.0%。对照二组痊愈15例, 显效18例, 好转11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88.0%。伊曲康唑和派瑞松联合使用对于外耳道真菌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曲康唑和派瑞松乳膏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外耳道, 疗效显著, 痊愈率高, 比单纯应用伊曲康唑或派瑞松乳膏更具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真菌性外耳道炎;伊曲康唑;派瑞松乳膏

本科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联合使用伊曲康唑胶囊(含量0.1 g/粒)、派瑞松乳膏(复方硝酸益康唑乳膏, 产自西安杨森)对真菌性外耳道炎予以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真菌镜检方式或者取皮屑进行真菌培养, 检查结果呈阳性。所有患者在30 d内均未服用或者局部未使用抗真菌药物。排除对派瑞松、伊曲康唑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明显肝肾功能不全及有系统性疾病者、失访中断治疗者及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其中男88例, 女62例, 年龄15~68岁, 平均年龄33岁。病程4周~12年, 均有耳痒, 外耳道间断少量分泌物, 间断性耳闷, 听力下降等。体检:外耳道有灰色、白色、黄色或者烟灰色霉苔, 状如薄膜或粉丝, 甚似发霉, 主要表现为块状以及筒状, 类似于脓性物。将呈现为膜状物的分泌物以及痂皮去掉之后, 发现位于耳道部位的皮肤充血严重, 为红肿状态, 有的甚至已经糜烂。

选取所有患者外耳道部位的痂皮分泌物以及已经发霉的皮屑, 对其行涂片镜检, 结果发现均存在芽胚物体或者真菌丝体。其中, 发现有129例患者结果呈阳性, 主要原因在于存在致病霉菌, 阳性率高达86.0%。在这129株真菌中, 有99株属于曲霉菌, 占76.7%;有15株属于白色念珠菌, 所占比例为11.6%;8株为桔青霉菌, 所占比例为6.2%;剩余7株则为毛孢子菌, 所占比例为5.4%。

1.2 方法 按照患者初诊顺序、遵循随机原则将150例患者分为三组。治疗组:50例患者均采用派瑞松+伊曲康唑;对照一组50例:单用派瑞松;对照二组50例:单用伊曲康唑。

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感染种类、全身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先彻底清除外耳道分泌物及霉苔、痂皮。治疗组用耳用一次性医用棉签将派瑞松乳膏涂擦外耳道, 若病变侵及鼓膜涂抹应及鼓膜表面, 2次/d, 同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0.1 g/粒)1次/d, 2粒/次。1周为1个疗程。对照一组单用派瑞松乳膏, 方法同治疗组。对照二组单用伊曲康唑胶囊,方法同治疗组。各组1个疗程无效者不再进行。有效者连续应用2个疗程。在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的过程中禁止使用其他药物, 同时还需注意切记不要挖耳朵或者让水进入耳道内。

1.3 疗效评定标准[1]①痊愈:临床症状均消失, 外耳道干净, 清洁度较高, 红肿及糜烂现象消失, 行镜检和真菌培养后结果为阴性;②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位于外耳道部位的皮肤存在较轻的糜烂或者红肿现象, 行镜检与真菌培养后结果为阳性;③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但行镜检与真菌培养后发现仍然为阳性;④无效:临床症状毫无改善, 行镜检与真菌培养后发现仍然为阳性。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真菌学疗效判定:若行镜检与真菌培养后发现结果为阴性则代表清除, 反之则为未清除。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 治疗组与对照一、二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真菌治疗疗效对比 治疗组为96.0%(48/50), 对照一组64.0%(32/50), 对照二组66.0%(33/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与对照一、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三组临床疗效对比(n, %)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

3 讨论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慢性或亚急性传染病, 由于真菌进入外耳道并繁殖生活所致的一种皮肤感染, 多局限于外耳,偶尔侵及中耳或乳突开放腔。局部瘙痒、渗出、结痂为主要特征[2]。分泌物阻塞时可影响听力。致病真菌以曲霉菌、白色念珠菌为主, 真菌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当外耳道进水或积存分泌物, 若长期使用单一药物, 即抗生素滴耳液, 一旦气候转变为湿热则该病又会被诱发。

在采取措施对外耳道真菌病予以治疗时, 第一步骤需将外耳道内部的脓苔痂皮以及其他分泌物均清除干净, 同时还要使外耳道处于清洁与干燥状态。在本研究中主要应用派瑞松作为治疗药物, 原因在于其成分为曲安奈德与硝酸益康唑。前者主要为糖皮质激素, 而后者主要作用则为抗菌。局部使用派瑞松能够起抗真菌、抗过敏、止痒以及消炎之效。而伊曲康唑作为另一主要药物, 隶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主要作用原理在于对位于真菌细胞膜上的关键酶麦角固醇合成酶进行作用, 而后充分发挥其抗真菌功能。临床上该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真菌病, 主要特点为安全、疗效好以及广谱。

本文主要选取15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三组, 其中治疗组联合使用伊曲康唑和派瑞松乳膏作为主要治疗方式,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8.0%;真菌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一组应用派瑞松局部治疗后无效7例, 总有效率86.0%, 真菌治疗有效率为64.0%;对照二组应用伊曲康唑口服治疗后无效6例, 总有效率88.0%, 真菌治疗有效率为66.0%。本结果与熊科亮[3]、敬光怀[4]的研究结果一致。在3组治疗过程中, 有少数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头晕、红肿以及耳痒, 其中治疗组不良发生率为2.0%, 对照一、二组则分别为14.0%、16.0%。

综上所述, 派瑞松乳膏、伊曲康唑联合应用治疗外耳道真菌病可明显提高疗效,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1] 何平, 钱晓琼, 陆江楠, 等.伊曲康唑治疗难治性复发性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2(4):479-481.

[2] 殷明昌.耳内镜下外耳道冲洗联合派瑞松布药治疗霉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31-32.

[3] 熊科亮, 张少容, 罗璝, 等.派瑞松乳膏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 19(22):1050.

[4] 敬光怀.真菌性外耳道炎88例临床疗效对比观察.当代医学, 2010, 16(9):3-4.

2014-07-01]

452470 登封市人民医院耳鼻喉咽喉科

张晓伟

猜你喜欢

伊曲康唑真菌性外耳道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探讨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
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伊曲康唑联合氯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200例临床效果分析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
氟康唑与伊曲康唑治疗男性念珠菌尿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