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临床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应用的效果分析
2014-09-03王显瑜
王显瑜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患者护理中的舒适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外科门诊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分析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舒适护理模式之后,我院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门诊患者中的实施应用,有助于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有效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外科;舒适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B
现代护理中主张人性化护理,舒适护理恰好符合这理念。所谓舒适护理是指整体的、有个性的及创造性的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特对外科门诊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外科2011年- 2014年进行舒适护理的门诊患者资料,对其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1.2方法
门诊患者实施具体的舒适护理:
1.2.1仪表作为人类最无声简洁的非语言沟通途径,能够对患者感知形成较为明显的刺激,如果工作人员衣着不整齐,带有脏污,浓妆艳抹,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十分不舒服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恶劣的第一印象(如懒惰、轻浮、粗心等),从而影响患者的就医心情,影响其对于工作人员的认可度和信任感。所以,门诊工作人员首先要从衣着上做好改造,做好非语言的沟通,着装干净、统一,衣裤鞋帽等统一标配,并实时保持清洁整齐,淡妆上岗,严谨携带手机,礼仪培训工作要到位,保持始终大方的服务态度,稳重可亲的举止,沉着冷静的态度,细心谨慎的工作态度,熟练的护理操作技巧,以提升患者心理舒适度,提升对工作人员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1.2.2在面对患者时,要经常保持真诚自然的微妙,安抚患者情绪,微笑作为一种美好的非语言沟通途径,能够使得双方感受到对方心中的善意和体贴,有助于安抚患者的焦躁或恐惧情绪,缩短护患之间关系的距离,建立和谐友爱的护患关系,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且温和得体的微笑能够给予患者安全感。在与普通患者进行交流时,可经常微笑,配合轻柔的动作与安抚性的语言有助于患者放松心态,经常注视患者面部或眼睛,能够使其有被尊重的感觉;在受焦虑情绪困扰的患者面前,要尽可能避免较多的工作或手势,以冷静沉稳的态度安抚患者;对于痛苦的患者要表现出同情、温和、慈祥等善意特质,抢救重症患者时要沉稳专注、动作稳定有力,争取最大限度的给患者以被重视的心理感受,抓紧时间展开治疗[1-2]。
1.2.3服务过程中,动作方面要根据对患者需求的观察做到体贴入微,重视肢体语言在护患沟通过程中的作用与效果,比如主动为就诊的患者开门,热情帮助带有重物或者身体不适的患者将其引导至合适的坐位,对于单独就诊且不舒服的患者主动提供茶水或者问询其状态予以开刀等。在静脉穿刺和输液工作完毕之后,结束时主动帮扶年老患者,对年轻患者进行鼓励支持与安抚,一旦患者出现异常及时进行问询并给予针对性处理,对于严重患者及时联系医师进行救治处理,期间安抚患者,鼓励其坚持,拉近护患之间距离,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1.3观察指标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自拟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以能够调查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内容有护理人员服务情况、人文关怀、治疗环境以及健康教育等,被分为20个条目,每个1-5分,总分越高满意度越高,总分越低满意度越低。
2结果
实施舒适护理模式之后,我院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其中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达到了( 83.21±11.42)分,其疼痛评分仅为(3.12 +0.23)分,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也达到了96%以上。
3讨论
舒适护理最先是由Koleaba提出的,他认为舒适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一部分,与常规护理相比更加注重患者的满意度及舒适度,同时它也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3]。对于患者而言,舒适护理是一种有效护理模式,鉴于各种原因引起患者不适,若得不到有效控制,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因此在外科门诊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外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由于外科患者大多需要临床输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难免受到不同的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使是麻醉或者患者心理不适造成的。通过在术中或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可降低疼痛感。其次,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
对于门诊患者来说在就诊之前往往需要经历排队、缴费、检查、拿药等众多过程,以产生烦躁心理,尤其是急诊患者,在到达门诊的时候往往较为急躁,所以在患者到达门诊的时候给其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情绪和心态的转变,关系到医院医疗工作的形象和对护理人员的态度。所以室内要随时保持整洁、干净,保持安静,避免过于吵闹,缓解患者的焦躁心理,配合护理人员亲切热情的服务改善患者的心态。输液区的布置要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和年龄进行布置,确保服务工作开始之前清洁工作已做好,确保所有应用服务设备的性能,保持座椅的整洁适用,一旦患者开始就诊,立刻热情接待服务,工作中以四轻为原则,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营造良好的就诊氛围,保持输液室内的良好秩序,使患者始终处于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就医环境,舒缓其不良情绪,改善其心态,减少医疗纠纷和矛盾的产生。服务过程中观察患者对于服务的满意度、认可度和接受度,掌握患者通过非语言传达出的信息,以便随时改变沟通方式或内容,解决患者需求,使门诊输液室始终处在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服务氛围中,树立患者治疗信心,使其心情和身体都保持在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患者中的实施应用,有助于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有效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燕,张晓菊,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30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 17):4224 - 4225.
[2]毛建萍.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 (27):136,139.
[3]梅英姿,舒适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 ,10(12):424 - 4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