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健美操中的实验性研究

2014-09-04苏怡怡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9期
关键词:效能实验组动作

苏怡怡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0)

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健美操中的实验性研究

苏怡怡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0)

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 - efficacy)源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25)的社会认知理论。它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即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特定任务或行为自信程度的评价。它是当代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在《心理学回顾》杂志上发表的“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 ”一文中提出的概念。 同时,班杜拉又提出了对于发展自我效能感非常有效的4个基本成分,即: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生理和情绪状态。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干预教学,研究其教学方法对健美操成绩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组的健美操成绩好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十分显著。可见,利用自我效能4种影响因素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可以明显有效地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和学生运动成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二年级健美操班学生为调查对象。以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健美操中的情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实验法。

1.2.1 实验分组 从健美操专项班中随机抽取32名学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6人。

1.2.2 实验程序 在实验中主要应用单盲教学干预实验,将影响自我效能感的4种因素作为实验组教学的干预手段,通过提高被试者的自我效能感来改善健美操教学的方法,从而改善学生的运动学习成绩。将确定的研究对象共计32人随机分成实验组(16人)和对照组(16人),规定两组学生学习相同的健美操套路,并由同一名教师进行两个组的教学。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两个组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为期12周的教学。

在整个教学实验中,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教学时数均相同,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均一样。到学习结束时,两组成绩均由相同的测试组成员进行测试评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

为掌握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否存在差异,我们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问卷调查,然后以自我效能感为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所测结果见表1。

从表1的数据可知,实验组学生的GSES的平均分为26.35,对照组学生的GSES的平均分为26.51,经过T检验,我们可以得出t=0.29,P=0.64 > 0.05,结果证明实验前两组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存在差异性。

表1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

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健美操动作进行教学与测试,所测结果如表2 所示,从所测数据我们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优秀成绩所占百分比为20%、19%,良好成绩所占百分比为32%、33%,中等成绩的百分比为28%、29%,及格的百分比为20%、19%,各等级百分比的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对两组学生实验前健美操考查成绩各等级(优良中及)所占的百分比经X2检验后,我们可以得出:X2=0.49,P =0.72 >0.05,则说明了两组间的健美操成绩不存在差异性。

表2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大学生健美操技能测试综合成绩的X2检验

表3 :将替代体验作为干预手段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表4 :将成败体验作为干预手段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表5 :将言语劝说作为干预手段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从表1 的T 检验和表2 的卡方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在实验前两组学生的健美操学习成绩及自我效能感均不存在差异性。即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自我效能感和健美操成绩在实验前有很好的同质性。

2.2 实验后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

2.2.1 对成败经验的分析 对两个组同时教授一个八拍的直角支撑这一动作为例,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对于能力较强的人初始目标设置的高一些,可以从支撑4拍开始,在逐渐的增加时间;而对于素质较差者,老师的初始目标要求他们达到2拍时间即可,然后在逐步延长时间,在这过程中,对他们的动作不断地进行鼓励表扬,让他们觉得自己表现的很好从而获得成的自信。这样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更多的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照组则是进行传统的教学,并不施加这些因素。一周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由表3的数据可知,实验组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成败体验作为干预手段进行教学后,他们比对照组更好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2.2.2 对替代经验的分析 以两组学生同时学习跳转180度成纵劈腿这一难度动作为例。实验组: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老师挑选出一些动作好的学生来做示范,让其余的学生来模仿练习;或是让同学们观察或想象那些与他们身体素质相近同学的成功动作,并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录影带来增强他们的替代经验,这样就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并确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段时间后对两组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

由表4的数据可知,实验组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替代经验作为干预手段进行教学后,实验组的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动作,而对照组完成动作的成功率较低。

2.2.3 对言语劝说的分析 以两组学生同时学习科萨克跳成纵劈腿这一难度动作为例。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向学生灌溉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思想。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说服他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确立行动的目标。并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监督,找出各自的弱点,提出建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进行自我想象、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在学生做动作之前,让他们学会自我引导,在心里默念“我一定能行”、“我一定能成功”等这些鼓励词。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施加这些因素。一段时间后对两组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

由表5的数据可知,实验组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言语劝说作为干预手段进行教学后,实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完成动作任务要好一点。

2.2.4 对情绪和生理状态的分析

情绪和生理状态指来自生理情绪状态的信息。在对实验组健美操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比如,上课时让学生轮流来带准备活动;或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在训练中尽可能地创设或选择与比赛条件相同或相类似的情境下进行训练,这对学生在心理上会有很好地锻炼。或是在学习动作中穿插一些小舞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对照组则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流程来上课。

在实验中通过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以上4种实验手段的干预,经过12周的实验手段的干预,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GSES问卷调查。我们可从表6 数据中得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自我效能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照组的GSES平均分为27.51,而实验组学生的GSES平均分增高到33.85,比实验前的GSES平均分高出了7.50,比对照组的平均分高出了6.34。经T 检验后,我们得出:P <0.01,说明两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非常显著。这也就表明了特殊的实验干预非常有效,且影响显著。实验组的学生通过此实验干预提高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从表7 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在实验组学生的健美操成绩中,优秀者比实验前学生的成绩比例增多了15%,比对照组的优秀成绩比例也增多了15%;良好者比实验前的增多了10%,比对照组也增多了10%;而中等和及格者所占比例比实验前的学生减少了25%,比对照组也同样减少了25%。特别是及格学生所占的比例,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仅仅占了1%,实验前却高达20%,实验后的对照组及格比例也占了20%。实验组学生经过干预手段的教学后,优秀成绩和良好的成绩在总体上比对照组高出了25%。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实验后健美操技能考核成绩各等级( 优良中及) 所占的百分比经X2检验后,我们得出:X2= 6.24,P =0.029 <0.05,说明了在进行实验干预的手段后,两组学生的健美操成绩具有差异性,实验组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3 结 语

表6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

表7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健美操技能测试综合成绩的X2检验

3.1 实验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这4种影响因素对提高自我效能感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

3.2 个体亲身体验的行为结果( 成与败) 对自我效能影响最大 。

3.3 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因言语劝说与自身经验联系不大,所以它对自我效能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3.4 情绪和生理状态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3.5 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利用自我效能4种影响因素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可以明显有效地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和学生运动成绩。

[1]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高建江. 班杜拉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J]. 心理科学, 1992(6).

[3]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朱瑛. 试论高校大众健美操的体育价值[J]. 福建体育科技,2004,23(4): 37.

[5]张力为,任未多.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 :37-40.

G831.3

A

1674-151X(2014)09-084-03

2014-08-09

苏怡怡(1979~),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人文社会学 。

猜你喜欢

效能实验组动作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动作描写要具体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