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员工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演变:社会网络的实证研究

2014-09-03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变量信息系统研究

秦 敏

(江西师范大学 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22)

一、引 言

按照信息技术应用阶段模型,企业信息系统采纳后包括惯例化和内化两个阶段。惯例化阶段是信息技术在组织工作中的应用成为一种常规性活动的状态。该阶段员工对信息系统的使用已成为日常性工作过程中所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者用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来描述该阶段员工信息系统的使用行为;内化阶段是信息技术应用逐渐地全面渗透到组织各项业务管理活动之中,最终成为组织的一种能力。该阶段员工对信息系统进行更深入、完整及创新性的使用以支持更加广泛的组织或个人工作需求。现有研究文献有许多相关概念,如拓展使用、整合使用、深度结构使用、探索使用、有意识使用以及创新使用等,都是指该阶段员工的多种使用行为表现,也统称为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

员工持续使用是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实现其价值的基础,同时企业效益及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则更多地依赖于员工对信息系统的深层次使用。企业信息系统采纳后持续使用行为研究十分丰富,国外学者正转向深层次使用行为研究。中国企业情境下的相关研究,存在非常很大的研究空间。

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目前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的研究大多假定员工个体对于组织信息系统的使用具有充分自主性,但是在企业信息化实践过程中,企业内员工对于信息系统的接受和使用往往是强制性的,员工信息系统的使用必须满足组织各项业务管理工作的需求和长期发展,应该是属于组织目标导向的使用行为,这就意味着现有理论研究与企业现实情境存在着一定偏差。

为此,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理论推理的基础上,借鉴社会网络研究视角,引入员工IT支持密度和IT支持中心度等社会网络变量,体现因为组织工作需求而引起的员工之间联系程度。将员工IT支持密度、IT支持中心度等社会网络变量和行为意图、便利条件等心理变量共同作为影响员工深层次使用行为的关键变量,通过收集两段期间持续3个月的纵向数据:①建立和验证采纳后员工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以及研究假设;②比较分析员工深层次使用行为的变化,在不同阶段的各影响因素路径系数是否变化?研究目的是拓展信息系统采纳后用户行为的理论视角,为国内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管理建议。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一)信息系统采纳后内化阶段员工使用行为的研究

不同于惯例化阶段持续使用行为,员工在内化阶段对于信息系统的使用往往是更加积极的、主动的认知思维活动。由于信息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以及企业工作需求的千差万别,内化阶段员工信息系统的使用行为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固定的。现有研究文献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使用行为概念内涵的探讨,学者强调个体使用行为的表现特征,出现了许多相关概念。例如Saga和Zmud学者提出超常规使用,分为扩展使用、整合使用和新生使用。Burton-Jones和Straub提出深度结构使用,即个体关注信息系统的深层结构特征的使用行为。Sundaram 和 Schwarz等学者提出深度使用,即衡量个体使用信息系统中不同功能特征。Li等学者提出创新使用,指对信息系统的功能、特征等方面进行创新运用的行为。Wang 和 Butler认为深层次使用是个体员工寻找多种方法以实现对信息系统充分使用的行为。尽管上述概念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这些使用行为活动目的都是使现有信息系统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支持企业各项业务需求和管理流程的变动。国内外学者常用“深层次使用”来代表内化阶段的员工使用行为总称。

另一方面是个体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从内外两个视角展开。有学者关注个体内在因素或自身特征,如Ahuja和Thatcher研究发现,工作量和工作自由程度对员工信息系统创新使用有显著影响。Wang 和 Hsieh研究证实了员工意愿上的接受和员工对信息系统的满意度与创新使用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Li等学者研究证实首席信息官的人文因素和性格特征两个变量,对创新使用产生显著影响。Mills和Chin实证研究发现,员工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以及自我效能等因素会影响员工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Au等学者实证研究发现,员工内在需要因素是员工信息系统使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还有学者从外在社会或组织环境视角来分析,例如,Adams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发现专家网络、任务依赖性、共同愿景以及信任等变量会对个体有意识创新使用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Chow和Chan研究结果发现,社会网络和共同目标对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有积极影响作用。Lin 和Huang研究证实社会认知、任务依赖等因素能显著影响员工系统使用行为。He 等学者研究发现社会资本中的联结强度、共同规范与信任变量都对员工系统使用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国内学者秦敏和黄丽华研究表明员工的内在需要、员工社会资本对员工创新使用行为有影响作用。

总体而言,文献研究与企业实践存在不小的差距,表现在:①对员工关注的维度局限于动机意图、态度等个体属性变量,假定员工个体对组织信息系统使用有充分的自主性,忽视组织层面必要的干预作用和行为导向作用。②将员工信息系统使用行为视为静态的行为,尚未考虑到在不同情境下员工会有不同行为表现,缺乏动态视角下的整合研究。

(二)员工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的组织成因分析

内化阶段组织员工对信息系统进行深层次的使用行为,往往是外在新环境与当前信息系统使用之间出现了差异或矛盾,从而触发员工进行积极的认知思维,调整或修改信息系统的使用以适应新的需求,员工具体使用表现包括尝试系统新的功能用法,或者可能结合他所熟悉的特征来创建新的功能用法等。为不断适应新的工作需求,员工会最大限度地利用与挖掘现有信息系统潜能,调整、改进系统功能以及优化组织流程。因此,Oliveira和 Martins(2011)研究指出,处于内化阶段的公司能够从信息系统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从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建设实践来看,员工深层次使用既是必要的,也是信息化深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关于深层次使用行为的组织作用解释,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例如Jasperson等学者认为,在一定的组织管理系统干预作用下,员工信息系统使用会从持续使用行为逐渐转向内化阶段的各种使用行为,包括拓展性或探索性使用。但研究并未就“组织的干预作用”展开论述。Sun指出员工在使用某特定信息系统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外在组织的业务需求发生变化,比如面临一项新任务或上级领导新要求等,为在信息系统和员工信息系统使用情境两者之间达到更好匹配,员工会积极调整或修改他们原有的系统使用行为,但组织业务需求是如何影响员工的使用行为则值得进一步探讨。

理论和实践表明,员工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的外在动因,往往是源于组织层面业务流程或工作需求变化的驱动。从组织管理分工来说,工作需求信息会由纵向上级主管或横向相关业务部门传递给员工,接受到新任务,个体员工需要进行积极认知思维活动,由于信息系统本身使用的复杂性、集成性和整合性等特点,个体经常要与内部其他成员进行积极沟通与交流。因此,若企业内部IT工作需求变动频繁,则内部员工纵向之间以及横向之间的联系很可能就表现愈加密切。

(三)社会网络与员工信息系统使用行为

社会网络提供了一种简单且强有力的抽象概念,能表示任何类型的人类互动活动或联系。对于信息系统学者来说,社会网络是一个快速增长的研究领域。在数字化经济背景下,企业内部高效地合作与协作工作模式已成为可能,内部员工所形成的网络关系,影响着员工工作行为模式,包括员工信息系统使用行为模式。Sykes等学者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分析芬兰某大型跨国公司内部员工内容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实证发现组织内部员工社会网络的中心度和密度等网络变量,会对员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产生显著影响。

基于该研究思路的启发,又区别于该研究问题,作者认为员工信息系统使用常表现为个体行为,但实际上组织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体现为集成性和整合性,因此组织内部员工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行为,是围绕着支持组织工作需求与长远目标而展开的。同时以信息系统使用活动为中心,员工之间会形成内部IT社会网络关系。员工们在该网络中进行IT工作交流与协作,当IT工作需求稳定,员工会表现习惯性或持续使用;若IT工作需求变动频繁,会促使员工进行更多的工作沟通与信息交流,认知思维活动增加。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社会网络理论及概念分析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网络密度是一个衡量网络成员间彼此相互联系程度的变量。网络密度值越高,成员间互动程度也越高,产生的信息与资源交换就越多。组织网络密度可以表示内部网络员工彼此之间有无联系,但无法表示在这个网络中,哪些联系是关于信息系统使用行为的信息与资源交换,即是否支持性的关系,因为组织内部网络员工之间的联结往往具有多样性。在网络密度概念工具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研究,结合本研究具体情况,引入“IT支持密度”的概念。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助人的社会行为,指的是帮助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互动,包括两个行动者。IT支持密度是反映一个受助者所得到有关信息系统使用方面帮助或指导程度的变量,主要考察衡量社会网络中的IT支持性实质关系。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个体中心度是指一个网络成员在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程度。如果一个网络成员与很多其他网络成员有直接联系,表明该成员就处于网络中心地位,从而拥有较大的权力。在本研究中,引入“IT支持中心度”的概念,IT支持中心度是反映一个帮助者给予网络中其他成员关于信息系统使用方面帮助或指导程度的变量。IT支持中心度越高,代表该员工给予很多网络成员在信息系统使用方面的实质性帮助、指导和命令要求,同时反映了该成员在整个网络中拥有多控制信息系统信息和资源的权力。

(二)研究假设

本项目采用社会网络的研究变量,结合用户行为的心理研究变量,解释员工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演变。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人表现出特定行为是会受到个体行为意图的直接影响,行为意图是由个人的态度,外在的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等三个因素决定。在信息系统和其他研究领域,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个体完成某特定行为的意图会显著影响该个体的行为结果,且变量的影响路径系数大多在 0.5左右。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的行为意图,是指当面临新情境,需要修改或调整现有系统使用方式时,个体员工的行为意图。通常情况下,随着信息系统应用不断深入,员工经过先前系统使用经验的积累和自身主动地学习,对信息系统的熟悉程度、技术能力以及相关业务水平会不断提高,对信息系统进行深层次使用会产生积极的态度,进而员工也就有积极的行为意图来更深入或者更高水平地使用信息系统,以期完成新的工作任务。所以,本研究提出员工对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意图越强,越可能产生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

员工对信息系统的使用行为实际上就是组织环境与信息系统应用不断适应、相互作用的结果。组织与技术相互适应的交互过程能使得员工更好地配置并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系统,复杂信息系统及技术尤其会使员工心理上感到疲乏,同时随着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入,内化阶段要求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处理新业务需求。以往部分研究显示,员工经常对内部正式提供的培训、系统使用手册等感到不够满意。在很多情形下,员工会借助因工作关系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寻求相关解决方案,组织内部的社会网络能提供各种有益的关键性资源,在提供信息和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如果社会网络中的成员拥有更多信息系统方面知识、信息和其他相关的资源,那么员工通过这个社会网络所得到的IT支持与帮助将更加是实质性的。本研究认为如果员工在组织内部得到实质性支持和帮助,能有利于员工更准确、更有效地配置和灵活使用信息系统的功能特征,完成工作任务。所以,本研究提出员工IT支持密度越大,越能促进员工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

组织内信息系统的实施应用过程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的过程,组织内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拥有更多权力的一方常常会试图通过信息系统媒介工具在特定等级关系中获取更大的控制。由于网络结构位置所赋予的权力,在社会网络中一个员工的位置能推断出他在决定信息系统有关设计、配置和有效利用等方面的影响力,因此信息系统特征的使用以及功能修改等,更可能是一致于占据权力中心位置的成员系统规划理念和设计偏好。同时,组织网络内占据中心性位置的个体员工往往倾向于在组织内部创新活动中,表现得比其他员工更为积极活跃。内化阶段信息系统使用面临很多挑战,组织业务需求的变化,系统自身的复杂和不断更新升级,以及技术的飞速发展等等。在组织内部控制或拥有信息系统更多知识、信息与相关资源的员工,很可能比其他员工在组织层面上更理解或更知道如何有效应用信息系统,也更有可能提供实质性指导意见以及命令要求给其他网络成员,帮助网络成员有效利用信息系统完成任务。所以,本研究提出员工IT支持中心度越大,越能促进员工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

四、研究方法

(一)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背景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国内某国有大型制药企业集团员工,该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一直位于国内制药行业的前列。1995年企业开始全面使用BPCS系统进行管理,是国内最早采用ERP系统的国有企业之一。随着公司规模剧增,产品线拓展,以及不同业务经营模式同时并存,该企业决定采用更先进的信息系统。2003年SAP/ERP项目正式上线,之后该企业依靠组织内部ERP顾问在下属子公司实施ERP项目,至2005年底,完成了附属15家子公司的SAP项目实施,在整个集团所有公司全面使用SAP系统进行管理。多年来企业将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目标紧密结合,使信息系统不断为公司创造效益和实现价值。结合课题组长期跟踪调研和员工深度访谈资料,信息系统在企业集团应用已经处于内化阶段,员工的信息系统使用总体表现可归纳为:对核心信息系统软件(如ERP)不断进行纵向拓展深入,对核心软件不具备的功能以及其他应用则采用横向创新性探索。

该企业在2012年9月开始试运行移动商务系统,用于用户终端管理,即各办事处、大区总部、超市门店等终端管理,现已成功推广到全国范围。公司要求几千名业务代表使用手机短信,每个工作日向主管或上级发送终端信息,如销售、发货、欠款以及未发货等数据。该系统把每个经销商、每家终端门店、每位终端业务员的销售数据集中管理起来,对业务员拜访行程实现跟踪、销售数据的实时采集、汇总,为管理人员快速应变市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移动商务系统与SAP系统集成,相互传输数据信息。

根据调研跟踪和员工深度访谈情况,本研究选取2011年1~3月和2012年10~12月两段时间,以企业的IT部门、销售部门、市场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物流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的员工作为样本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3个月数据跟踪收集。

(二)研究变量量表设计

社会网络变量,即IT支持密度和IT支持中心度变量的测量,根据国外Sykes等学者研究文献所采用的方法进行设计。调查问卷要求回答者记录3个月时间段内在组织内部所得到的IT支持帮助情况和给予的IT支持次数情况,前者是指在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该员工得到的信息系统相关知识、技能以及工作指导等方面的帮助,后者指该员工给予网络成员关于信息系统相关知识、技能以及工作指导或要求等方面的帮助,两者均采用Likert量表进行帮助支持程度分类。“5”代表平均每天多次,“4”代表平均每天至少1次,“3”代表平均每周至少1次,“2”代表平均每月至少1次,“1”代表平均每月少于1次,“0”代表没有任何支持联系。同时,回答者要评价每个给予帮助者的IT知识技能和IT资源控制的能力,采用Likert五分量量表。“1”代表该帮助者的IT知识及资源控制的能力很低,“5”代表该帮助者的IT知识及资源控制的能力很强。利用两个测量分值来计算员工的IT支持密度和IT支持中心度。

员工使用行为意图、员工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因变量)量表是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设计而成,采用国际通行的Likert五分量表法,从“1”代表非常不赞同到“5”非常赞同。本研究借鉴 Venkatesh等(2003)、Oinas-Kukkonen等(2011)研究文献量表,结合国内企业员工具体情景设计而成,员工深层次使用行为意图量表包括3项测量指标:打算学习系统更多内在的功能特征,愿意更加灵活使用系统功能来完成任务,决定高效地使用信息系统更有效完成工作任务。因变量员工信息系统深度使用行为借鉴 Mills&Chin(2007),Ahuja&Thatcher(2005)研究文献量表,结合本课题研究情境设计,包括4项测量指标:使用过系统许多功能模块及特征用法,尝试过利用系统功能来改进工作流程,充分使用系统的功能来满足现有业务需求,提出过更有效地使用系统满足需求的建议。以上观测量表均是指已经通过了专业统计软件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后的正式量表。

(三)样本收集与数据处理方法

考虑到企业拥有多种产品线和子公司,以其中最重要公司的产品生产线为主,进行样本对象跟踪与调查。两次调查分别收集有效调查问卷97份和102份,剔除不同样本的员工数,最终保留87份相同样本员工(个别相同岗位即为相同样本员工)在两个时间段的问卷调查。87名样本员工中男性占56.3%,女性占43.7%,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总样本97.7%,大专以上学历员工100%,员工年龄在25~40岁占总样本66.7%。

社会网络变量使用“提名生成法”收集网络数据,要求被调查者填写并后续记录3个月来自己在信息系统使用方面得到过或给予过帮助的内部员工姓名,依次填写所得到的IT支持和给予的IT支持次数,然后按照前面所述Likert量表进行分类。数据的处理与计算方法如下:首先,利用社会网络软件UCINET6.186进行数据分析时,将支持程度为“3”或以上的视为存在支持(1),否则视为不存在支持(0)。通过网络可视图可以看出员工之间是否存在IT支持关系,以及每个员工得到的IT支持点入度(字母m表示)和给予的IT支持点出度(字母n表示)。

然后,员工的IT支持密度,即反映该员工所得到IT帮助支持程度的变量,量上等于员工在网络中对所得到的IT支持的评价总和,除以该员工的点入度。例如,员工得到4个网络成员的 IT 支持,Likert量表测量分别为 5,4,3,2,评价每个帮助者的IT知识技能和IT资源控制的能力,Likert量表测量分别为 3,2,4,1。则 m为3,IT支持密度=(3+2+4)/3=3。

员工IT支持中心度,即反映该员工给予网络中其他成员IT支持程度的变量,量上等于该员工在网络中的其他成员对他IT支持的评价总和,除以该员工的点出度。例如,员工给予5个网络成员IT支持,Likert量表测量分别为5、3、1,4,3,这些网络成员对他的 IT 知识技能和IT资源控制的能力评价,Likert量表测量分别为 2,3,4,2,3。则 n 为 4,IT 支持中心度 =(2+3+2+3)/4=2.5。

按照上面方法,计算每位样本员工的IT支持密度和IT支持中心度。

五、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社会网络比较分析

使用UCINET6.186对由87人所组成的IT支持网络进行分析。样本数据是有向数据,以实质性IT支持关系衡量,计算样本员工在两段时间内的网络密度、IT支持总量、IT支持点入度和IT支持点出度等网络特征指标。如表1所示,样本员工在2012年10~12月期间,样本员工的实质性IT支持联系多于在2011年6~8月期间所产生的实质性IT支持联系,这说明2012年的3个月期间,这些员工很可能面临更多信息系统使用方面的工作任务,IT需求的增加会使内部员工之间的工作联系更加频繁。2011年3个月内,平均点入度(2.89)和平均点出度(2.67)数值反映,每位员工能得到网络中2位成员每周至少2次的实质性工作帮助,同时占据重要位置成员给予网络中2位成员每周至少2次的实质性工作指导和帮助。2012年IT支持网络中,平均点入度(3.10)和平均点出度(3.29)数值反映,每个员工能得到网络中3位成员每周至少3次的实质性工作帮助,同时占据重要位置成员能够给予网络中3位成员每周至少3次的实质性工作指导和帮助。

表1 IT支持网络结构特征指标

(二)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的比较分析

因样本数量较少,选择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假设检验,对两个时间段的变量路径系数和R值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测量模型采用 SPSS16.0和 PLSGraph3.0软件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分析。员工使用行为意图及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等2个潜变量由多项可观测指标组成。社会网络变量,IT支持密度和IT支持中心度,分别由前面公式计算得到1个指标。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由Cronbach'sα系数和组成信度(CR)系数综合判断,通常CR系数高于0.70意味着量表一致性信度较好。聚合效度需要对某观测指标在因子上的标准化负荷系数是否大于0.7和平均方差(AVE)是否大于0.50进行检验。若AVE值的平方根大于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那就说明存在区分效度。由于篇幅限制,表2显示了两个测量模型的部分检验结果,其中IT支持密度和IT支持中心度列出平均值。各项检验值表明,员工使用行为意图、便利条件以及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值得注意的是,员工IT支持密度和员工IT支持中心度两个社会网络变量之间,以及与其他潜变量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

表2 信度、效度以及相关分析

然后,结构模型采用PLS-Graph3.0软件运行PLS方法进行检验,主要包括总模型的R值和路径系数。为检验并比较两个研究模型对员工信息系统深度使用行为预测解释能力,两模型均使用Re-sample技术,对数据进行100次重新抽取,计算得到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和内生潜在变量的解释能力结果。结合图1和图2分析结果,2011年数据显示,员工信息系统深度使用行为变量的40%由模型中员工的使用行为意图、IT支持密度和IT支持中心度3个变量所解释(R=0.4032),2012年数据显示,3个变量对模型的总解释能力上升了3%,R值达到0.4309。两个模型结果说明,在不同时期,员工信息系统深度使用行为模型都成立,并且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而且在2012年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工作需求明显增加的阶段,该模型的解释力表现得更好。

图1 2011年PLS结构模型的路径系数

图2 2012年PLS结构模型的路径系数

此外,从两段期间研究模型本身所表现出的变量之间路径系数比较可以发现:第一,两个社会网络变量路径系数显示,员工IT支持密度和IT支持中心度都是影响员工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的关键变量。两个变量在2012年期间的影响程度比在2011年期间的影响程度都有所上升,说明随着企业工作需求的迅速增加,网络中占据相对权力位置的员工给其他员工支持性联系表现越明显,同时组织内部网络员工之间实质性IT支持更加频繁和密切。第二,行为意图路径系数显示,2012年的行为意图路径系数也略有上升,这说明工作需求增加的客观要求会使员工增加主观能动性。总体而言,社会网络变量路径系数和行为意图路径系数的变化,说明了员工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解释力的提高。

六、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国内信息系统建设典型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借鉴社会网络理论视角,构建了员工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模型,通过两个时间段的纵向数据,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和PLS结构方程分析方法,验证了研究模型的有效性,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1)信息系统采纳后的内化阶段,员工IT支持密度、IT支持中心度和行为意图等变量会直接影响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该结论说明:一方面,信息系统活动而形成的IT支持网络,对于企业内部员工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影响程度显著,网络中成员之间实质性的指导和支持,包括横向的各部门之间工作需求沟通也包括纵向的上级对下属的工作要求,可以使员工更有效地利用信息系统完成工作任务,网络中支持联系越密切,表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使用活动越频繁,也越有利于个体信息系统使用能力及水平的提升。由此认为,社会网络变量可以解释了内化阶段信息系统活动与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工作融合的途径;另一方面,信息系统采纳后用户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员工主观的行为意图变量的影响作用仍然不容忽视,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国外研究结论在国内企业情境下的适用性。

(2)比较两个时期的研究模型影响路径,员工IT支持密度、IT支持中心度和行为意图对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的影响程度发生了变化,在2012年的数据反映出更为明显的影响关系。说明随着企业内部工作需求的增加以及IT需求的频繁变动,员工实质性支持联系随之增加,而增加的网络支持联系,在客观上促使员工进行信息系统深层次使用行为。同时,工作需求的频繁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强了员工主观上的行为意图。这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组织层面上工作任务以及目标定位,对于微观层面上员工信息系统使用活动的导向作用,符合企业信息系统实践活动。

本研究理论贡献在于,丰富拓展了企业信息系统采纳后个体用户行为研究的理论视角,解决了现有采纳后用户行为理论研究不符合企业实践的问题。本研究结果对加快国内企业信息化向深度发展,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就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应该清楚组织内部IT支持网络的组成结构,认清并充分发挥在网络中居于权力位置成员的引导作用,关注内部网络中缺少IT支持的员工,建立并保持网络中信息系统相关信息、资源和知识的顺利流通。

本研究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研究对象来自1家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背景和特定情境因素并没有考虑到研究模型中,可能会造成结果的偏差。其次,研究只选取了两段为期3个月时间段的数据,没有做到对同一组样本的整个演化过程曲线进行详细描述,只能判断所选取时间段下的差异。后续研究将跟踪同组样本的连续时间数据,引入企业外部连接关系考察企业内外社会网络关系变量的影响作用以及演化。

[1]Saga,V.L.,and Zmud,R.W.The Nature and Determinants of IT Acceptance,Routinization and Infusion[C]∥Diffusion,Transfer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L.Levine(ed.).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1994.

[2]Bhattacherjee A.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J].MISQuarterly,2001,25(3).

[3]Limayem M.,Hirt SG.,and Cheung Christy M K.How Habit Limits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Intention:the Ca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J].MISQuarterly,2007,31(4).

[4]Hsieh,J.,and Wang,W.Explaining Employees'Extended Use of Complex Information Systems[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7,16(3).

[5]Mills A.,and Chin W.Conceptualizing Creative Use: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struct and its Determinants[C].Americas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AMCIS),Colorado,USA,2007(7).

[6]Ortiz de Guinea,A.& Markus M.L.Why Break the Habit of a Lifetime?Rethinking the Roles of Intention,Habit,and Emotion in Continu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J].MISQuarterly,2009,33(3).

[7]王玮,廖勇.企业信息系统采纳后行为研究评介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2).

[8]Burton-Jones,A.,and Straub,D.W.Reconceptualizing System Usage:An Approach and Empirical Test[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6,17(3).

[9]Sundaram,S.,Schwarz,A.,Jones,E.and Chin,W.W.Technology use on the front line:ho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hances individu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the Academy Making Science,2007,35.

[10]Li Y.,Tan C-H.,Teo H-H.,et al.Innovative Usage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ingapore Organizations:Do CIO Characteristics Make a Difference[C].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6,53(2).

[11]Wang,W.and Butler,J.E.System deep usage in post-acceptance stage: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 new research framewo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2006,1(4).

[12]Oliveira,T.and Martins,M,F.Literature Review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Models at Firm Level[J].The Electronic Journal Information Systems Evaluation,2011,14(1).

[13]Ahuja M.K.,and Thatcher J.B.Moving Beyond Intentions&Toward Theory of Trying:Effects of Work Environment&Gender on Post-Adop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J].MISQuarterly,2005,29(3).

[14]Wang,W.,and Hsieh,P.A.Beyond Routine:Symbolic Adoption,Extended Use,and Emergent Use of Complex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he Mandatory Organizational Context.In Proceedings of the 2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Information Systems(ICIS),Milwaukee,Wisconsin,USA.2006.

[15]Mills A.,Chin W.Conceptualizing Creative Use An Examination of the Construct and its Determinants[C].A-mericas Conference on IS,Colorado,2007.

[16]Au N.,Ngai E.W.T.et al.Extend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End User Information Systems Satisfaction Formation an Equitable Needs Fulfillment Model Approach[J].MISQuarterly,2008,32(1).

[17]Chow W.S.,Chan L.S.Social Network,Social Trust&Shared Goals i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8,45.

[18]Lin T-C.,Huang C-C.Understanding knowledgemanagement system usage antecedents an integration of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 task technology fit[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8,45.

[19]He,W.,Qiao,Q.and Wei,K.K..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its Role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Usage[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9,46.

[20]秦敏,黄丽华.员工IT创新使用形成机理:需要理论和社会资本视角[J].软科学,2011,25(7).

[21]Sun,H.Understanding User RevisionsWhen Using Information System Features:Adaptive System Use and Triggers[J].MISQuarterly,2012,36(2).

[22]Jasperson,J.S.,Carter,P.E.,and Zmud,R.W.A Comprehens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Post-Adoptive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IT-Enabled Work Systems[J].MISQuarterly,2005,29(3).

[23]Barki,H.,Titah,R.,and Boffo,C.Information System Use-Related Activity:An Expanded Behavioral Conceptualization of Individual-Level Information System Use[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7,18(2).

[24]Sykes T.A.,Venkatesh V.,and Gosain S..Model of Acceptance with Peer Support: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Employees’System Use[J].MISQuarterly,2009,32(2).

[25]Ebbers,J.J..Organizational Dynamics in Social Networks:Contracts and Reputations in the Film Industry[D].Doctoral Dissertation,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University of Amsterdam,2009.

[26]Ajzen,I.and Sheikh,S..Action versus Inaction:Anticipated Affect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13,43(1).

[27]Oinas-Kukkonen,H.,Lyytinen,K.and Yoo,Y..Social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Ongoing and Future Research Streams[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11,11(2).

[28]Ghobakhloo,M.,Sabouri,M.S.,Hong,T.S.and Zulkifi,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An Appraisal of Two Decades Literature[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Business,2011,7(1).

[29]Roso,D.,Puvaca,M.and Zdrilic,I.Components of Social Networking as part of Corporate Information System[C]∥MIPRO,Proceedings of the 34International Convention,2011.

[30]Bruque,S.,Moyano,J.and Eisenberg,J..Individual Adaptation to IT-Induced Change:The Role of Social Network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9,25(3).

[31]Dandi,R.and Sammarra,A..Social Network Analysis: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Post-Fordist Organiz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6Conference on Applications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2009.

[32]Nan,N.Capturing Bottom-U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 Processes: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Model[J].MISQuarterly,2011,35(2).

猜你喜欢

变量信息系统研究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智能化信息系统的运用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