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快长大!
2014-09-03lulu杨小艳林怡
lulu?杨小艳?林怡
林怡
著名早教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林怡育儿网站、育儿会所创办人。致力于早教研究与咨询工作,其作品累积销售量超过45万册,深受父母喜爱。
强烈的好奇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他学习最强劲的动力,更是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道理我们都懂,但面对孩子的好奇心,我们常常用错力,拧错方向。如何做,才能给孩子的好奇心加油打气呢?
当好奇心挑战父母底线
看见下雨,小家伙立刻冲进雨雾,不是伸出舌头舔食雨水,便是乐此不疲地踩踏水坑;走在马路边,他一定要踩着马路牙,跌跌撞撞地走;看到哪个地方有几根栏杆,他又放弃马路牙子,立刻攀援而上;看到电源插座,他要用手抠;看到遥控器,他要翻来覆去地按;某个新玩具到手,他玩不了两分钟,就可能想方设法把它弄坏,一点儿都没有心疼的感觉……
孩子之所以如此,都源于好奇。对孩子的好奇心,你是厌烦、阻止,还是理解、保护与激发呢?很多时候,因为忙,因为心绪不宁,因为各种原因,我们会下意识地打压孩子的好奇心。甚至,当我们生出负面情绪时,便常常把耐心弃置一旁,不问青红皂白呵斥孩子:“不许动!”“再不听话,妈妈(爸爸……)就要生气了!”“跟你说过一万遍,你怎么还这样?”“再这样,妈妈(爸爸……)不理/不喜欢/不……你了!”“刚给你买的新玩具,你就弄坏了,一点都不知道爱惜。以后再也别想买玩具了!”
……
生出负面情绪时,我们外在的眼看到的只有孩子的不是,内在的眼瞥见的不再是智慧的光,而是烦恼的阴霾。于是,一些很重要的东西被忽视了。哪怕我们原本很清楚,父母对孩子好奇心持什么样的态度,对他一生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也曾经试图努力去呵护并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我很理解,情急之中,我们难以控制情绪。试想想,当孩子一再地挑战我们的底线,不停地用小手指头去抠电源插座时,就算我们脾气再好,谁又能沉得住气呢?他小,不懂那是要命的事情。给他讲道理,他不懂,或者顶多似懂非懂。就算懂了,他也抑制不住想要探究的冲动,时时都会挑战我们的底线。难道我们听之任之吗?当然不可以。但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替代方案,给好奇心加油打气
可以从另外的两个方向去引导孩子:一是通过更有趣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一旦孩子发现,爸爸妈妈带他做的事情,比他想要做的事情更有意思,他自然对新事物更有兴趣。二是顺势而为,就着孩子的兴趣深入拓展,在满足他好奇心的同时,带领他走得更远,了解更多。
比如,当孩子总想去抠电源插座时,我们何不拓展出更多有意思的游戏,去满足他的好奇心,同时又引导他的好奇心转向呢?
或许,我们可以顺势而为,用电笔来探测插座是否有电,让孩子“直观”地看到电的面貌。当然,也许孩子因此更加好奇,那也不用着急。找一些更好玩的事情给孩子做,转移他的注意力,也许是个不错的方式。如:用电池、小灯泡等向孩子展示电的特性;做一些可以产生电的科普小实验,如撕一些小碎纸片放在桌面或者地面,用不同材质的物体相互摩擦,分析哪些材质互相摩擦会产生静电,能吸走小碎纸片,以及如何释放这些静电;又或者,我们可以玩一些与电没有任何关联的小游戏,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向……
只要孩子发现有更有意思的事情可做,他对电源插座的好奇心自然就会降低。
顺势而为,以好奇滋养智慧
当然,如果好奇仅仅停留于好奇,那么,好奇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聪明的父母总是能够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他的好奇再进一步,将其转化成学习与探索的动力。
比如,当孩子爱上敲敲打打的游戏时,我们何不顺势而为,既满足他的需求,又引导他玩出更多的花样,将其拓展成一个协助孩子全方位发展的游戏呢?
或许,我们可以考虑:给孩子提供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棍棒(圆头的、细而短的、粗而短的、粗而长的、细而长的、木质的、橡胶质的等等)或者其他可用来敲打的器具,鼓励他去敲打不同质地的物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探究不同质地的棍棒敲打在同一物品上,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同一质地的棍棒敲打在不同物品上,又有什么不同的效果等。甚至,可以就着孩子喜欢敲打这个兴趣点,将其拓展为:
感受、创作音乐的游戏。在敲打中带入节奏,让孩子去感知。孩子哼唱儿歌、古诗词等时,通过敲打配上“鼓乐”。当然,在跟孩子这么玩游戏时,最好别抱什么期望,别设定什么目标,享受这个过程比什么都好。只要享受了这个过程,自然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当然,除了节奏,音色、音域、音调等等都可以自然地带入。
与数的概念、计算相关的游戏。“这次我要敲5下,1、2、3、4、5……”“你敲了4下,我要比你多5下。”“啊!敲错了!刮我鼻子一下吧!哈!你敲错了,轮到我刮你鼻子了。”若我们关注的重心在过程、在其中的乐趣,孩子就会让游戏延续,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许多。
提升记忆力的游戏。找个孩子特别喜欢的书、动画片或现实生活中的其他角色,让他们当桥梁,来拓展游戏。“小熊说让我先敲3下杯子,再敲2下盘子,最后敲4下茶几……”敲错了,小熊可以嗷嗷叫;敲对了,可以替小熊亲一下孩子。只要不给孩子压力,“惩罚”也会是孩子期待的一个环节。而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所得将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
还可以有许多。如此,孩子好奇的天性得到呵护,而我们,又帮助孩子将好奇的触角伸得更远,让好奇成为他自主学习最大的动力。
当然,当我们以如此的方式鼓励孩子去敲打时,他也可能不分场合到处敲打,损坏物品,或者出现一些危险的行为,带给我们困扰。为了防止这种情形发生,我们可以通过设定游戏规则,跟孩子来个约定:给他准备一些可以用来敲打或者被敲打的物品,将这些物品集中到某个区域,只有在这个区域才可以玩这个敲打的游戏。离开这个区域,就用别的游戏替代。如此,孩子到任何一个区域都有不同的游戏可玩,自然就会变得很配合,而我们的困扰也就烟消云散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