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2014-09-04洪国辉
洪国辉
有幅漫画让我记忆深刻。画中的人物在得到梦寐以求的艺术品后,反复把玩之余却觉得它没有以前那样精美了。我不禁掩卷沉思:“难道熟悉的地方就没有风景了吗?”
也许我们天性就喜欢去追逐遥远而又朦胧的美,正如汪国真所言:“纵使远方的风景并不那么尽如人意,这也是一个美丽的错。”“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远方赋予了我们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心向往之。
追逐远方,无可厚非。然而,熟悉的地方其实亦有别具一格的风景。
从古至今,思乡是中华文化永恒的主题。“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当初的征人,也曾豪情满怀奔赴远方,然而远方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又怎比得上故乡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尔虞我诈得来的富贵怎比得解甲归田的闲适淡然?熟悉的地方才是我们灵魂的栖息之所,它早已深深融入我们的骨血。正如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熟悉的乡音、乡情是我们永生难忘的风景。
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轻歌剧曾因贴近生活而饱受批评,这座文化的高峰一时间被迷雾遮蔽了。“阳春白雪”固然高雅,但毕竟曲高难和;“下里巴人”或许更能传达百姓的心声,熟悉的地方也自有它的风景。余秋雨曾评论道:“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蔽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人们急切地奔赴远方,却忽略了近在咫尺的风景。然而美终究会被发现,就像施特劳斯终被历史铭记一样。
我们应该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涵养一双会看夜的眼睛,以夜的包容、深邃去审视周遭熟悉的风景。因为有这样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崇尚西方洋楼的思潮中突围,敏锐地寻找到中国传统建筑之魂;因为有这样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费孝通先生在崇洋媚外之风盛行时提出“文化自觉”,让遭到冷落的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康德说:“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这正如我们熟悉的风景:你看,或者不看,它就在那里,不来不去。在汲汲于未知的远方时,不妨回首熟悉的地方,再一次欣赏被我们忽略的美。
【作者系福建省安溪县恒兴中学进取文学社社员,指导教师:王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