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过头,看那些曾经担心的事儿

2014-09-03悠兰草

母子健康 2014年8期
关键词:宝宝小朋友儿子

悠兰草

面对与宝宝的第一次分离,宝爸宝妈们总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担心。为此,本刊编辑部针对“宝宝入园了,您最担心的是什么?”对读者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宝宝的日常习惯到人际关系,从食品安全到环境安全,父母们的担心包罗万象。或许,担心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如何来应对这些担心呢?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些过来人,曾经,他们也和您一样,在宝宝入园前有着种种担心,但是,经过努力,认清了现实,不再担忧。希望这些过来人的经验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迪和帮助。

老师比我想象中专业

女儿上幼儿园前,我和很多妈妈一样担心。比如,宝宝不适应幼儿园生活怎么办?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怎么办?担心尿裤子怎么办?我想,我自己带一个小孩都很忙碌,老师带那么多宝宝,能照顾得过来吗?

慢慢地,我发现,这些担心是多余的。我去接女儿,发现她正和几个小孩一起玩,我就没有打扰,远远看着。我发现,老师也在不远处看她们玩耍。这时旁边两个小朋友因为玩具汽车发生了冲突,老师走过去干预,她蹲下来不知说了些什么,宝宝们就停止了冲突。关键是,老师在和这两个宝宝说话时,脸是对着我女儿她们这边,宝宝们的情况尽收眼底。

幼儿园生活很有序,多长时间喂一次水,几点吃饭,几点睡觉,都有明确规定。我渐渐发现,幼儿园老师是团队合作,每个老师都有自己负责的范围,同时又相互协作,所以带宝宝高效也专业。现在想来,当时的那些担心是因为分离焦虑,宝宝上幼儿园,不但宝宝有分离焦虑,家长也有,需要积极调整心态。

良好的沟通很重要

现在回过头来看,宝宝入园前的各种担心,源于未知。在家时,家长可以随时掌握情况,但宝宝到了幼儿园,完全不受家长控制了。每个人面对自己不能控制的环境时,或多或少会感到焦虑。要想消除这些焦虑,关键是增加了解。了解幼儿园的渠道是通过老师、宝宝、别的宝宝、别的家长。

儿子上幼儿园后,我首先打通了沟通环节。很多家长会送老师礼物,但我觉得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尊重老师,将其视为教育宝宝的最佳合作伙伴,经常与老师谈心,交换教育心得,让老师知道你是重视教育,并且有想法有观点的人。渐渐地,你会和老师建立友谊,老师自然会对你的宝宝关注多一些,这是人之常情。

我和儿子每晚保持睡前20分钟沟通,随便聊聊一天中遇到的事,儿子在幼儿园的事情我从不评判,只是感兴趣地听,宝宝就越来越喜欢说了。我们也和其他家长小朋友一起玩,在一起交流幼儿园的心得,等于又多了一个了解的途径。

当你觉得有多种途径了解到宝宝在幼儿园的信息时,那些多余的担心就渐渐消失了。

主动权掌握在家长手中

儿子上幼儿园前,我有一堆担心:食品安全,宝宝适应问题……后来我发现,有些是我控制不了的,比如蔬菜是否纯天然,食品是否非转基因。既然如此,就放下吧!

对于能控制的担心,我会想办法降至最低。家长都担心宝宝会不会打架,会不会受伤。其实,就算在最好的幼儿园,也会发生类似事件,这不仅是老师尽职与否的问题,也是宝宝天性造成的。即便不上幼儿园也不能完全避免。

我观察发现,容易受伤的小朋友,常常是调皮过了头的。现在不少家长提倡宝宝调皮,认为这就是个性、是聪明。但我个人比较保守,觉得还是要遵守规矩,你可以有个性,但未必张扬。我告诉宝宝“安全第一”,时间长了,宝宝遇到事情会主动提醒我:“妈妈,安全第一!”他有了这个意识,我能放心不少。

另外,我注重培养爱心和同情。表面上看,这些宝宝有时候会“吃点亏”,比如,自己带的吃的,大部分都分给了小朋友,自己很好的玩具,可能就送给了别人……但这对于物质丰盈的今天都不是问题。而一旦有了这种意识,宝宝绝对不会去嘲笑别人或者攻击别人,这就减少了他被攻击的可能性。

有一次,我儿子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身体不舒服,说话说着就哭了起来,旁边有一个小孩就嘲笑他,但我儿子却走上前去,帮助这个生病的小朋友按摩,生病的这个小朋友特别感动。我们假想生病的这个小朋友是个爱攻击人的宝宝,他是会攻击嘲笑他的人呢,还是会攻击帮助他的人呢?答案不言自明。

把担心化为力量

儿子从小性格懦弱,小朋友抢他的东西,他会给人家。对于竞争性的活动,会有意回避。

儿子这种性格特点是我最担心的,每天回到家,我想知道他有没有被人打,但又怕他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后来想到一个巧妙的问法:“你今天在幼儿园打小朋友了吗?”儿子说:“没有!”以我对他的了解,肯定是不会的。但我这么问的时候,儿子为他不再是我眼中的懦弱男孩而开心。于是我接着问:“那有别的小朋友打你吗?”儿子也说:“没有!”因为有了上一句的铺垫,这句话的暗示味道就少了。这样,我既了解了自己想了解的事,又给了他信任——信任他的胆量和勇气。渐渐地,我发现他胆子大了,敢拒绝了。

我最担心安全问题

我最担心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努力进入一家安全有保障的幼儿园。门口有门卫站岗,每天的食品都检测,食谱是透明的,每天公布。我会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地了解宝宝的情况。我觉得家长需要站到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并切实地提供一些帮助。我们幼儿园女老师多,平时搞活动,拍照呀,摄像呀,都需要家长支持。我老公会主动承担这些。与老师的沟通多了,了解也多了,对宝宝在幼儿园的情况也就了如指掌了,再配合老师一起引导宝宝,效果很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宝宝小朋友儿子
打儿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找茬儿
可爱宝宝超级秀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