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4-09-04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5期
关键词:普伐他汀高脂血症脂蛋白

李 玮

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李 玮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8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 应用普伐他汀进行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经8周治疗, 患者TC、TG、LDL-C水平降低, HDL-C显著增加, 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具有明显治疗效果, 安全性高, 无明显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普伐他汀;高脂血症;疗效

高脂血症对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不利影响, 有资料显示普伐他汀对于高脂血症在治疗时存在显著效果, 本文选取8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 予以普伐他汀完成治疗,结果显示效果达到较高理想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8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标准为患者通过合理饮食2~4周后, 持续2次检测血脂,符合以下四项指标中二项则表示符合疾病诊断标准:血清胆固醇(TC)含量≥5.69 mmol/L;甘油三酯(TG)含量≥2.26 mmol/L, 同时应≤4.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0.9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3.62 mmol/L。在本文所选取患者中有男42例, 女38例, 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8.5±2.3)岁。存在高血压病Ⅰ、Ⅱ期患者为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例。入选患者排除标准:治疗前半年内存在心肌梗死、较危险性创伤或实施大型手术治疗患者;存在活动性肝炎、严重肾功能不足者或无原因血清转氨酶增加现象;因药物原因导致高脂血症;正应用其他类型调脂药物;出现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衰弱等严重病症患者。

1.2 方法 患者经服用普伐他汀10 mg进行治疗, 1次/d,疗程持续8周。治疗过程中需与药物服用前饮食习惯与自身生活习惯等具有一致性, 对血脂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的药物均不可应用。患者同时存在高血压疾病、冠心病等病变需继续原有治疗, 可继续予以对血脂代谢水平不会造成干扰性药物。

予以普伐他汀治疗前后需询问患者病史, 检查记录患者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注意其肝肾器官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等是否保持正常, 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胃肠反应情况。

血脂测定:血液采集前患者所用最后一餐不可饮酒亦不可摄取高脂食物, 持续空腹12 h后可采集静脉血液, 并予以分离, 取血清, 应用酶法对TC、TG和HDL-C值进行检测,且根据公试计算得到LDL-C值, 公式为LDL-C=TC-HDLC-TG/2.2, 各指标单位均是mmol/L。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TC降低超过20%或TG减少超过40%或HDL-C增加超过0.26 mmol/L;有效:患者TC缩减10%~20%, 或TG缩减20%~40%, 或HDL-C增加0.1 ~0.25 mmol/L;无效:患者各指标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情况[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组内对比均应用t检验, 计数资料则予以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具有较为明显效果, 见表1;经治疗, 患者T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 HDL-C则明显增加, 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80例患者治疗效果分析[n (%)]

表2 治疗前后患者TC、TG、HDL-C、LDL-C变化情况s, mmol/L)

表2 治疗前后患者TC、TG、HDL-C、LDL-C变化情况s, mmol/L)

?

3 讨论

普伐他汀是一种还原酶竞争性抑制剂, 因为存在可逆性,所以可以对HMG-CoA产生抑制作用, 从而减少细胞内所含有的胆固醇总量, 使得细胞表面所含有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受体量明显上升, 从而提高LDL-C所具有的分解代谢作用, 并使得血液内存在的LDL-C得以清理。能够阻滞肝脏大量合成低密度脂蛋白, 有效防止LDL-C产生[2]。

普伐他汀对心血管存在较为明显保护效果, 其发挥作用与血脂调节能力存在相关性, 而且作用机制还包括:提高血管内皮作用, 使得NO有效合成与分泌均上升;抗炎效果,有效减少C反应蛋白作用, 缩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炎性细胞、巨噬泡沫细胞含量, 使得斑块形成一定程度稳定性, 避免产生新斑块;阻滞血小板发生聚集;减少血黏度, 防止红细胞过于脆化;避免内皮素大量出现;提高冠脉侧支循环能力等。

本文应用普伐他汀对高脂血症进行治疗, 主要目的是使之能够减少高血脂含量, 防止高脂血症有关脑血管、心血管疾病存在较高发生率, 因为长期处于高血脂状态会提高心脑血管病变几率, 因此对高脂血症疾病患者予以有效预防治疗则显得尤为重要[3]。

本文研究中, 患者T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对比降低明显, HDL-C则明显增加, 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明显。患者治疗后TC总有效率为90.9%, TG总有效率为94.4%, HDL-C总有效率为85.7%, 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1] 孙宝红.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工企医刊, 2008, 2(2):12.

[2] 陈莘桃.普伐他汀联合葡醛内酯对高血脂症患者脂代谢及肝损伤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13(23):534.

[3] 赵凯.普罗布考对高脂血症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山东医药, 2011, 15(28):119.

2014-01-06]

457000 濮阳, 中原石油勘探局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普伐他汀高脂血症脂蛋白
普伐他汀对子痫前期预防及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普伐他汀在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普伐他汀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影响及其协同吉西他滨的抑瘤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
普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模型TNF—α的影响和心肌保护的作用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