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模型的研究

2014-09-04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9期
关键词:冰球词典问卷

周 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系,湖南 长沙 410205)

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模型的研究

周 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系,湖南 长沙 410205)

我国目前存在竞技体育人才开发不合理、运动员成材率不高等现象,而当前对运动员素质的研究大都从心理学及运动训练学的角度进行,且侧重于专业知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生理机能等方面,研究比较单一,其研究结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将素质模型理论引入到体育领域,试图建立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的素质模型,能够为冰球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升、选材、培训与开发、运动生涯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又称为胜任力素质模型,是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项绩效目标而要求的一系列素质要素的组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是以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特征为研究对象,并将优秀冰球运动员定义为国家级健将水平以上的运动员(此定义已经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专家认证)。

表1 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词典一级指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同时,阅了大量相关学科的文献成果,还未发现有运动员素质模型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

1.2.2 访谈法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了解优秀冰球运动员和一般冰球运动员之间的区别,提炼、归纳优秀冰球运动员应具备的素质特征。另外,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就我国优秀运冰球动员素质词典设立、问卷的编制、及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访问专家,学者及资深教练员。

1.2.3 问卷调查法 在模型建立阶段,对专家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搜集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指标。在模型验证阶段:(1)问卷的设计:在阅读大量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依据麦克利兰素质词典以及张力为、毛志雄编写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等测量量表改编,设计出《我国冰球运动员素质特征调查问卷》。特请专家进行了效度检验,同时,本文采用重测信度的方式对部分冰球运动员进行了二次问卷调查,稳定系数为r=0.85,保证了调查问卷较高的效度和信度。(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共发放问卷145份,回收140份,回收率达96%,其中有效问卷133份(优秀组:40份,一般组93份),有效率91.72%。

1.2.4 数理统计法 在模型建立阶段,将行为事件访谈得到的访谈信息通过编码得到各项素质特征数据,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在模型验证阶段,运用SPSS软件进行非参检验,比较优秀组与一般组在每一项素质特征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最终确定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素质模型。

1.2.5 特尔菲法 将初步建立的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词典征求专家的意见,经过三轮的反馈过程,专家意见基本趋向一致,依此对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词典进行修改,最终确定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词典。

2 分析与讨论

2.1 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模型初步建立

2.1.1 构建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模型的依据 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博士从特征的角度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素质冰山模型(见图1)把人的素质描绘成一座冰山,其中知识和技能是属于裸露在水面上的表层部分,这一部分称为“基准性素质”,也叫表象素质,是任职者最基础的素质要求,容易被测量、观察和模仿的,并能通过针对性的培训获得。而社会角色、自我认知、人格特质、动机等属于潜藏于水下的深层部分的素质,称为“鉴别性素质”,也叫潜在素质,不易被观察和测量,并且很难通过后天的培训得以形成,而潜在素质则是区分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的关键因素。

表2 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词典

表3 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访谈长度比较表

表4 冰球运动员素质特征出现的频次统计表

图1 素质冰山模型

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模型的建立是以“冰山素质模型”为基础,提出优秀冰球运动员应具备表象素质(知识、技能、体质)和潜在素质(自我认识、动机及需要、人格特质)两个层次的素质,并且强调了潜在素质是区分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的关键因素,而我们的目标正是通过改变运动员潜在素质特征来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实现运动员与运动队的双赢。

2.1.2 我国优素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模型建立的流程 素质模型的建立通常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成立专家组,依据问卷调查、访谈、头脑风暴等多种手段集中开发、评审与确认素质模型。第二种是采取专家组论证、分析目前类似工作状况的方式进行素质模型的开发。第三种是建立员工素质模型的一般流程。本研究采用建立员工素质模型的一般流程的方法,见图2。

(1)选取开发小组成员。

①专家组:6人,负责行为事件访谈、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及对样本组成员的评估。

②项目组:7人。负责选定样本成员,并协助对样本的评估。

③样本组:20人。优秀绩效组: 10名优秀冰球运动员组成。普通绩效组:10名一般冰球运动员组成。

(2) 确定绩效标准。

本研究通过专家认证,将冰球运动员的运动等级作为确定绩效的标准,将国家级、国际级运动健将视为优秀运动员即绩效优异者,未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水平的均为一般运动员即绩效一般者。

表5 优异组与一般组各素质特征平均分数的差异检验

图2 初始素质模型建立流程图

(3)选取分析校标样本。

选取分析校标样本就是选取行为事件访谈的对象,本研究选取20名21岁以上的冰球运动员作为访谈对象,其中优秀运动员(绩效优异者)10名,一般运动员(绩效一般者)10名。通过专家认证,21岁以上的运动员,其心智、身体发育情况均已成熟,运动成绩大致趋于定型,本研究在年龄上进行限制,有利于研究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4)行为事件访谈,提炼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要项

①行为事件访谈,获取访谈数据。

本研究运用“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行为事件访谈提纲(A、B)”对前文选定的优秀冰球运动员10名,一般冰球运动员10名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借助STAR工具来深层次挖掘出具体的行为细节,获得素质模型所需的有价值素材。

②设计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的工具——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词典。

依据麦克利兰博士的素质冰山模型理论,建立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词典一级指标,如表1。

依据以上五个方面的一级指标,结合麦克利兰构建的21项通用素质词典,并对文献法和开放式问卷法总结归纳出的所有素质特征进行归类,初步建立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词典,运用特尔菲法(Delphi),将设计的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词典征求专家意见,通过15 位专家分析与讨论,并对专家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删除三项素质特征,分别为原则性、人际沟通能力、想象力,另增加两项素质特征,为期待取胜(好胜心)和创新能力,从而最终确定6大类共24项素质特征为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词典,如表2。

③主题分析与分类编码。

访谈结束后,运用口语主题分析编码对行为事件访谈内容进行统计与分析。在编码过程中发现某些素质特征并没有在两组被试的访谈文本中体现出来,如:自然科学知识和灵活性,但又有两项新的素质特征在编码过程中表现出来,如:计划性和勇敢性。因此,通过编码,将新出现的计划性和勇敢两项素质特征补充进来,剔除未被提到的灵活性和自然科学知识两项素质特征。

④ 访谈数据分析。

将通过编码过程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与统计,对一般组和优秀组访谈长度(字数)、每项素质特征出现的频次、以及素质特征平均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借助SPSS软件完成优秀组和一般组素质特征频次和得分的差异性检验,将差异性显著的素质特征确定出来,这些素质特征便是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模型所包含的素质要项。

优秀冰球运动员的访谈文本资料平均字数为7566 字,而一般冰球运动员访谈文本的平均字数为7501字,如表3所示,两组访谈字数长度无显著差异(p=0.646>.05),说明频次和得分不受长度的影响。

图3 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模型

对优秀组与一般组每一项素质特征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素质特征正面主体在绩效优异组出现的频次大大高于在绩效一般组,如表4所示。

通过对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在平均分数上的差异进行检验,来检验前面设计的素质词典中素质要项是否能区分优秀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如表5所示。

⑤ 建立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初始素质模型

本文通过频次分析,剔除了未被提到的一项素质特征,为自然科学知识;接着根据平均分差异分析,得出优秀冰球运动员与一般冰球运动员每一项素质特征在平均分数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优秀组与一般组在记忆力、独立思考能力、灵活性、观察力四项素质特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0.05,且四项素质特征在访谈中出现的频次也在4次以下,区分度不显著,故剔除这四项素质特征。因此,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初始素质模型如下图3所示。

2.2 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初始素质模型的验证

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已建立了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初始素质模型,但为了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初始模型需要经过检验和修改,才能成为正式有效模型。本文通过编制量表,选取较大规模的样本即冰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检验建立的初始模型中的素质要项能否区分优秀冰球运动员和一般冰球运动员,来验证建立的初始素质模型是否有效。

2.2.1 样本选择与问卷编制 本研究依据前文定义的优秀冰球运动员和一般冰球运动员,按比例随机抽样45名优秀冰球运动员和100名一般冰球运动员(21岁以上)为调查对象,采用我国冰球运动员素质特征测量量表式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此问卷是依据麦克利兰素质词典以及张力为、毛志雄编写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中运动员动机、体育兴趣、意志、成就导向等测量量表改编的,将建立的优秀冰球运动员初始模型中6大类24小项素质特征细化为128个题项的行为描述列入问卷,构成问卷的主体部分,通过比较优秀冰球运动员与一般冰球运动员在每一项素质特征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来检验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初始素质模型的有效性。

2.2.2 检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采用常规统计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优秀冰球运动员与一般冰球运动员在每一项素质特征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来验证我国优秀冰球运动素质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2.3 修订素质模型 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非参数检验分析,建立的初始模型中包含的素质要项基本属于优秀冰球运动员应具备的核心素质特征,只有三项素质特征在优秀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它们分别是影响力、创新能力、稳定的情绪,故删除这三项素质要项。经过检验和修订,最终确定了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模型,如图3所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本文基于素质模型理论来研究冰球运动员的素质,揭示了素质对冰球运动员发展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潜在素质的决定作用。

3.1.2 本文通过对20名冰球运动员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并对样本量进行评估与分析,建立了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初始素质模型,模型建立过程科学、合理、有效,提炼的优秀冰球运动员的核心素质能够区分绩效优秀者和绩效一般者。

3.1.3 通过编制量表,对大规模的样本进行问卷调查,验证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模型,证明了素质特征与优秀绩效等级具有正相关关系,即验证本文所建立的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模型是有效的。

3.1.3 本文所建立的且经过验证的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模型包括2个维度6大类别和19个素质要项,分别为维度一:表象素质:①知识,包括体育基础知识和专项理论知识;②技能,包括专项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③体质,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维度二:潜在素质:④自我认知,包括自信心与运动兴趣;⑤动机、需要,包括成就导向、运动动机、期待取胜(好胜心);⑥人格特质,包括意志、团队协作精神、计划性、积极进取、稳定的情绪素质要项。

3.2 建 议

3.2.1 在运动选材中,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模型能为冰球运动项目的选材提供具体的参照模型,依据模型来建立冰球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能够帮助冰球运动项目挑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运动员。

3.2.2 依据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素质模型的要求,可以设计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冰球运动员素质开发与培训体系,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在注重运动成绩的培训与提高的同时,更加注重潜在素质如成就动机、运动兴趣、意志的培养与激发,从而全面提高冰球运动员的素质。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刘鎏,王斌,时勘,王双丽.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我国教练员素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

849.9

A

1674-151X(2014)09-031-05

2014-07-29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级课题(项目编号:XYS11S33)。

周莎(1985~),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冰球词典问卷
“芬兰冰球战略2018~2022”解读与启示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冰与火的运动——冰球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漫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