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4-09-02刘建峰李坤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3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高校教育心理健康

刘建峰++李坤

摘要:单亲家庭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完整的成长环境,诱发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一定的性格缺陷和人际交往障碍,本文就高校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其性格特点和成因作出初步探讨和分析,并通过积极探索有效教育管理方案,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和构想。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健康;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55-02

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人的行为意识逐步开阔,传统的婚姻观受到冲击和挑战,离婚率居高不下,下表显示2012年全国城市离婚率前十排行榜:

加之意外事故、疾病等不可知因素,单亲家庭比例攀升。什么是单亲家庭?一般人的概念是离异家庭,事实上离婚、配偶死亡、未婚先孕、夫妻俩因工作两地分居等都属于单亲。据估计,全国高校约2万单亲大学生,他们已然形成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其生活状态、心理世界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课题采取分层抽样法,以“单亲家庭和正常家庭学生性格特征和交往方式”为题,在全校展开广泛问卷调查,以3000人为总体,分别从2010级、2011级、2012级、2013级学生中随机选取60、120、180、240共计600人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单亲家庭学生和正常家庭学生的性格特征、交往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下表示统计结果:

作为学生工作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对相关问题加以深入研究和剖析,以探索教育规律,对症下药,帮助单亲家庭学生健康成长。

二、单亲家庭学生存在哪些性格特征及成因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实地采访资料搜集、客观对照分析、科学规范的理论研究等一系列措施,笔者总结归纳出单亲家庭学生以下性格和人际交往特点:

1.内向自卑,自闭孤僻,社交能力差。单亲家庭学生长久承受着家庭破碎的心理压力,缺乏完整的家庭关怀,加上社会偏见的影响,长久得不到调节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拒绝和外界沟通的心理,进而变得内向和自卑,影响他们的正常人际交往。

2.敏感多疑,胆小脆弱,警戒心强,攻击性强。单亲家庭学生经历了关系的断裂,易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信任,对生活环境中正常的情绪变化、心理波动反应敏感,对未来不安和恐惧而变得多疑、脆弱,在自我保护的心理状态下,警戒心和攻击性都会加强。

3.抑郁,情绪不稳定。丧失若发生在孩子心智相对成熟,或者父母采取较为柔缓、充分考虑和照顾孩子的感受和心理的情况下,他们不易产生心理障碍。但若不是,就会给他们造成不可磨灭的创伤和阴影,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小心提防,一颗石子可以激起千层波浪,这样,产生抑郁和情绪不稳定就不足为怪了。

4.冷漠,缺乏爱心,容易产生憎恨、嫉妒心理。由于本身的幸福和快乐被剥夺,部分孩子会封闭在自艾自怜的境界里,沉浸在自己的痛苦回忆中,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当他们看到别人的幸福时,认为生活不公平,很容易产生憎恨和嫉妒心理。

5.部分存在内疚和负罪心理。部分单亲家庭学生由于经历了失去的痛苦,品尝独自支撑家庭的艰辛,会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取得突出的成绩,以获得安全感和众人的认可,尤其是回报抚养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当他们没能实现目标或者遇到挫折时,很容易陷入自责的情绪,甚至产生无能为力的内疚和负罪感。

三、高校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单亲家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渴望友谊和交流,但往往又自卑、敏感、不善交往,所以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烦恼和困惑。如果不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导致他们产生行为偏差,甚至走极端。因此,针对这个群体采取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尤为重要。

1.进行恰当的心理辅导工作。从单亲家庭学生入学起就开始建立他们的档案,熟悉其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各自的特点、出现的问题等,指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谐与人相处,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发现自己的长处,建立自信心,同时也要坦诚地接受自己的短处,努力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己。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逐步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营造良好的集体环境。加强班级、宿舍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如寝室文化大赛、个人形象设计、体育比赛、心理健康讲座等系列活动,为他们提供舞台,使他们逐渐增强自信心,充实和滋润自己的人生,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走出心灵的阴霾。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爱,让他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消除孤独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3.积极寻求家长的配合。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要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平等的同伴关系。家长也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比如:(1)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离异之事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解释,并告诉孩子父母不会因为分开而减少对他的爱。(2)让不抚养方多探望孩子,以利于孩子的成长。尽可能地营造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和谐环境,不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不是。(3)多为孩子创设人际交往的环境,鼓励孩子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理性理解家庭。单亲家庭的学生可能为父母做出的离婚决定感到气恼,他们对离婚事件持有消极的看法,从而否定自我、否定生活。要帮助这样的大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系统,纠正他们头脑中的非理性观念,肯定自我改变的责任和能力并付诸实践。尽管父母离异会给他带来一些麻烦,但这的确是父母的权利,大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的成长。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环境,更重要的是其自身要不断地提高认识,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困惑与矛盾,摆脱心理阻碍,充分地发展自我。

总之,通过学校培养、家长参与、社会关怀以及个人努力,他们将在大学中塑造全新的自我,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身心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学海,2002,(4).

[2]方淑琼.单亲家庭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其对策[J].肇庆学院学报,2002,(2).

[3]李颖琳.浅议单亲家庭学生心理情况及对策[J].高校论坛,2008,(1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体系构建及相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YB2013085)。

作者简介:刘建峰(1980-),男,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李坤(1985-),男,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周口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

endprint

摘要:单亲家庭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完整的成长环境,诱发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一定的性格缺陷和人际交往障碍,本文就高校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其性格特点和成因作出初步探讨和分析,并通过积极探索有效教育管理方案,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和构想。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健康;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55-02

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人的行为意识逐步开阔,传统的婚姻观受到冲击和挑战,离婚率居高不下,下表显示2012年全国城市离婚率前十排行榜:

加之意外事故、疾病等不可知因素,单亲家庭比例攀升。什么是单亲家庭?一般人的概念是离异家庭,事实上离婚、配偶死亡、未婚先孕、夫妻俩因工作两地分居等都属于单亲。据估计,全国高校约2万单亲大学生,他们已然形成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其生活状态、心理世界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课题采取分层抽样法,以“单亲家庭和正常家庭学生性格特征和交往方式”为题,在全校展开广泛问卷调查,以3000人为总体,分别从2010级、2011级、2012级、2013级学生中随机选取60、120、180、240共计600人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单亲家庭学生和正常家庭学生的性格特征、交往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下表示统计结果:

作为学生工作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对相关问题加以深入研究和剖析,以探索教育规律,对症下药,帮助单亲家庭学生健康成长。

二、单亲家庭学生存在哪些性格特征及成因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实地采访资料搜集、客观对照分析、科学规范的理论研究等一系列措施,笔者总结归纳出单亲家庭学生以下性格和人际交往特点:

1.内向自卑,自闭孤僻,社交能力差。单亲家庭学生长久承受着家庭破碎的心理压力,缺乏完整的家庭关怀,加上社会偏见的影响,长久得不到调节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拒绝和外界沟通的心理,进而变得内向和自卑,影响他们的正常人际交往。

2.敏感多疑,胆小脆弱,警戒心强,攻击性强。单亲家庭学生经历了关系的断裂,易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信任,对生活环境中正常的情绪变化、心理波动反应敏感,对未来不安和恐惧而变得多疑、脆弱,在自我保护的心理状态下,警戒心和攻击性都会加强。

3.抑郁,情绪不稳定。丧失若发生在孩子心智相对成熟,或者父母采取较为柔缓、充分考虑和照顾孩子的感受和心理的情况下,他们不易产生心理障碍。但若不是,就会给他们造成不可磨灭的创伤和阴影,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小心提防,一颗石子可以激起千层波浪,这样,产生抑郁和情绪不稳定就不足为怪了。

4.冷漠,缺乏爱心,容易产生憎恨、嫉妒心理。由于本身的幸福和快乐被剥夺,部分孩子会封闭在自艾自怜的境界里,沉浸在自己的痛苦回忆中,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当他们看到别人的幸福时,认为生活不公平,很容易产生憎恨和嫉妒心理。

5.部分存在内疚和负罪心理。部分单亲家庭学生由于经历了失去的痛苦,品尝独自支撑家庭的艰辛,会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取得突出的成绩,以获得安全感和众人的认可,尤其是回报抚养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当他们没能实现目标或者遇到挫折时,很容易陷入自责的情绪,甚至产生无能为力的内疚和负罪感。

三、高校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单亲家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渴望友谊和交流,但往往又自卑、敏感、不善交往,所以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烦恼和困惑。如果不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导致他们产生行为偏差,甚至走极端。因此,针对这个群体采取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尤为重要。

1.进行恰当的心理辅导工作。从单亲家庭学生入学起就开始建立他们的档案,熟悉其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各自的特点、出现的问题等,指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谐与人相处,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发现自己的长处,建立自信心,同时也要坦诚地接受自己的短处,努力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己。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逐步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营造良好的集体环境。加强班级、宿舍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如寝室文化大赛、个人形象设计、体育比赛、心理健康讲座等系列活动,为他们提供舞台,使他们逐渐增强自信心,充实和滋润自己的人生,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走出心灵的阴霾。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爱,让他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消除孤独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3.积极寻求家长的配合。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要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平等的同伴关系。家长也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比如:(1)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离异之事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解释,并告诉孩子父母不会因为分开而减少对他的爱。(2)让不抚养方多探望孩子,以利于孩子的成长。尽可能地营造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和谐环境,不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不是。(3)多为孩子创设人际交往的环境,鼓励孩子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理性理解家庭。单亲家庭的学生可能为父母做出的离婚决定感到气恼,他们对离婚事件持有消极的看法,从而否定自我、否定生活。要帮助这样的大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系统,纠正他们头脑中的非理性观念,肯定自我改变的责任和能力并付诸实践。尽管父母离异会给他带来一些麻烦,但这的确是父母的权利,大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的成长。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环境,更重要的是其自身要不断地提高认识,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困惑与矛盾,摆脱心理阻碍,充分地发展自我。

总之,通过学校培养、家长参与、社会关怀以及个人努力,他们将在大学中塑造全新的自我,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身心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学海,2002,(4).

[2]方淑琼.单亲家庭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其对策[J].肇庆学院学报,2002,(2).

[3]李颖琳.浅议单亲家庭学生心理情况及对策[J].高校论坛,2008,(1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体系构建及相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YB2013085)。

作者简介:刘建峰(1980-),男,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李坤(1985-),男,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周口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

endprint

摘要:单亲家庭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完整的成长环境,诱发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出一定的性格缺陷和人际交往障碍,本文就高校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其性格特点和成因作出初步探讨和分析,并通过积极探索有效教育管理方案,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和构想。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健康;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55-02

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人的行为意识逐步开阔,传统的婚姻观受到冲击和挑战,离婚率居高不下,下表显示2012年全国城市离婚率前十排行榜:

加之意外事故、疾病等不可知因素,单亲家庭比例攀升。什么是单亲家庭?一般人的概念是离异家庭,事实上离婚、配偶死亡、未婚先孕、夫妻俩因工作两地分居等都属于单亲。据估计,全国高校约2万单亲大学生,他们已然形成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其生活状态、心理世界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课题采取分层抽样法,以“单亲家庭和正常家庭学生性格特征和交往方式”为题,在全校展开广泛问卷调查,以3000人为总体,分别从2010级、2011级、2012级、2013级学生中随机选取60、120、180、240共计600人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单亲家庭学生和正常家庭学生的性格特征、交往能力表现出明显差异,下表示统计结果:

作为学生工作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对相关问题加以深入研究和剖析,以探索教育规律,对症下药,帮助单亲家庭学生健康成长。

二、单亲家庭学生存在哪些性格特征及成因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实地采访资料搜集、客观对照分析、科学规范的理论研究等一系列措施,笔者总结归纳出单亲家庭学生以下性格和人际交往特点:

1.内向自卑,自闭孤僻,社交能力差。单亲家庭学生长久承受着家庭破碎的心理压力,缺乏完整的家庭关怀,加上社会偏见的影响,长久得不到调节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拒绝和外界沟通的心理,进而变得内向和自卑,影响他们的正常人际交往。

2.敏感多疑,胆小脆弱,警戒心强,攻击性强。单亲家庭学生经历了关系的断裂,易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信任,对生活环境中正常的情绪变化、心理波动反应敏感,对未来不安和恐惧而变得多疑、脆弱,在自我保护的心理状态下,警戒心和攻击性都会加强。

3.抑郁,情绪不稳定。丧失若发生在孩子心智相对成熟,或者父母采取较为柔缓、充分考虑和照顾孩子的感受和心理的情况下,他们不易产生心理障碍。但若不是,就会给他们造成不可磨灭的创伤和阴影,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小心提防,一颗石子可以激起千层波浪,这样,产生抑郁和情绪不稳定就不足为怪了。

4.冷漠,缺乏爱心,容易产生憎恨、嫉妒心理。由于本身的幸福和快乐被剥夺,部分孩子会封闭在自艾自怜的境界里,沉浸在自己的痛苦回忆中,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当他们看到别人的幸福时,认为生活不公平,很容易产生憎恨和嫉妒心理。

5.部分存在内疚和负罪心理。部分单亲家庭学生由于经历了失去的痛苦,品尝独自支撑家庭的艰辛,会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取得突出的成绩,以获得安全感和众人的认可,尤其是回报抚养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当他们没能实现目标或者遇到挫折时,很容易陷入自责的情绪,甚至产生无能为力的内疚和负罪感。

三、高校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单亲家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渴望友谊和交流,但往往又自卑、敏感、不善交往,所以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烦恼和困惑。如果不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导致他们产生行为偏差,甚至走极端。因此,针对这个群体采取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尤为重要。

1.进行恰当的心理辅导工作。从单亲家庭学生入学起就开始建立他们的档案,熟悉其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各自的特点、出现的问题等,指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谐与人相处,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发现自己的长处,建立自信心,同时也要坦诚地接受自己的短处,努力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己。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逐步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营造良好的集体环境。加强班级、宿舍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如寝室文化大赛、个人形象设计、体育比赛、心理健康讲座等系列活动,为他们提供舞台,使他们逐渐增强自信心,充实和滋润自己的人生,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走出心灵的阴霾。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爱,让他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消除孤独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3.积极寻求家长的配合。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要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平等的同伴关系。家长也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比如:(1)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离异之事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解释,并告诉孩子父母不会因为分开而减少对他的爱。(2)让不抚养方多探望孩子,以利于孩子的成长。尽可能地营造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和谐环境,不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不是。(3)多为孩子创设人际交往的环境,鼓励孩子多接触社会,多参加集体活动,为孩子创设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理性理解家庭。单亲家庭的学生可能为父母做出的离婚决定感到气恼,他们对离婚事件持有消极的看法,从而否定自我、否定生活。要帮助这样的大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系统,纠正他们头脑中的非理性观念,肯定自我改变的责任和能力并付诸实践。尽管父母离异会给他带来一些麻烦,但这的确是父母的权利,大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的成长。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环境,更重要的是其自身要不断地提高认识,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困惑与矛盾,摆脱心理阻碍,充分地发展自我。

总之,通过学校培养、家长参与、社会关怀以及个人努力,他们将在大学中塑造全新的自我,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身心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J].学海,2002,(4).

[2]方淑琼.单亲家庭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其对策[J].肇庆学院学报,2002,(2).

[3]李颖琳.浅议单亲家庭学生心理情况及对策[J].高校论坛,2008,(1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体系构建及相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YB2013085)。

作者简介:刘建峰(1980-),男,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李坤(1985-),男,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周口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

endprint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高校教育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关于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