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市域综合防护体系规划

2014-09-03徐明新

四川建筑 2014年2期
关键词:市域人防人口

郭 力,徐明新,吴 涛

(1.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2.总参工程兵国防工程设计研究所,北京100039)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城市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在强化中心城市功能的同时,应逐步提高城乡聚集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乡的整体发展格局[1]。然而,目前人防规划体系的理论研究多侧重于工程规划,对工程规划的理论研究多侧重于结构布局、内部空间环境、指标控制、人防技术等,缺乏对人防规划技术体系宏观层面的研究。因此,市域综合防护体系规划的提出,是区域发展的需要,也是综合防护的需要。

1 提出市域综合防护体系规划的原因

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政府对人防建设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全国各省、市人防建设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人防工程建设量逐年稳步增长[2]。虽然人防工程是重点,但仅建设人防工程是不够的,如何在战争来临时迅速将信息传达到每个角落,如何组织群众疏散掩蔽,疏散地域在哪里,重要经济目标如何防护等,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以某市为例,目前只做了城市中心区的人防工程规划,只重视人防工程建设的规划与统筹,却缺失了针对城市防护特征的综合体系的研究。

一个统一、完善、科学、多维、高效的综合防护体系,是保障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夺取防空袭斗争胜利的关键,也是人民防空综合战斗力的体现。因此,明确防护体系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综合防护体系应包含:组织指挥体系、人口疏散体系、重要目标防护体系、通信与警报体系、防空专业队伍体系、工程建设体系等。

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广度不足,城镇体系规划深度不够,与政府事权范围不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不对应的弊端[3],许多城市开始或已经编制完成了市域总体规划。针对人防建设事业,提出市域综合防护体系规划的原因如下。

1.1 重要目标覆盖范围扩大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心城区开发已接近饱和,现有的重要经济目标分布密集,战争潜力大,是敌人空袭重点打击范围。为避免战时发生“一炸一片”的状况,缓解用地压力,新的重要目标选择在中心城区周围的乡镇建设。重要目标覆盖范围变大即综合防护范围变大,在这种情况下,仅在中心城区规划人防工程,新建的重要目标得不到防护,战时很容易被敌人空袭摧毁。

1.2 中心城区战时人员疏散地域不足

由于中心城区人口密集、空地率低,仅考虑在城区范围内进行人口疏散是远远不够的,战时必须将部分中心城区人口疏散到邻近空旷区域或疏散地域。由此看来,仅作城市中心区人防建设规划是远远不能达到防护要求的,为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减少人员伤亡,有必要将防护空间范围扩大到市域范围。

1.3 缺乏完善的市域综合防护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打击实时化、目标精确化、作战区域化、打击手段综合化等特征的信息化战争将成为21世纪主要作战样式,对政治、经济、军事目标造成极大威胁,对防空袭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仅靠人防工程防御敌人空袭是远远不够的,应建立功能完善的市域综合防护体系,包括运行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保障得力的重要目标防护体系、快捷有效的人口疏散体系、防护可靠的工程防护体系。

2 市域综合防护体系规划的任务

市域综合防护体系规划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政策性,规划工作中要科学预见并合理确定城乡防护体系的发展方向、建设规模与布局方式[4],明确城市自身的战略地位和城市防护类别。根据城市现状和发展特征确定防护片、区及防空专业队伍建设、重点目标防护、人口疏散、通信警报设施和人防工程控制体系规划的各控制要素,并给出预测和评价,协调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防护体系的建设有序发展。

市域综合防护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可迅速反应的组织指挥体系和可在广阔范围覆盖的通信警报体系,确定疏散基地及疏散区域、规划设计具体的疏散路线、明确市域总体人防防护体系的发展目标、建设规模、市域人防工程体系和设防部署;综合研讨规划期内市域范围重点工程建设位置、规模及分布、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措施、战时人口疏散比例、人防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条件,正确处理好人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关系,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指导人防建设事业协调发展。

3 市域综合防护体系规划的重点

市域综合防护体系规划是综合性和战略性防护空间规划,具有空间全面覆盖、内容全面综合的特点。但是,在市域防护体系规划编制过程中,却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和无所不包,应结合市域范围的特点,尽量做到有所侧重和突出重点,以提高市域防护体系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效率,提高可操作性[5]。因此,市域防护体系规划应以提高防护效益为根本目的,着手解决一定时期内面临的主要问题。

市域防护体系规划对市域防护体系建设提出宏观指导,制定总体发展框架,对防护空间建设的具体问题从整体上提出解决方案,并为分区人防工程规划的编制指明方向。重要目标防护和人口疏散是城市中心区防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这两项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是市域防护的重中之重。

3.1 重要目标防护

重要目标是关系国计民生和支持战争的重要经济资源和设施。重要经济目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支持战争和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战争潜力。做好重要目标防护工作,是保存战争潜力、保障人民生存以及战后尽快恢复重建的重要战略措施[6]。

图1 市域重要目标分布示意

以A市为例,重要目标主要集中在A市中心区,建筑密度大,防护难度大。对重要目标的防护,既要考虑平时的规划和建设,又要加强战时的防护措施,减少空袭危害。平时的建设,一是搞好重要目标的配置和布局,在平时规划和建设时,应将重要目标分散配置,新的重要目标分布转向城市外的郊区(图1)。二是重要的工厂、车间、设备应转入地下。三是制定战时应急抢险抢修方案。

3.2 人口疏散

人口疏散是战时或其他危险时期人口防护的基本措施之一,是战时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城市供应负担的一项效费比较高的防护措施。就A市而言,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可用于疏散的地域面积非常少,战时人口疏散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可考虑通过疏散道路向周围空旷的地域组织人员疏散,缓解中心城区人口疏散压力,减少人员伤亡,提高市域整体人口疏散能力(图2)。

图2 市域人口疏散示意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现行城市人防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重要经济目标覆盖范围扩大、中心城区疏散地域不足、综合防护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的分析,提出市域综合防护体系规划,并对其职能任务和防护重点进行详细阐述。克服认识上的狭隘和偏差,从而构建和完善适用于未来战争特点的城镇人防规划技术体系,希望能为今后人防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苏则民.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新框架研究[J].城市规划,2001,(5):56-59

[2] 林枫,杨林德.新世纪初的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一)——历史、现状与展望[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4):32-35

[3] 丁滴,田湘攸.城市规划问题研究[J].今日南国,2008,(7):9-11

[4] 夏琳.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4

[5] 薛睿.关于转型期天津市城乡规划编制体系重构的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07

[6] 钱七虎,陈志龙,郭东军.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措施及对策[C]//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 2007:96-99

猜你喜欢

市域人防人口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准移动闭塞系统针对市域快线的适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