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早期肺炎的临床治疗及分析

2014-09-03张东华

关键词:新生儿

张东华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早期肺炎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本院接诊的138例新生儿早期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转入监护室者52例(37.7%),经临床干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儿均治愈好转。结论采取综合性全程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管理、观察以及护理,对及时发现新生儿肺炎患儿具有重要意义,干预治疗护理可有效的降低呼吸衰竭及死亡的发生率。

【关键词】早期肺炎;新生儿;早期预防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呼吸道疾病[1],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以及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其发生于妊娠期以及新生儿娩出后,病毒和细菌均为重要致病因素。据相关报道[2],近年来。新生儿肺炎的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预防和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十分重要。本文以138例新生儿早期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早期肺炎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5月本院接诊的138例新生儿早期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2例,女66例,患儿年龄0~31天,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符合研究条件。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加强重症监护,注意为患儿采取保暖措施,保持室内湿度50%以上,温度适中。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加强患儿呼吸管理,供氧使PaO2水平范围维持在6.5~10.5kPa(50~80mmHg),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氧中毒情况的发生,氧先加温至31~33℃再湿化经头罩供给,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抗病原体治疗,胸部治疗包括胸部叩击震动以及体位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静脉给药方式医疗效果较佳,因此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确保患儿营养充分,及时补充营养及体液,喂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防止患儿出现呕吐和误吸。若患者热量严重不足,可静脉滴注补充,输液速度适中,避免出现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确保患儿通气功能有效缓解后,对存在疗脓气胸的患儿,行抽气排脓治疗,给予适量的碳酸氢钠纠正患儿酸中毒;及时治疗患儿合并症以及并发症。严密监测患儿体征以及症状,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严格遵从医嘱,确保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正确使用。

1.2.2护理对策

①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讲活动,加强广大孕产妇对孕期保健、优生优育知识的全面了解,重点宣传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相关预防知识以及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增强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产妇的孕期保健和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树立孕妇照顾好孩子的信心。每名新生儿出生配有专门的儿科医师协助接生,对窒息、低体质量儿以及早产儿等转入监护室进行观察治疗,严密监测患儿体征以及症状,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本次实验的新生儿肺炎患儿中,高危新生儿有52例(37.7%)。

②对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应加强管理,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的技巧,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日常护理,确保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湿度范围55%~65%,室温22~24℃。同时注意母婴保暖,做患儿好脐部、臀部等皮肤的护理,预防感染。本组高危肺炎患儿中有4例(2.9%)来自母婴同室区。

③出院前,做好患儿的出院指导以及卫生宣教。向孕产妇强调出院后应继续坚持母乳喂养,传授如何观察新生儿体征以及吃奶情况的相关知识,对初产妇更应加强宣教,丰富其孕婴保健知识,增强其防范意识。出院时告知家属儿科住院部热线电话,使其发生情况可以及时联系医院。新生儿出院后,儿科医师每隔7天对其进行电话回访,每隔2个星期上门访视,若家属想了解相关知识,可通过电话随时咨询。本次试验的患儿中,有96例(69.6%)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接诊途径为出院访视、门诊收治以及电话咨询。

2结果

本组新生儿早期肺炎患者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好转治愈率为100%,无死亡以及心力衰竭情况发生。

3讨论

在新生儿早期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3-4],高危新生儿的管理十分重要,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前囟及肌张力以及吃奶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对母婴同室者应重点指导产妇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加强观察和护理,儿科医师与护士应定时巡查病房,对新生儿沐浴等进行全程陪同。患儿出院时做好出院教育宣教,尤其应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宣教和服务,告知产妇及其家属坚持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沐浴时应注意环境温度以及水温,沐浴时间不宜过长。患儿应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包被最好选择柔软舒适的纯棉制品,应及时清洗更换,注意温度变化及时调整包被。孩子头应偏向一侧。减少亲属探视,避免呼吸道疾病患者接触新生儿。喂奶时要防止新生儿呛奶和误吸。做好新生儿的皮肤护理,人工喂养者应做到奶水现配现用,做好奶瓶消毒。综合上述,采取综合性全程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加强管理、观察以及护理,对其家长进行相应的出院指导,对及时发现新生儿肺炎患儿具有重要意义,干预治疗护理可有效的降低呼吸衰竭及死亡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何素梅.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分析和早期预防[J].临床研究,2013,19(6):60-62.

[2]郭辉.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2,23(4):160.

[3]范更花,孟垭敏.3例新生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12(8):414.

[4]卢仪侠,秦振庭.婴幼儿急性支气管肺炎心血管功能紊乱[J].中华儿科杂志,2012,14:365-37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CRP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联性
浅议新生儿沐浴抚触的临床观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