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的环境因素影响
2014-09-03刘方韩志宏
刘方 韩志宏
【摘要】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中国2013年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840万,居全球首位。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而且后果相当严重,这些并发症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除了主要的遗传因素外,诱发糖尿病的最大原因就是环境因素。本文主要从不良的饮食与活动习惯、环境的污染、不健康的精神状态三方面进行了环境因素对糖尿病影响的相关分析,并简单地阐述了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糖尿病;环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B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据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为3.66亿,平均每十秒钟增加一名糖尿病患者。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近10年翻了近两倍。在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和发病趋势的估计中,中国2013年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为9840万,居全球首位[1]。随着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目前,1、2型糖尿病尚不能完全治愈,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愈。糖尿病有很多并发症,而且后果相当严重,如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等,这些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如此"凶如猛虎"的疾病,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据相关资料显示,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除了遗传因素以外,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最大的就是环境因素了。对糖尿病影响最深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良的饮食与活动习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的生活方式一般为吃高热量的食物而缺少运动。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喜欢肯德基、麦当劳这类的快餐,不喜蔬菜和水果。并且现在的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坐、躺、睡,极度缺少身体运动。长期摄食过多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不良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肥胖,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 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2环境的污染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的污染,空气质量的下降对糖尿病的发病也有很大的影响。空气负离子是存在于空气中的自然因子,负离子可自由穿过人体细胞膜屏障,进入DNA碱基对间,诱导受损基因自我修复,对遗传性糖尿病有着根本性的治疗效果。同时负离子对免疫监视细胞功能失调具有调整作用[2-3]。除此之外,负离子可增强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的排酸保碱功能,改善老年人酸性体质,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但环境的污染,导致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剧减,人体摄取的负氧离子不足,这也是导致高血糖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不健康的精神状态
现在物价飞涨,"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苹什么"一个个新名词的诞生,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物价上涨,这使得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压力都与日俱增。"加班"、"熬夜"、"通宵"已成为上班族的代名词。面对工作、生活的巨大压力,现在的人们长期处于紧张、激动、焦躁的情绪中,这样的精神状态对健康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除以上几个方面,有关方面的资料显示,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也有很大的关系,多次妊娠容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当然,可能还有很多与糖尿病发病的环境因素或其他因素等着我们去发现研究,希望这些发现在糖尿病的治理上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邢小燕.饮食结构与肥胖和糖尿病[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0,02.
[2]汤文璐.上海市老年人群抗糖尿病药物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J].复旦大学.2003.
[3]任保莲,宗英,陈叶坪.运动处方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血脂与体质指标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